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协作在教学中的应用浅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0
/ 2

团队协作在教学中的应用浅探

苗立娟

江苏省连云港新海初级中学 江苏省连云港 222021

摘要:团队协作对于培养团队向心力、提高工作效率有着重要作用。由于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过于强调教师个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加之绩效考评和激励制度也是以教师个人为基础,从而导致在教学管理实践中,教学团队的建设并未得到应有重视。实际上,建设高效团结的教育教学队伍,提高教师的协同作战能力,对新形势下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团队建设;教育改革;教学研究

一、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

(一)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随着学生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教学内容的不断增多加深,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入,任何一个教学系统,即使是一门课程,都会变得非常复杂,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树立专业发展的思想,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法,使自己在专业意识、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不断发展,成为学生学习的领航者、学生未来发展的预测者、信息资源的整合者和课程教学的研究者。创建教学团队,一方面,通过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传、帮、带”,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另一方面,老教师在与青年教师的知识共享中也能够更新自身的观念和知识。教师在合作性的工作、创造性的劳动和不断学习中实现自己的精神需求,从而使教师发展与学校发展融为一体,使学校成为发挥教师智慧和创造力的舞台。

(二)有利于优化课程并提高教学质量。

现代化学校需要建立优秀的教学团队,通过教师之间的互相启发、补充和激励,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个人素养,而且能够有效促进课程系统的优化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团队成员间形成更积极的人际关系,创造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工作环境。通过团队成员共同协作,可以形成强大的综合实力,有助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改善。

二、教学协作的实施步骤

团队协作的基础是信任,其前提和核心要素是团队的凝聚力。要建设一个有凝聚力且高效的团队,可以分两步走:

第一步是建立信任感。以信任为基础的团队建设是教学协作不可或缺的前提。这意味着一个有凝聚力的、高效的团队成员必须学会自如地、迅速地、心平气和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弱点、失败,还要乐于认可别人的长处,即使这些长处超过了自己。

第二步必须做到合理分工,有效合作。分工要避免混乱、职权界定模糊。合理的分工使得团队的每位教师都可以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其最大价值,而明确的分工使得团队的每位教师拥有明确的责任意识。同时可以有效避免重复劳动,大幅提高协作效率。合作则是对团队内每位教师具体负责的工作进行有机整合,以实现教学目标。由于团队内每个成员的背景、学识、性格、利益冲突、个人矛盾与具体工作的差异,首次合作面临巨大的困难,建立良好的协调机制是进行合作的必要前提。备课组长必须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负责协调每位教师所负责的具体工作,使之可以得到顺利衔接和有机整合。同时也要协调彼此间的人际关系,使得整个教学团队可以紧密协作。

三、教学团队协作的具体形式

(一)线上教研活动。

线上教研活动有两方面内容。

第一个方面是教师间的研讨和互动,包括线上每周定时定点培训研讨,交流经验,及时解决备课和教学中遇到的难题。线上教研活动具体形式为:通过视频会议、电话会议、QQ群共享、教学疑问留言讨论等。比如,对于在集体备课时没有解决的问题,以及平时教学工作中遇到的疑问,通过QQ群或者微信教研群留言,由团队中其他教师帮助解答,提高解决教学难题的能力。

第二个方面是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和答疑:疫情期间的直播课有效拓展了教育教学形式。疫情之后继续延伸使用直播在线答疑,总结当天的重难点,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补充。这项工作难度大、内容多,需要教师在授课之前先在组内进行集体备课,通过电话会议讨论总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预设答疑内容,从而确定全年级直播的内容,制作课件。备课组统一备课,以PPT形式向学生展示。要对学生的家庭作业每天定时反馈,利用钉钉和QQ在线查收学生作业,做到人人有批改、个个有反馈。

(二)线下教研活动。

一是国家、省、市教研活动。

国家和省一级的培训和研训导师团队非常强大,可以让教师了解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和教育策略。专家们的视频录像,也有助于丰富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外出参加培训学习的教师,可以发挥外引内联作用,分享经验,带动教师队伍成长。全市教育系统每年也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教研活动,为全体教师提供相互借鉴、交流促进的机会,为学校培养大批能担重任、挑大梁的优秀学科教师,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二是全校教研活动。

要制定翔实有效的计划。在此基础上,开展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

(1)青蓝工程。秉承学校规划、教师自主选择的原则,青年教师选择高水平有影响力的老师为导师,跟随听课,虚心求教,参加课题研究,多参加学习培训教研教改等活动,挤时间读一些教育理论书籍和文章,养成积累教学经验的习惯,并把自己在教育教学研究中的成功收获及时向导师汇报,在导师的指导下快速进步。

(2)专家讲座。

(3)省市基本功优质课汇报课。优质课不仅能有效提高教师驾御课堂的能力,拓宽教师视野,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也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切磋和研究,有利于教师群体的专业化发展,有助于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4)提倡跨学科学习。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复合能力必不可少。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与不同学科组的教师就教学问题沟通交流,通过跨学科听课、评课,利用不同学科相互关联的知识解决问题,达成教育目标,激发创造力。

三是备课组集体备课。

(1)在固定时间和固定地点进行集体备课活动。备课组活动按时有序地进行,每周一次进行集体备课,资源共享。通过相互听课、评课,相互促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2)做好磨课工作(包括公开课、研讨课、新教师汇报课、名师示范课)。日常教学过程重视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及突破方法的研究,尤其是对于复杂难懂的知识点、语法点或长文章的教学,老师讲授之前要在组内进行集体备课,或举行电话会议,讨论总结学生可能的知识掌握情况,预设答疑内容,从而确定全年级课程预授的内容。对于比赛性质的课堂展示,延续学校的优良传统,集体参与,群策群力,打造精品课堂。

(3)勤于钻研,提高单元测试卷、复习卷的中考命中率。

单元测试卷的命制有严格的要求,不能有科学性错误,文字排版漂亮规范,电子档妥善保存。试卷格式统一,使用统一模板,要求囊括中考在本单元的所有考点,题型新颖,具有时代气息,反应当年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命制试题时,需要将中考在本单元的所有考点逐一罗列,知识点的考核尽量避免重复。这对青年教师是极大的挑战,所以这时候团队的力量就显得尤为突出,老带新的任务务必扎实有效。每次大型考试后,邀请考试成绩优异的老师分享经验,其他老师发问质疑,拓宽思路。

(4)优质课件共享。备课组的教师两人一组,每组承担每个单元一个课时的课件制作,充分发挥合力作用,资源共享,展示备课组的集体力量和集体智慧,提高教学效率。课件要求制作精美,内容翔实,有主线,有话题,有任务,群共享后组内成员要形成自己的思路和体会,完成二次备课。

总之,协同作战下的教学团队,每位教师既能挥洒个性、表现特长,同时又要有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兼顾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充分发挥集体的潜能,保证教学的高效率运转,为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思恩舜.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初探[J].理工高教研究,2007,26(4):14-15,23.

[2][美]斯蒂劳·P·罗宾斯.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1997:377.

[3]徐辉,季诚钧.大学教学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73.

[4]梁盛祥,我校教师团队建设的实践与反思[J].教育导刊,2006,(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