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在急诊急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9
/ 2

整体护理在急诊急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邓丽娟

四川省阆中市人民医院 急诊科 637400

摘要: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急诊急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进行急诊急救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50例患者急诊急救过程中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50例患者急诊急救过程中开展整体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抢救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抢救成功率以及抢救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急诊科停留时间相比参照组明显更短,入院至入室时间相比参照组明显更短,抢救时间相比参照组明显更短,抢救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比参照组明显更低,抢救成功率相比参照组明显更高,抢救满意率相比参照组明显更高(P<0.05)。干预前,组间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急救过程中开展整体干预十分有必要,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抢救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而且还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急诊急救护理;整体护理;抢救质量

引言

急危重症疾病是我国居民的重要死亡原因,其中以卒中、胸痛、创伤死残率最高,但其死于原发疾病的概率<10%,因延误抢救致死的比重最大。可见,争分夺秒抢救生命或“时间就是生命”,是急诊急救工作的要义。而整体护理是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连续、全程、高效、零距离的护理措施,但关于其效果还有待证实。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整体护理在急诊急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进行急诊急救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50例患者,男26例,女24例,其中严重创伤患者、心绞痛患者以及急性肠痛患者例数分别为29例、10例和11例;年龄20~72岁,平均(39.88±5.05)岁。研究组50例患者,男28例,女22例,其中严重创伤患者、心绞痛患者以及急性肠痛患者例数分别为28例、10例和12例;年龄21~73岁,平均(39.84±5.08)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者;②凝血功能正常者;③认知功能正常,可以正常沟通者;④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拒绝参与研究者;②转运途中死亡者;③年龄在18岁以下或者75岁以上者;④合并精神类疾病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具体内容如下:

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家属做一解释、说明,全程陪伴患者检查及治疗,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及意识状态,针对意识清醒患者应予以情绪安抚,说明抢救流程,分享成功案例,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对于意识不清患者在抢救的同时,应向患者家属说明患者基本情况以及后续治疗计划,减少家属心理负担。②基础护理: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及医嘱将患者调整为合适体位,头部抬高15°~30°,维持呼吸通畅,当发现患者存在呼吸道分泌物及血块时,要及时清理。患者多合并出血,全身有脏污、血迹,急救处理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将血迹、脏污清理,为患者更换干净、舒适的衣物,采用蘸有生理盐水的棉签对患者进行口腔清洁,防止细菌滋生。检查及治疗各项操作应注重对患者的隐私保护,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定时拍背、翻身,避免坠积性肺炎的发生。③病情监测:对患者实施24h持续心电监护,每15min观察患者病情1次,对血压、脉搏、心率等生命体征做出相应的记录。对患者进行唤醒,可以采用呼唤名字、手捏、皮肤刺激等方式,观察患者面对各类刺激的眨眼、咳嗽反应,准确判断意识障碍严重程度,警惕血肿加重。④营养护理:针对处于昏迷状态患者给予鼻饲营养,意识清醒后指导患者自主进食,初期以流质饮食为主,选择易消化食物,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质量,主要记录两组患者在急诊科停留的时间、入院至入室时间以及抢救时间。②观察两组患者抢救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以及抢救成功例数,其中不良事件主要包括投诉、医疗纠纷以及并发症等情况。③观察两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通过派发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统计,问卷总分100分,评分高于85分表示非常满意,评分70~85分表示基本满意,评分低于70分表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患者例数和基本满意患者例数之和÷总满意率×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6189c544c4a0b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间抢救质量比较

如表1所示,研究组患者急诊科停留时间比较于参照组明显更短,入院至入室时间比较于参照组明显更短,抢救时间比较于参照组明显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6189c544c4a0b_html_f8b396ed3667e6ee.png

2.2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抢救成功率比较

如表2所示,研究组抢救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于参照组明显更低,抢救成功率比较于参照组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6189c544c4a0b_html_7fe59cb2dfbbb74a.png

2.3组间抢救满意度比较

如表3所示,研究组抢救满意率比较于参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6189c544c4a0b_html_1e02b706228c2a04.png

3讨论

救治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做到及时有效,不容一丝耽误。临床多在院前通过电话了解该类患者情况,再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进行治疗,有一定的救治效果,但院前的干预效果仍无法最大程度的对患者进行救治,导致救治成功率并不理想。整体护理可提升急诊患者救治成功率,缩短救治时间。相关研究指出,1h内为患者的黄金抢救时间,而前10min的抢救目标是减少病人的心脏骤停,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整体急救护理对患者的伤情进行准确的评估,及时对致命伤进行处理,并遵循高效、及时、准确、快速的抢救程序,在救治中气道管理、呼吸护理、循环护理及评估神经损伤程度,可发现隐藏的伤害,可将患者受到的创伤根据疾病类型、轻重缓急及治疗方法分类,各科室协同参与救治工作,避免救治现场的混乱性及盲目性;同时,护士与医生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可以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团队的治疗水平,进而提升救治成功率。此外,整体急救护理对于急重症患者救治时,责任到人,打破传统的急救模式,使救治队伍工作有条不紊,忙而不乱;且护士长统一调配手术室的及重症监护室的使用,有效缩短急重症患者受伤至治疗的时间,有效提升抢救成功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临床患者的急诊工作当中使用整体急救护理模式,对疾病情况的恶化有着阻止作用,患者的临床症状都有较大改善,缩短治疗时间,有利于患者预后,同时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细致的护理措施,加快患者身体恢复。

参考文献

[1]李贤红.整体护理在急诊急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8(04):175.

[2]袁堂宏.整体护理干预用于急诊急救护理的效果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6):133+136.

[3]陈萍,范兰舸.整体护理应用于急诊急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8):116.

[4]惠洁.整体护理在儿科急诊急救护理中的运用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0):4265-4266.

[5]姚美华,刘莉,宋露莎.整体护理在急诊急救护理工作中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51):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