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胡越”好呢,还是“吴越”好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0
/ 1

是“胡越”好呢,还是“吴越”好呢

陈雪平

武汉市第一中学 湖北省武汉市 430022

高一语文统编必修下2020版《谏太宗十思疏》有这样一句“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而高一语文统编必修下2021版就改为“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两个版本的教材同时向全国发放,因此教室里的同学一部分是2020版,一部分是2021版。这篇课文是要求背诵默写的课文,那到底是“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呢,还是“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呢,这还真是个问题,必须确定下来。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因此我们试探讨一下,到底是“胡越”好呢,还是“吴越”好呢。

先说“胡越”,胡,是指北方的少数民族,也泛指北方。“胡天八月即飞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过秦论》)“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燕歌行》)。这些中学课本出现的“胡”都是指的北方少数民族或泛指北方,学生对这个文言词的认识比较深。“胡越”的“越”呢,它指中国南方古民族名,也写作“粤”。在文言文中它代指南方。如“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过秦论》),这里的“越”指南方。

“胡”“越”在诗句中有时也连在一起使用,“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这里的“胡越”分别代指北方和南方。用在诗句里暗含地域依恋、思乡之情。胡 地在北, 越 在南,也比喻疏远隔绝。宋 欧阳修 《与王懿敏公书》之一:“人生聚散,忧患百端,相见何时?况开年决求南去,遂益为胡越也。”  明 孙梅锡 《琴心记·相如倦游》:“当时已惭裾曳,何况飘蓬,转眼又成胡越。”“胡越”还比喻敌人或对立关系。宋 苏轼 《韩愈论》:“儒墨之相戾,不啻若胡越 。”因此“胡”“越”连用,在文学作品中意义非常丰富。

再说“吴越”,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春秋时的吴国与越国 。吴国越国故地在今江浙一带。“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湖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接着想到吴越争霸,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打败吴王夫差。因此吴国和越国,在春秋时是彼此对立的两个诸侯国。是世仇。“当初指望做夫妻,谁知变成吴越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 

那么,在《谏太宗十思疏》里,“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好呢,还是“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好呢,也就是说,用“吴越”合适呢,还是用“胡越”合适呢?我个人认为,文字上的推敲,骨子里实在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哪个词合适,一定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结合人物的具体身份。词的意义的丰富,词的涵义的蕴藉,无一不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语境有关。

唐太宗和魏征是中国古代史上有名的明君、贤相。太宗的虚心纳谏和魏征的忠心直谏,是封建社会难得的典范。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初年,因隋鉴不远,故能励精图治,保持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但随着功业日隆,内外无事,在一片文治武功的欢呼声中,唐太宗生活逐渐奢靡,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并且喜欢变得“喜闻顺旨之说”而“不悦逆耳之言”。在唐太宗越来越忘乎所以的情况下,魏征及时进谏,纠正太宗的偏差。魏征指出兴邦是由于能“竭诚待下”,丧邦是由于“纵情以傲物”,指出人心向背与国家安危紧密相连。

当时是盛唐气象,大唐雄霸天下,拥有广袤的土地,南北纵横数千里。君王竭诚待下,戒奢以俭,就能天下归心。因此我们从盛唐版图的角度考虑,魏征会用“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显示出作者胸怀天下的大格局、大气度,显示出大唐人的自信、豪迈。在大唐人的眼里,天涯也不过咫尺。如果用“吴越”,就不符合大唐气象,因为“吴越”所在的地域太狭小了。

“吴越”呢,直指的意义是吴地和越地,但是它的联想的意义多指世仇的双方。唐太宗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而登基的。即位之后,唐太宗肃清残敌,广积德义,励精图治,开创了“贞观之治”,要知道,魏征最开始是太子李建成集团的。如果用“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告诫太宗用竭诚来消除仇恨,会不会绊动君王敏感的神经,揭开君王最不愿意回忆的往事。因此作为一个抗颜直谏的臣子,他终究是臣子,他会顾及君王的情面,不会用“吴越”这个敏感的词语。

是“吴越”还是“胡越”,可能大家会各执一词,但是从大唐气象,从魏征作为一个臣子的身份,于情于理,用“胡越”要好于“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