音乐表演视角下的中国声乐艺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5
/ 2

音乐表演视角下的中国声乐艺术

刘英杰 王纪来 贺长龙

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摘要:中国声乐艺术发展历史悠久,在长期的研究、丰富、完善与革新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声乐艺术,其中蕴含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其独特而丰富的音乐表演形式,更是为世界声乐艺术提供了新的模式和新的方向。音乐表演作为音乐创作、音乐欣赏的中间媒介,表演水平的高低、表演感情的共鸣,将直接决定了一首作品的音乐本位和影响力。因此,研究中国声乐艺术的音乐表演,对于中国声乐的发展至关重要,音乐表演发挥着承前启后的“顶梁柱”作用。

关键词:音乐表演;声乐艺术;策略

引言

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民俗声乐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汇聚了千百年来我国古人艺术与智慧的精华,需要后人传承与发扬,推动我国民族声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充分展现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随着时代发展与变迁,我国声乐在很多地区演变成不同形式,各具特色,逐渐形成各地不同的地域文化。20世纪50—60年代,在百花齐放的文化大潮中,我国民族声乐发展迅速,演变成众多具有当时时代特色的音乐,促进了我国文化领域快速发展,对于人们的思想也造成了很大影响。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民族声乐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民族声乐的民族特色正在被逐渐消磨,亟需相关学者与相关部门提高重视程度,维护中国民族声乐特色,促使其不断发展与完善,让中国民族声乐继续在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1中国声乐艺术表演的研究发展历程

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根据研究的内容,大体上可分为三个环节。一是我国声乐表演产生发展初期基础性研究,主要是对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和起源进行论述。我国声乐艺术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时期,《诗经》《乐府》等都是声乐艺术的前身。纵观我国声乐表演,也是由最初的乐器演奏,演变到乐器与舞蹈融合,而后才出现歌唱形式,将乐器、歌舞、演唱进行融合,形成了声乐艺术的完整表现形式。二是我国声乐表演与国外声乐的融合性研究,主要是对中国声乐吸纳融合西方音乐技巧进行论述。这一阶段研究主要是从20世纪初开始,在尝试以资本主义道路解救中国的同时,中国声乐艺术也首次真正意义上与西方音乐艺术进行了碰撞,其中最典型的是以萧友梅为代表的新型音乐家们,提出了“学习西方、改良旧乐、创造新乐”,炮火轰开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大门后,也轰开了很多中国文艺家的思想,让中国文艺家首次睁开眼睛看世界,其中音乐艺术也是最受关注的一项。三是我国声乐表演技术的综合性文化式研究,主要是对国际化大环境下中国声乐表演文化进行论述。国际化发展的日益加快,也为声乐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我国声乐表演,因其所蕴含和展现出的中国文化特色而闻名世界,声乐的表演已从“表演”范畴进一步扩大到“文化”范畴,赋予了表演更多的文化要求和文化趋向。

2音乐表演视角下的中国声乐艺术发展策略

2.1提升主流媒体对民族声乐艺术传播的责任感

为适应商业化社会的市场需求,各大媒体为追求收视率,将各种歌唱类节目举办的越来越具有娱乐性。作为政府主板的主流媒体,应注重提升对民族声乐艺术传播的责任感,为人民群众传播更具艺术价值的声乐意识。如在举办流行音乐歌唱比赛时,要兼顾民族声乐唱法。近年来,关于中国民俗声乐艺术的节目和比赛活动非常稀少,因此,主流媒体应担起传播我国民族传统声乐艺术的重任,精心策划民族唱法比赛,并通过多种方式提升收视率与点击率,可有效推动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大众审美容易饱和,过多接触摇滚、爵士等具有时尚元素的音乐作品会导致大众出现审美疲劳的现象。但由于各媒体看中流行唱法的商业价值,认为举办流行唱法节目才能收获更多的大众关注度,因此举办了繁杂的流行唱法歌唱节目,导致中国民族声乐难以发扬。因此,相关机构要注重市场宏观调控,提升主流媒体对民族声乐艺术传播的责任感。

2.2要注重世界文化艺术形式的融合

中国的声乐艺术实施世界性的传播期间,不仅要把民族唱响至全世界,还应当融合世界文化的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传唱至世界每个角落。意大利的声乐被世界所公认和传唱,是因该国家长久以来不断涌现著名的作曲家、歌唱家,创作及传承大量艺术歌曲、经典歌剧等,声乐作品内涵及风格十分丰富,以至于意大利的音乐作品可以在世界领域内广泛传播和发展。那么,对于中国也理当如此,声乐艺术才可更好地实现世界性的传播。现阶段,中国在声乐艺术方面具备着面向于世界传播基础条件,杨学进、宋祖英、张靓颖等这些优秀歌唱家均曾在维也纳的金色大厅中展现了中国的声乐艺术魅力,各种音乐作品均获世界熟知和认可,让我国声乐艺术能够被全世界人民所知晓、了解。那么,中国的声乐艺术还需以原有的民族性继承为基础,持续融入别国优秀的声乐艺术精髓,确立全新声乐学派,以吸取万千精华为基础,让中国的声乐艺术能够面向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与发扬。

2.3推进声乐艺术的多元性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冲击下,文化领域也呈现出全球化、多元性的发展特征,刺激了我国声乐艺术不断朝着多元性的轨道砥砺前行。我国现代的声乐表演主要包含独唱、二重唱、合唱等几种形式,民族演唱曲种也包含了京剧、黄梅戏等多样化的曲目唱腔形式。声乐艺术的多元性必须以教育作为依托的,就是说声乐艺术的多元性发展必须要以实施多元化声乐教育为前提,声乐教学是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艺术学科,教学系统中蕴含了乐理、技巧、情感和体验等多角度的内容,在另外角度也呼吁着声乐技术教育必须进行创新性、多元化的教学改革。经济全球化已然成为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加之信息技术、媒体网络的日益兴起,中西方文化形成了更为激烈的交融与共享,这对于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全球化的文化环境力推着声乐艺术遵循多元性的发展方向,文艺领域的艺术工作者必须努力坚持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和原则,为我国声乐艺术多元性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4促进流行唱法的艺术化

流行唱法更加注重个性,但如果个性强调过头,就会导致歌唱作品的艺术价值受到影响。流行音乐只会盛行一时,真正被历史沉淀下来的还是具有艺术价值的经典歌唱作品。流行唱法虽然受到很多年轻群众的追捧,但是歌唱者进行演唱时缺乏专业性和艺术性。声乐教育者应注重提升自身专业水准,开展专业教学,促使学生的歌唱水平从一般歌唱上升到专业艺术演唱,实现流行唱法艺术化,促使流行唱法得到发展和完善。
结语

美声、民族、通俗的唱法分类法带来了许多消极的影响。同时,各个艺术院校与主流媒体大力推广美声唱法,中国民族声乐由此始终处于一个发展相对缓慢的阶段。对这种不合理现象,很早就有专家提出质疑并进行呼吁,然而,这一很有建设性的意见却被时代无情淹没。在中央电视台第十二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中,田青先生提出“原生态唱法”,传统民族声乐艺术才逐渐得到重视,广大群众也慢慢肯定它们的艺术表现力。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若要健康发展,必须要真正把握其内涵,树立以民族声乐艺术为核心的中国声乐艺术教育体系。“三种唱法”与“原生态唱法”的推广,都是依靠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由此可见媒体的决定性作用。参考文献[1]蔡晓静.民族声乐的发展与艺术魅力探究———评《声乐艺术探幽》[J].热带作物学报,2021(03):911.

[2]王裕晟.关于新时期我国声乐艺术审美取向的探究[J].大观(论坛),2021(02):45-46.

[3]韩梅.浅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科学性和民族性上的美学追求[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1):16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