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下的小学数学思维迁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1
/ 2

深度学习下的小学数学思维迁移策略

张静

彭州市致和小学 四川 彭州 611930

摘要:随着深度学习理念的不断推进,为了能够使小学数学教学符合深度学习目标,教师必须积极拓展小学生的思维方式,通过思维迁移的教学理念,创新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丰富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利用探究式活动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满足深度学习要求,对小学生未来数学知识学习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数学;思维迁移

引言:深度学习教育更注重于学生在学习和探索过程中的获取,引领学生把握数学知识的核心内容。为了更好地实现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目标,教师要充分发挥思维迁移策略的作用,采取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思维迁移来深入理解数学知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问题情境,实现小学生思维迁移策略

针对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都是采取课前预设方式,导致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探究过于形式化,无法发挥出小学生深度学习的效果。为了改变这一教学现状,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必须重视课前精心地预设,构建良好的问题教学情境,然后让小学生对自己的认知产生冲突,进而有助于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兴趣,达到深度数学学习的效果。

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乘法”的相关知识时,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前做好充足准备,为课堂教学创设情境,并在实际教学中引出情境问题:“有谁去过游乐园?说说看都有哪些娱乐项目?”通过问题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学生纷纷抢答“旋转木马、摩天轮、过山车”等等,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出不同的游乐项目,让学生观察游乐设施中的人数,比如在过山车上每排坐着3个人,一共做了5排,玩过山车项目的总人数便可以写成“3+3+3+3+3”旋转木马上的人数也写成“1+1+1+1”然后教师接着提问,那么让我们来数一数,这几个算式中一共包括几个加数,其中每个加数分都是多少?最终结果是多少?学生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计算意义做到。然后教师紧接着引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于加数相同的几个数相加计算时,我们还可以采用全新的乘法运算方式进行计算,比如过山车中是5个“3”相加,那么我们就可以写出等式“5×3”,通过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的含义,从而实现深度学习的目的。

二、促进新旧知识迁移,实现深度学习

数学知识之间都有着紧密地联系,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数学知识的这个特点,在小学数学的新知识教学中,引导中小学生充分运用自己所学过的老知识去探索新的知识,培养中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各种新旧知识的迁移来使其达到良好的综合学习效果,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帮助中小学生准确地找出各种新旧知识之间存在的相互关联,有助于中小学生建立独立的各种数学知识体系和架构,深化中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认真了解,从而能够更好的正确区分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实现自我学教学效果致用。

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小数乘法”的数学知识时,教师首先可以出示一道应用题,让小学生进行解答。“小宇去文具店买铅笔,铅笔的单价是1.5元,小宇想要购买三支铅笔,那么总共要花费多少钱?”然后教师让学生列出等式“1.5×3=?”并让学生计算结果,对于小数的计算学生感到无从下手,并不知道该如何进行计算,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数量转换进行思考,将1.5元转换成15角,然后再让学生进行计算,小学生通过15×3=45,计算出总共需要花费45角,最后换算成4.5元。通过这种迁移教学方式,将学生没学过的知识转化成已学过的知识进行计算,即将小数乘法转换成整数乘法,然后教师让学生观察1.5×3和15×3的区别,然后教师重点为学生讲述小数点的用意,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数乘法的运算技巧。

三、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发挥小学生思维迁移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下得到了广泛应用,能够有利于让我们的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和解决数学问题,同时还能够充分激发我们的学生积极性和对于数学知识的追寻和求知兴趣,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气氛。为此,在初中小学语文数学的课堂上,教师首先必须要通过开展合理的教学和分组,提高其科学性,然后要组织引导学生们去开展一系列的小组合作讨论探究活动,让教师们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和方法进行深入的探析,从而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提高他们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例如: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学习“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时,教师首先可以引出一个问题:“将西瓜切成8块,每2块作为一份,如果小明先吃了2块,然后又吃了3块,那么小明一共吃了西瓜的几分之几?小明在第一次吃的时候吃了西瓜的几分之几?第二次吃的时候吃了西瓜的几分之几?”通过几个连续问题的提出,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进行思考,并且找出其中的规律。首先学生计算出小明第一次吃了西瓜总数的1/8×2=2/8,然后第二次吃了1/8×3=3/8,小明共计吃了西瓜总数的2/8+3/8=5/8。通过激烈的讨论和分析,可以让学生掌握同分母加减法的计算规律。另外,教师还可以将一张带有图画的纸分成平均的积分,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涂上颜色,最终计算出自己涂上颜色部分占整个图画的几分之几。通过学生们的纷纷尝试,也提高了学生的运算水平,实现分数加减的熟练运用,满足深度学习的效果。

四、开展实践活动,实现思维生活化迁移

对于初中数学学科来说,数学知识本身就来自于日常生活中,同时初中生的数学教学目标也是要求学生们可以将学过的知识熟练运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问题,由此可见,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就显得格外重要。教师要注重实践活动的设计,通过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例如:在小学生数学课堂上学习“百分数的运用”知识时,教师首先布置一个生活实践任务,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这项实践活动。比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生活场景“李女士打算将5万元钱存入银行三年,请学生们实地调查一下,现在银行的存款利率是多少?李女士要选择哪一种方式可以获取最大收益?”然后学生可以通过课下搜集资料,同时也可以亲自到银行进行询问和调查,最后计算出自己调查的结果。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调查结果展示出来,然后相互比较一下,哪一位同学选择的方式可以让李女士获得最大收益。比如有些同学计算出的活期存款利率为0.35%,然后计算3年后李女士本金加利息共计50000+50000×0.35%×3=50525元,而有的同学查询的3年定期利率为2.75%,因此最终结果为54125。这时,学生们就可以看出定期存款所获得的收益要远大于活期存款,通过此次时间活动也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了百分数的运用。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深度学习是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的全新要求,为了满足小学数学学生深度学习目标,教师必须充分发挥思维迁移的教学理念,创新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情境教学、实践教学等方式发散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满足深度学习目标,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对小学生未来学习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邵文川 .小学数学课堂深度学习的思维迁移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4):60.

[2]杨红岩 . 深度学习背景下小学数学学习内容的思维迁移策略研究[J]. 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