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空巢老年人孤独感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8
/ 2

住院空巢老年人孤独感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周露露

(榆林市儿童医院 榆阳区人民医院 陕西省榆林市 719000)

摘要:目的 对临床住院的空巢老年患者群体开展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加用心理护理干预之后的效果情况进行观察,评价临床护理干预应用的效果和成效等等方面的情况。方法 在本院所有所收治住院空巢老年人群体中,抽取70例进行对比对照的研究,将其随机分组设定观察、对照两组。人数完全一样的情况下,仅有护理干预方法方面的差异之处,对照组常规开展临床护理,而观察组则在这些护理的基础上选择心理护理进行相应干预。对干预所有老年人的孤独量表(UCLA)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护理满意率进行观察对比,评价护理效果。结果 在分别处理之后发现,观察组所得结果中UCLA评分、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降低(P<0.05),而相比之下护理满意率明显提高(P<0.05),护理效果要更好。结论 临床住院的空巢老年人开展护理的过程中,使用心理护理干预之后,老年人的各类负性情绪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优化,从而取得了更好的护理效果,让老年群体现有的满意程度得到了明显得到优化和提高。

关键词:住院群体;空巢老人;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孤独感;负性情绪;

引言:

空巢老人的占比在逐渐加大,人口老龄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年轻群体的经济压力逐渐增大,那么空巢老人的数量就有所增多,这一类群体主要指的是子女离家之后,老年群体独守空巢,从而产生心理与精神健康方面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住院群体之中的空巢老人,最容易出现孤独感,影响其健康恢复[1]。现阶段开展护理的过程中,主要是围绕着患者的身心健康,选择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因此对于空巢老年人来说,必须要对其心理健康问题充分认识,解决其孤独感,进一步提升总体护理干预的效果,让护理的人文性以及老年群体的身心健康都得到全方位的改善与优化。立足于空巢老年人开展针对性地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消除患者的孤独感,而且对于各类疾病患者群体来说,当其现有孤独感得到了改善,各类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就得以明显转归,促进健康恢复[2]。基于此,本次研究对相关护理方法和措施的具体应用效果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评价应用优势。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70例空巢老年人都是本院所有住院群体中选取,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患者年龄65-84岁,平均(72.13±5.94)岁,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慢支、慢阻肺等,均得到有效控制,符合空巢老人标准,住院之前长期不同子女居住或无子女,长期接受入院治疗,入院后子女、亲属探望间隔时间大于等于1周。在这样的情况下,患者不具备精神障碍、心境障碍、痴呆类疾病及相关病史,既往健康状况良好,无恶性肿瘤等相关恶性疾病,能够正常接受心理护理干预,满足了对照试验的原则标准要求(P>0.05),可以进行对比对照。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开展临床护理,根据患者的健康情况、自理能力、用药情况确定个案化的治疗、照料、护理等方面的方案,预防常见护理风险,尽可能满足患者住院期间的舒适性等方面要求,做好环境管理。观察组则主要加强对于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首先在入院之后对于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详细评估,了解其现有的心理健康状态和日常生活状态等等方面,在常规了解其用药及疾病治疗等方面情况之后,着重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了解患者有无焦虑抑郁和孤独感为主的一系列问题,影响其现有的生活质量,同时多与患者交流沟通,让患者熟悉住院之环境,引导患者加强社会方面的交际交流,多与人沟通。其次增加社会性活动的安排。针对老年群体经常出现的孤独感为主问题,要更好的辅助老年人在住院之后融入到集体之中,能够积极的配合相关护理干预,可以为患者安排一些集体的文娱活动,通过参加集体活动的方式,更好的给予老年人社会性的支持,调节其现有的情绪状态,促进护理方面的配合[3]。每天可以安排手工制作,书法绘画以及歌舞等形式,鼓励老年群体参与到其中,并组织运动,适当的根据其老年人自身健康情况,选择运动方式组织老年人开展体育活动。最后根据老年人个体化的差异以及个案化方面的特征加强和老年人的沟通交流,如果老年群体出现黄昏心理为主的一系列负性情绪,有焦虑抑郁和孤独感,则还可以加强针对性地护理沟通,发现父亲情绪等问题,积极加以干预。

1.3观察指标

对干预所有老年人的孤独量表(UCLA)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护理满意率进行观察对比。其中UCLA、SAS、SDS越高表示其负性情越明显,而护理满意率方面选择百分制评分,过70分则记为满意。

1.4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利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进行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t和x

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较为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所得结果中UCLA评分、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降低(P<0.05),而相比之下护理满意率明显提高(P<0.05),护理效果更加满意。两组患者会干预之后的效果及成效情况对比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会干预之后的效果及成效情况对比

组别

例数

UCLA评分

SAS评分

SDS评分

护理满意率

观察组

35例

31.25±5.12

41.25±3.21

42.12±3.33

33例

对照组

35例

43.33±3.98

47.37±5.24

47.35±5.24

25例

P

/

<0.05

<0.05

<0.05

<0.05


3.结论

对于空巢老年人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之后,普通老年人的健康情况可以得到优化,总体的护理质量也可以得到提高,其护理的满意程度能够明显优化,从而取得更加满意的护理效果[4]。护理干预之后也发现使用这一个方法的空巢老人,总体的孤独感和焦虑抑郁等问题得到了改善,也明显提高了护理有效性。

如上所述,对于空巢住院的老年人采取心理护理效果满意。

参考文献:

[1] 王艳. 心理干预小组在社区空巢老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9, 019(074):307,310.

[2] 李剑萍, 张勤, 张秀红. 心理干预小组在社区空巢老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 16(001):122-124.

[3] 赵玉, 郑红梅, 朱树贞,等. 音律活化运动对空巢老人孤独感与肢体活动能力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 27(18):2483-2487.

[4] 常文红, 宋琼, 陈长香,等. 家庭、社区、社会三个层面综合干预对改善空巢失能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效果[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 35(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