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临床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8
/ 2

PCI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临床价值研究

袁微

德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四川 德阳 618000

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将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诊治的140例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作为对象开展研究工作,随即将其分成观察组对照组,每组有7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选择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将此作为基础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医护人员对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以及心衰分级情况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将对照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以及心衰分级情况有关数据做对照参考,观察组患者有着非常显著的优势,P<0.05。结论: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够改善自身心功能,使心衰病情得到缓解,该治疗方法应该被推广使用。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冠心病;慢性心衰;治疗效果

心脏负责维持人体血液流动,主要功能便是通过心脏收缩舒张确保血液运行的压力,使血液向人体器官提供氧气以及营养物质,确保机体细胞的功能和代谢保持正常,如果心脏的舒张和收缩功能出现障碍,那么静脉回心血不能够经由心脏排除,将会导致静脉血液淤积,导致循环障碍症,也被称之心力衰竭。冠心病病情所引发的心肌受损会改变心肌的功能和结构,这也是导致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主要影响因素。近些年来,有医学研究报道提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对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有着非常显著的疗效。为了能够对患者病情的恢复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选择140例患者开展如下分组研究工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诊治的140例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作为对象开展研究工作,随即将其分成观察组对照组,每组有7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30:40例,年龄均值(62.01±2.06)岁,最小年龄51岁,最大年龄72岁,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分别有33、37例;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31:39例,年龄均值(61.63±3.01)岁,最小年龄52岁,最大年龄75岁,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分别有35、35例,P>0.05。

1.2患者分组纳排标准

1.2.1患者分组纳入标准

患者入院之后经检查确诊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家属自愿参与此次研究工作,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此次研究工作的开展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2患者分组排除标准

患有血液疾病的患者;肝肾衰竭患者;严重心律失常患者;恶性肿瘤患者;风心病等其他原因导致心衰的患者;不具备手术治疗指征的患者;精神意识障碍,无法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治疗的患者。

1.3方法

患者在参与研究工作之前进行身体指标检查,明确手术指征,进行冠脉造影,由专业医护人员来明确手术部位,对手术风险进行评估,并给确定手术方法的患者(阿司匹林100mg qd、氯吡格雷75mgqd连续使用6天以上)或(术前6小时负荷各300mg),减少发生急性血栓的风险手术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以患者病情情况为依据,选择针对路径,置入动脉鞘管之后,选择予以肝素鞘管内注射,全身肝素化。在术后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常规用药。同时,服用氯吡格雷75mgqd、阿司匹林0.1qd维持治疗。

1.4观察指标

对患者心功能指标进行观察:左室缩短分数;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将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为依据对患者心功能进行评定,划分为Ⅰ、Ⅱ、Ⅲ、Ⅳ 级。

1.5统计方法

资料处理采用 SPSS19.0统计软件包对本研究的相关资料进行处理。测量数据用(s±x)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数据用(%)表示,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对分析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将对照组患者所得数据做对照参考,观察组患者优势显著,P<0.05,详细数据比对分析见表1。

表1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对分析

组别/例数

观察组/70

对照组/70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左室缩短分数

19.82±1.88

28.35±2.53

19.13±2.16

23.242±2.84

左心室射血分数

41.14±7.92

50.83±6.58

41.54±6.93

47.13±7.90

左室收缩末内径

34.51±0.59

28.92±0.80

33.96±0.74

30.25±0.82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57.02±11.87

44.32±12.94

56.83±12.34

47.88±12.84

2.2对照组、观察组患者NYHA比对分析

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等级不具备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存在优势,P<0.05,详细数据比对分析见表2。

表2对照组、观察组患者NYHA比对分析

组别/例数

观察组/70

对照组/70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Ⅰ~Ⅱ

21/(30.00)

49/(70.00)

34/(48.57)

36/(51.43)

Ⅲ~Ⅳ

49/(70.00)

21/(30.00)

36/(51.43)

34/(48.57)

3讨论

这些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情况加剧,人们的饮食和作息习惯改变,随之,冠心病病情发作几率显著上升,缺血性心肌病病情发作人数呈上升趋势发展,这也是慢性心衰患者病情发作的主要影响因素。缺血性心肌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应该进行积极且合理的治疗,虽然抗心衰药物在此类患者病情治疗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显著进步,但从总体角度出发很难提高慢性心衰患者近五年的生存几率。冠心病心衰患者存在长期的冠状动脉血管心肌缺氧、缺血、坏死的情况,导致心肌细胞数量减少,同时,心脏的舒张和收缩功能出现障碍,无法将静脉回心血排出心脏,致使血液淤积,导致动脉系统的血液灌注不够充足,导致心脏循环障碍后症群,该病症患者的表现为腔静脉淤血,肺淤血。此次研究过程中,观察组患者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对病情治疗,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该治疗方法主要是对闭塞和狭窄处进行疏通,使患者心肌血流灌注情况得到改善。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将对照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以及心衰分级情况有关数据做对照参考,观察组患者有着非常显著的优势,P<0.05。根据研究数据得知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单独选择药物治疗,对病情的恢复存在局限性,为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冠脉病变风险进行正确的评估,严格掌握选择冠脉介入的方法,对病情进行治疗,帮助患者重建血运,使其心功能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够改善自身心功能,使心衰病情得到缓解,该治疗方法应该被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陶维柱,刘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5):2688-2689.

[2]李建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21):99-101.

[3]廉坤,谢炜巍,陈根锐,王欢,王博,刘丽媛,赵帅,陶凌,高好考,李成祥.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下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复杂高危冠心病的中期疗效[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21,29(07):380-385.

[4]方中,徐晓东,王丽华,严婷婷,马超,张芸.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衰弱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不良预后的交互作用[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21,25(07):843-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