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声学造影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1
/ 2

超声声学造影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韦祖升 韩晓霞 高正启 孔德禄

文山市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 云南文山 663099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声学造影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20年6月到2021年6月到我院收治的50例疑似肝脏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经病理检查有30例确诊为肝脏肿瘤患者,分别采用常规超声以及超声声学造影对患者进行诊断,对比不同诊断结果的灵敏度、准确率以及特异度。结果:观察组在声学造影诊断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常规超声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声学造影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有效诊断结果,使结果更加准确,提高灵敏度与特异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超声声学造影;肝脏疾病;肝脏肿瘤;诊断;灵敏度;准确率;特异度

近些年,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造影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与提高,声学造影剂也在逐渐被推广与应用,在肝脏、肾脏等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1]。能够有效反映病变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从而可提高了超声对肝内疾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彩色多普勒与能量多普勒超声能够使肝脏疾病在诊断中更加准确,将病变的血流信号实时显示出来[2]。然而,过于传统的超声诊断方式会受到组织结构的一定影响,从而在探测血流的过程中出现一些假想,使其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受到一定影响,降低准确性[3]。另外,针对低速血流信号的敏感度较低,在临床应用时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超声声学造影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可提供更加精准的诊断参数。基于此,本文深入研究超声声学造影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20年6月到2021年6月到我院收治的50例疑似肝脏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经病理检查有30例确诊为肝脏肿瘤患者。男性38例,女性34例;年龄27~63岁,平均年龄(45.27±5.59)岁。

1.2方法

常规超声诊断:病灶的回声大小、特征、位置以及数目等相关信息通过二维灰阶超声进行确定,对患者病灶内部以及周围的血流情况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进行良好的观察。声学造影进行诊断。通过利用常规超声了解明确患者肝脏内病灶回声的大小、位置以及数目、特征,在选择病灶最佳前面是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进行,将其转变为人造影模式后,将造影剂注入其中,从而更好地观察整个诊断期间病灶回声关注以及强度的改变。

1.3观察指标

对比不同诊断方法的诊断效能,包括准确性、特异度以及灵敏度。

1.4统计学分析

EpiData3.1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20.0软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比描述,卡方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诊断结果

30例患者通过病理检查确诊为30例良性肿瘤,42例恶性肿瘤。通过声学造影诊断后,恶性肿瘤为45例,良性肿瘤为27例。通过常规超声诊断后,恶性肿瘤为48例,良性肿瘤为24例。

2.1两组患者肝脏肿瘤诊断准确性、特异度以及灵敏度

观察组在声学造影诊断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常规超声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2两组患者肝脏肿瘤诊断准确性、特异度以及灵敏度[n(%)]

组别

例数

灵敏度

特异度

准确性

常规超声诊断

72

62.50%

50.00%

58.33%

声学超声诊断

72

88.89%

92.59%

90.28%

2


19.320

43.340

26.611

p


0.000

0.000

0.000

3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与技术的不断提高,超声新技术也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加成熟,超声造影成像在其中的优势最为凸显,能够对微细血管以及组织血管关注进行显著的呈现,使图像的对比更加清晰,分辨率更高,另外,超声对病变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功能大幅度提高。常规超声以及声学超声等在肝脏疾病中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中

[4]。声学造影诊断方式主要是将造影剂注入患者的静脉或是动脉以及心脏中,在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时,造影剂能够将实际信号以及回声十分强烈的反应出,便于做出更加准确的诊断,能够对患者的组织结构的血流情况做出更加有效准确的评估与判断,同时能够全面显示出灶血供的实际情况,此种方式与常规超声诊断相比,更加准确,并且灵敏度与特异度也相对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与优势,能够对肝脏疾病做出及时的确诊与诊断,将治疗依据更好的提供给医生[5]。超声造影诊断价值较高,具有一定的特征,例如其诊断方式具有经济性、无创性、可重复性,在临床诊断中广泛被应用,并且还能够有效评估治疗效果,将更加精确的诊断结果提供给临床各类疾病。本次研究中,常规超声诊断:灵敏度为62.50%,特异度为50.00%,准确性为58.33%。声学超声诊断:灵敏度为88.89%,特异度为92.59%,准确性为9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通过超声声学造影诊断肝脏疾病中的诊断效果良好,价值较高,能够更好地提高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性。超声声学造影在诊断肝脏疾病应用中,能够对其结果的准确性与指导治疗的部位及范围具有较高的帮助,且能及时评价疗效,提供更加精准的参考。

综上所述,超声声学造影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有效掌握正确的超声检查十分重要,能够通过此种有效的诊断方式提高诊断参数的准确性与灵敏度和特异度,在各类疾病中被广泛应用。另外,超声声学造影诊断方式的实用性较强,必然成为日后临床疾病在诊断中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王娟.甲胎蛋白异质体在肝脏疾病诊断及预后价值中的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1):1629-1631.

[2]黄祖雄.肝脏疾病诊断中血清前白蛋白、胆碱酯酶及总胆汁酸联合检测的价值[J].黑龙江医药,2021,34(1):216-218.

[3]王昊.多层螺旋CT肝脏增强扫描技术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9):94,107.

[4]王华国,林胜.血清MAO、5'-NT及SAA联合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21,28(3):423-426.

[5]陈世佳.血清ALT、AST、GGT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应用[J].中外医疗,2019,38(5):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