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髋关节腔注射几丁糖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1
/ 2

超声引导下髋关节腔注射几丁糖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第一作者 喻林,通讯作者辜智岗,刘锐锋,王丽彬,熊正容,罗容,林小燕,李静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四川泸州 646000


摘 要: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髋关节腔注射几丁糖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方法:选择2019.12月-2020.12月到本院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共118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超声引导下髋关节腔注射几丁糖治疗模式)和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模式)。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X线评分、髋关节承载力评分、关节活动程度评分以及疼痛程度评分进行比对。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57/59(96.61%)明显高于对照组50/59(84.75%),p<0.05;实验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超声引导下髋关节腔注射几丁糖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疾病,效果较优,该项治疗模式可以推广运用。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超声引导;髋关节腔;注射几丁糖;疗效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又被称作是股骨头坏死亦或是无菌性坏死,隶属一类常见性骨关节疾病,患者所需要承受的痛苦是巨大的,患者的生活质量呈现出直线下降的趋势。该类疾病出现的主要因素为患者的股骨头局部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股骨头发生缺血性坏死,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治疗,长时间病情不断的发展患者会出现股骨头塌陷,或者更加严重的关节炎,导致患者出现残疾。该病是骨科比较常见的疾病,但是治疗的难度却比较大1-2】。临床中人工置换手术治疗模式被广泛运用,但是因为是创伤性手术,患者恢复较为困难。超声引导下髋关节腔注射几丁糖治疗模式作为保守治疗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基于此,本文将分析超声引导下髋关节腔注射几丁糖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12月-2020.12月到本院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共118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超声引导下髋关节腔注射几丁糖治疗模式)和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模式)。实验组患者年龄在43-78/岁,平均年龄为56.56±2.35/岁,对照组患者年龄在43-77/岁,平均年龄为55.12±3.45/岁,一般资料(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组内患者接受常规的理疗和联合药物(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模式。

1.2.2实验组

组内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关节腔内注射几丁糖药物治疗模式,具体为:

在对患者治疗前,需要保障其治疗前的一周之内没有服用激素药物、止痛药物亦或是骨关节炎类药物。引导患者处于仰卧体位,实施局部的麻醉,引导患者的膝关节可以处于弯曲状态之下,呈现出90°,对患者膝盖实施消毒处理,在超声设备之下,将针刺入到患者的髋关节内,注射定量的药物,每周注射一次,连续对患者注射三次,剂量控制在每次2ml。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疗效:显效、有效以及无效,总有效率越高,治疗效果越好;X线评分、髋关节承载力评分、关节活动程度评分以及疼痛程度评分,分数越高,治疗效果越好。

1.4数据处理

将数据复制到excel表格中,用SPSS17.0软件进行对数据的统计和整理,用(x±s)来表示,计数资料用(x2)校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对2组疗效

实验组总有效率57/59(96.61%)明显高于对照组50/59(84.75%),p<0.05,见表1。

1:比较两组治疗效果n/%,例)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59

28/59(47.46%)

22/59(37.29%)

9/59(15.25%)

50/59(84.75%)

实验组

59

35/59

(59.32%)

22/59(37.29%)

2/59

(3.39%)

57/59(96.61%)

x2

-

-

-

-

4.9125

P值

-

-

-

-

0.0266

2.2比对2组X线评分、髋关节承载力评分、关节活动程度评分以及疼痛程度评分

实验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比较两组患者X线评分、髋关节承载力评分、关节活动程度评分以及疼痛程度评分

x±s/

组别

例数

X线评分

髋关节承载力评分

关节活动程度评分

疼痛程度评分

对照组

59

18.13±0.65

16.25±0.26

15.99±0.23

5.58±0.12

实验组

59

24.02±0.54

21.66±0.38

23.25±0.65

9.09±0.23

x2

-

53.5380

90.2517

80.8785

103.9263

P值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导致人体患有股骨头坏死疾病的因素包含:长期的服用激素类药物、外伤、骨质疏松以及酗酒等,还有部分不明因素,可以被称作是特发性质的股骨头坏死疾病,疾病发病机制不详。在对该类疾病治疗的时候一直是一个难题3-4】。常规性治疗模式一般是将保护关节,和理疗模式为主,还要患者服用一定量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纵然可以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一步缓解,但是,治疗的效果不佳,并不能够对患者的软骨进行保护,也不能够有效的抑制疾病的发展。加之,若是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会导致人体出现较多的胃肠道不良性反应,停止用药的话,疾病还会复发。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中超声引导下,医用几丁糖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模式被广泛地接受和运用。玻璃酸作为一类线性黏多糖,关键是从滑膜B细胞分泌出的,在人体中广泛存在,作为关节滑液和软骨基质关键性组成成分5】。关节腔内注射所运用的医用几丁糖作为葡糖醛酸二糖、N2-乙酰葡糖胺反复联接构成的,能够对人体的膝关节有较高的保护功效,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膝关节指标,提升治疗效果。

本文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X线评分、髋关节承载力评分、关节活动程度评分以及疼痛程度评分分析,发现,实验组各项对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综上,运用超声引导下髋关节腔注射几丁糖药物,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疾病干预,可以改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

参考文献:

[1] 王政春,张晓峰,李超,等. 中药制剂髋关节腔注射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研究现状[J]. 吉林中医药,2020,40(7):969-971.

[2] 李定武. 观察活骨注射液治疗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J]. 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4):116-117.

[3] 魏林,怀保健,高芳. 体外冲击波配合关节腔注射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92例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2016,26(3):399.

[4] 赵庆和,陈力强,赵胜祥.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J]. 当代医学,2020,26(22):131-132.

[5] 刘建军,陈欣,张兵刚,等. 生血补髓方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大鼠血清OPG、RANK、RANKL含量的影响[J].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7(2):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