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肛瘘手术配合及患儿心理状态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8
/ 2

小儿肛瘘手术配合及患儿心理状态护理

1.李万升 2. 张建平

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200032 2.上海市同仁医院 儿科 255015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肛瘘手术护理措施及配合患儿心理状态护理的临床方法及作用。方法:研究中选取本院在2020年1-12月收治的64例肛瘘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分为2组,均实施手术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基于此配合患儿心理状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术后疼痛情况(VAS评分)、首次排尿及住院时间。结果:经数据对比,观察组患儿术后7d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其术后首次排尿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肛瘘患儿护理中,基于常规护理配合患儿心理状态开展护理干预可有助于减轻患儿术后疼痛感,并提升其术后康复进程,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肛瘘手术;心理状态护理;小儿护理

在临床上,肛瘘是较为常见的肛肠科病症,针对病症严重者一般需通过手术的形式进行治疗;而受到肛门组织结构特殊性的影响,术后尿潴留及疼痛十分常见,不仅会导致患者痛苦增加,也会延长其预后时间[1]。故针对肛瘘手术患者完善好临床护理工作十分关键。对于接受肛瘘手术治疗的小儿来说,由于其年龄小,机体耐受性差,更进一步增加了其手术护理难度[2]。对此,此次研究主要分析在小儿肛瘘手术中的护理措施及联合患儿心理状态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作用,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选取本院在2020年1-12月收治的64例肛瘘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分为2组,均实施手术干预;对照组男女比为17/15;年龄6-12(8.95±2.13)岁;观察组男女比为18/14;年龄6-13(8.94±2.16)岁。对比两组患儿基础信息数据未见显著差异(P>0.05),可比。此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参与者知情。

1.2 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包含术前饮食护理、心理疏导、身体准备,术中保温护理、生命体征监护、环境护理,术后疼痛护理、并发症护理及生活指导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配合患儿心理状态开展细致化护理,具体如下:①术前访视:术前1d,巡回护士需到病房进行病例访视,并了解手术方案;在访视过程中,患儿往往会存在对手术的恐惧感,患儿家属也多存在担忧手术效果及术中疼痛对孩子影响等问题;对此,巡回人员要耐心倾听,并予以细致讲解,告知其手术方案、流程、麻醉方法等,从而消除患儿及家属负性心理,提升其治疗积极性及配合度。②术中配合:采取肛瘘切开挂线术进行治疗干预,针对低位肛瘘内口顺利者直接实施橡皮筋挂线引流;针对低位肛瘘内口不顺利者需在其肛内对应齿线位置黏膜薄弱处穿出挂线引流;针对高位肛瘘者则需进行主瘘管切开挂线引流干预。再次过程中,巡回护士要详细了解各项手术步骤及手术各个阶段需要的物品及器械,从而及时进行手术用物补充及传递;同时,全程关注患儿生命体征及手术进程。此外,由于手术切口小、创面深,故术中需严格做好照明,合理调节手术室内照明亮度,确保术野清晰,保障手术顺利进行。③疼痛护理:结束手术后在麻醉效果消失后,患儿会逐渐出现疼痛感,由于小儿机体耐受度弱,故其对疼痛有较高的敏感度,易出现哭闹、急躁等行为,因而要及时做好导管固定;并结合患儿实际疼痛程度,通过播放动画片、听故事或按摩等形式帮助其转移注意力;针对疼痛严重者则要遵医嘱予以止痛药物干预。④心理护理:受到病情的影响,加之手术刺激,往往会导致患儿出现一定的恐惧、紧张、不安等情况;对此,要在术前结合患儿实际心理状态为其生动讲解手术过程及术后恢复效果,从而引导患儿正确认识疾病,配合治疗;同时与患儿家长做好沟通,指导其协助开展心理疏导工作,缓解患儿紧张情绪,转移注意力。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术后疼痛情况(应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表——VAS评估,评分越高疼痛越严重)、首次排尿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内容以及计数内容分别以(61888fc355a00_html_28b5c2ebcd9c256.gif ±s)、%指代,t、χ2检验;组间对比以P<0.05为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经护理,观察组患儿术后7d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该组患儿术后排尿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表 1 两组患儿术后恢复情况对比(61888fc355a00_html_95c76ac39759d012.gif61888fc355a00_html_95c76ac39759d012.gif ±s)

组别

例数

VAS(分)

术后首次排尿时间(d)

住院时间(d)

术后当日

术后7d

对照组

32

6.78±0.62

3.89±0.54

3.02±0.84

13.45±1.78

观察组

32

6.65±0.59

3.02±0.26

2.23±0.18

11.05±1.16

t

0.859

8.212

5.202

6.390

P

0.394

0.000

0.000

0.000

3.讨论

儿童肛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小儿肛肠病症,在病症发展较为严重的情况下一般需要通过手术形式进行治疗[3]。而该病症由于发生部位相对特殊,肛门周围具有较为特殊的组织结构;同时,由于小儿存在年龄小、认知能力较差、手术耐受度较低等特点,往往导致其手术难度及风险进一步增加[4]。对此,就需要结合患儿的实际病情及心理特点合理开展优质的护理干预,以改善患儿心理状态,促进手术效果及安全性的提升,保障小儿病症的恢复。

在此次研究中,主要以我院收治的64例肛瘘患儿实施了手术治疗及护理干预,通过采取不同护理措施进行对比后发现,配合患儿心理状态的开展护理的观察组小儿术后疼痛程度以及恢复效果对比单一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更为理想,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分析可见,肛瘘手术患儿往往存在年龄小,手术配合差,术后疼痛严重及并发症风险较高等特点[5];针对这一现状,常规基于病症开展的护理措施往往难以抓住护理重点,故护理价值有限。而结合患儿心理状态开展的护理干预则能够更为紧密地结合患儿的上述特点,从其身心发展特点入手,基于常规护理内容进一步细化护理内容,通过围术期心理干预、术后疼痛干预、术后排尿指导等多方面护理措施的实施,提升患儿术后舒适性,促进其病症的恢复。

综上可见,在小儿肛瘘护理中,基于常规干预配合患儿心理状态的护理能够有助于缓解患儿术后疼痛感,进而促进其病情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其康复进程,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郝冬, 张锦. 七氟烷麻醉下骶管阻滞用于婴幼儿肛瘘手术的临床观察[J].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20, v.23(02):64-67.

[2]袁晶晶. 综合护理模式对肛瘘术后患者疼痛及尿潴留的影响分析[J]. 人人健康, 2019, No.501(16):237-238.

[3]靳月娇. 放松疗法干预对肛瘘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及伤口疼痛的影响[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 026(021):169-169.

[4]徐妖珍. 肛瘘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中国社区医师, 2019, v.35;No.794(32):153+155.

[5]龙裕, 李洋. 以家庭为中心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肛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9, 025(003):361-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