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血型抗原分型检测的重要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8
/ 1

Rh血型抗原分型检测的重要意义

李敏娟

兰州市西固区人民医院 730060

摘要:临床用血只检测ABO血型和Rh抗D同型已经不能满足临床用血安全,RH系统输注不匹配的血液容易产生抗体,患者发生溶血等血清学反应。

关键词:血型,RH分型,输血安全,精准输血。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和他的学生经过研究,发现了ABO血型系统,它成为了现代医学输血的基础之一,后来人们又发现了Rh血型系统。

血型系统有30余个,其中重要的有ABO、MNS、Rh、Kell、Duffy、kell、Kidd、Diego、Gerbich、Glo⁃boside、P1Pk等。根据不同血型系统抗原刺激机体出现意外抗体的频率,确定有关的血型系统近远期的影响。达到目前国家标准的前题下,尽可能多做些相容性的输血的检测,以减少输血反应和提高输血安全有效,并减少潜在的免疫性。

1.Rh血型抗原分型检测的内容

目前:临床常规检测项目包括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是一种复杂的血型系统,其重要性仅次于ABO 系统。是红细胞血型中最为复杂的一个血型系统,迄今为止共发现有55种抗原,其中与临床关系密切、具有较大临床意义的主要有五个抗原,即:D、C、c、E、e,这5个抗原被称为Rh血型系统的主要抗原,Rh抗原阴性的个体受到相对应抗原的刺激可产生免疫性同种抗体,即抗-D、抗-C、抗-c、抗-E、抗-e,该类抗体在临床上能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因此为保障患者用血安全,应该开展Rh血型抗原分型检测。

  1. Rh血型抗原分型检测的价值

基层医疗单位输血前相容性检测是在确定了供血者与受血者ABO和RhD定型之后进行的交叉配血外,应该再加Rh分型,基本上可以保证当次输血的安全性发生。尤其是孕3周以上患者和多次输血患者。因此,对尽可能多的血型抗原进行配合性输血是输血安全的要求,更是精准输血所必须。

精准输血的安全有效,不仅仅局限于红细胞血型,血小板输血、血浆输注等的HLA、HPA、HNA等引起的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血小板输注无效等临床输血反应情况,这也是精准输血应当考虑的。

3.临床病例的探讨:

3.1 患者信息:患者,女,汉,29岁,孕2产2,血型O+,重度贫血,上消化道出血,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出血。该患者在本年六月份输过血,有输血反应。

3.2试剂仪器:天津德祥生物TD2-24

检测方法:凝胶分离技术,离心技术和血清学红细胞抗原抗体凝集反应原理。

3.3试验结果:正定O+,反定O,RH分型:C+ c- D+ E- e+,

61888da6a4453_html_9b6f5bb0b97ef34d.png


患者需要输血,血库现只有三袋血可供输血,现做

Rh分型如下图所示:

61888da6a4453_html_857e28f5270faf3c.png

供血者246 RH分型:C+ c+ D+ E+ e+,

供血者242 RH分型:C+ c+ D+ E+ e+,

供血者199 RH分型:C+ c- D+ E- e+,

精准输血的供血血袋号为199,患者二个月前输血4次,共计5.5U悬浮红细胞。体内检测出了不规则抗体阳性。Rh(CcDEe)抗原分型,同时找到了Rh(CcDEe)完全匹配的血液(199)进行交叉配血。

61888da6a4453_html_8ffdb54ba91eac41.png

如图所示,供血者242,246主侧凝集,供血者199主侧次侧均无凝集无溶血,可供临床患者输血。一次检测供血者和受血者的Rh分型,能一定程度上避免发生溶血等血清学反应,可实现临床精准输血治疗。

结论

实现精准输血,即检测出了患者Rh抗原分型,同时也找到了供血者Rh完全匹配的血液进行交叉配血,为临床提供了安全的血液,精准输血治疗,有效减少输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让患者输血更安全。

精准输血治疗,血细胞上抗原比较多,血浆内成分复杂,从安全、有效输血的原则出发,精准输血体现供受者之间多成分的相合性。所输血液成分不仅解决病人就诊的临床病症,更对机体其他系统的生理功能有潜在影响,避免潜在的免疫性问题而影响远期健康,应当成为精准输血重要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刘达庄等.免疫血液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 吕鹏等.最新输血技术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3] 吴远军,刘彦慧,朱学海,等. 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的意义[J]. 中国输血杂志,2005

[4] 曹微微,舒象武,李碧娟,等. 55481例住院拟输血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分析[J].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2013

[5] 王娟,魏晴. 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运用[J].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