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复感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验案1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1
/ 2

小儿复感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验案 1 则

张梦叶,马哲,张颖 司齐 毕红红

华北理工大学,河北 唐山 063000

[摘要]:通过临床案例,分析临床应用小儿复感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经验,探究中医治疗方法对该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小儿复感颗粒;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验案体会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简称复感,是指小儿 1 年以内发生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频繁,超出正常范围。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是一组上呼吸道感染和(或)下呼吸道感染的综合征,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目前重点防范的儿科疾病之一。据统计,6 岁以下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在 9.0%~13.3%,占小儿呼吸道疾病的 20%~30%。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及其并发症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并给患儿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1-2]。现代医学认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机制主要与免疫功能紊乱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缺乏有关,治疗多采用抗生素免疫调节剂及补充营养物质的方法,但是疗效欠佳[3]。中医学认为小儿脏腑娇嫩,气血未充,肺卫失司,脾胃虚弱,肾气不充,肌肤娇嫩,腠理疏松,或神气怯弱,筋骨未坚,五脏六腑皆不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表现为“肺脾肾常不足”的生理状态。

1 病案

牛某某,男,3岁9月,16公斤。2020年11月24日初诊。患儿反复感冒2月余。现病史:流清鼻涕,打喷嚏,平时手足心热,盗汗,口干、口臭,神疲乏力,纳呆食少,大便偏干。 查体:咽部充血,舌红苔少,脉细无力。实验室检查:胸片未见明显异常。中医诊断:反复呼吸道感染(气阴两虚)。 治宜:益气养阴。方药:南沙参15g、玄参12g、地黄10g、当归10g、山药15g、牡蛎30g、黄芪12g、牡丹皮10g、茯苓10g、乌梅8g、酒黄精15g、辛夷8g、蒺藜10g、徐长卿10g、蝉蜕8g。用法用量:温开水冲服,1次1袋,每日2次,连服4天。二诊,2020年11月28日,服药后,患儿打喷嚏、流鼻涕症状消失,手足心热、盗汗、口干、口臭、神疲乏力症状明显缓解,依旧纳差,大便干结症状未得到缓解,舌红苔少,脉细无力。在原方基础上调整中药方如下:南沙参15g、玄参12g、地黄10g、当归10g、山药15g、牡蛎30g、黄芪12g、牡丹皮10g、乌梅8g、酒黄精15g、辛夷6g、焦山楂10g、焦麦芽10、焦神曲10g、莱菔子6g。用法用量:温开水冲服,1次1袋,每日2次,连服4天。三诊,2020年12月1日,上述症状皆有所缓解,调整用量后继续巩固治疗。

按:本案患儿复感2月余,依据症状、体征诊断为气阴两虚型复感。治当以益气养阴。予小儿复感颗粒口服,方中南沙参、玄参、地黄、牡蛎皆为滋阴药,乌梅生津,酒黄精益气养阴,黄芪益气、固表止汗,茯苓、山药健脾护胃,辛夷、蒺藜徐长卿皆属解表药,蝉蜕利咽喉。二诊之时,患儿症状明显减轻,上感症状消失,但患儿依旧纳差,大便干结症状未得到缓解,脾胃运化功能尚未完全恢复,继一诊之方调整中药方,其中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消食导滞,莱菔子通便,继续治疗4天。三诊之时,患儿症状皆得到改善,继前方巩固治疗。

2 体会

中医学认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先天不足、喂养不当、病后失调、邪潜体内,以上诸因素造成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无力抗邪,如有外邪所感时,即易邪中肺卫,表现为反复感冒;因正气不足,邪易深入,故反复罹患气管炎、肺炎,且不易治愈。小儿脏腑娇嫩,气血未充,肺卫失司,脾胃虚弱,肾气不充,肌肤娇嫩,腠理疏松,或神气怯弱,筋骨未坚,五脏六腑皆不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表现为“肺脾肾常不足”的生理状态。故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关键在预防,预防的关键在于调节患儿的易感体质。气阴两虚是反复呼吸道感染缓解期的一个重要证型。针对气阴两虚型体质的患儿,在缓解期采取相应的益气养阴法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体质,增强患儿抗病能力,从而控制呼吸道感染发作。小儿复感颗粒是针对小儿气阴两虚型复感拟定而成,有益气养阴之功效,临床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病情不易反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常泉,马融,李新民,等.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治疗优化方

案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4):1136-1140.

[2] Toivonen L,Karppinen S,Schuez-Havupalo L,et al.Burden of

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in Children: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Pediatr Infect Dis J,2016,35(12):e362-e369.

[3] 冯斌,齐慧.郑启仲辨体质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经验[J].中医学

报,2011,26(12):1443-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