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积极心理学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2
/ 2

探讨积极心理学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屈靖霞

牡丹江南山医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摘要]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比较护理方法分析应用价值,取样86例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行对比研究,研究起于2020.06,止于2021.07,随机排列数组电脑分组,对照组/43(常规护理),实验组/43(积极心理学护理),对比患者BPRS评分、临床数据。结果:较对照组,实验组BPRS评分、SDSS评分、SAFE评分、COOP-WONCA评分均改善意义明显,(P<0.05)。积极心理学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有积极临床应用价值,可改善患者多项临床数据,提升患者预后水平,有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护理应用效果


目前诱发患者出现精神分裂症,其主要病因尚不明确。当患者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后,会导致患者思想、情感以及行为出现不协调状况。对此,应当对患者实施有效护理、治疗干预,提升治疗效果。本研究比较护理方法分析应用价值,取样86例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行对比研究,研究起于2020.06,止于2021.07,探讨积极心理学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详情如下。

618dbcaa47253_html_636c1ef8afe95b41.gif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比较护理方法分析应用价值,取样86例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行对比研究,研究起于2020.06,止于2021.07,随机排列数组电脑分组,对照组/43(常规护理),实验组/43(积极心理学护理)。

纳入标准:(1)详解知情本次研究项目。(2)研究人员符合相关标准。排除标准:(1)临床资料缺损较多。(2)护理配合度差。(3)自理能力缺失。对照组,男51.16%(22/43),女48.84%(21/43),年龄65~80岁,平均(72.50±0.33)岁;实验组,男46.51%(20/43),女53.49%(23/43),年龄66~80岁,平均(73.00±0.35)岁。临床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健康宣教、运动指导等。

实验组积极心理学护理:(1)建立积极心理学小组:对小组内成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及护理方法,同时,根据患者疾病特征,制定详细护理计划。(2)健康宣教:将所有患者进行集中健康宣教,有效提升患者疾病认知水平,以及分析患者负面情绪产生具体原因,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提升患者求生欲望。(3)美好事件回忆:帮助患者回忆近期发生的美好事件,以及相关影视作品,帮助患者感受生活美好,引导患者提升感恩情怀,积极面对生活。

1.3观察指标

探讨患者BPRS评分、临床数据(SDSS评分、SAFE评分、COOP-WONCA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BPRS评分、SDSS评分、SAFE评分、COOP-WONCA评分为连续性变量资料,t、618dbcaa47253_html_d1c90e0add9b3348.png 检验,若组间对比结果差异显著且P<0.05或P<0.01时,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BPRS评分差异 实验组BPRS评分较对照组BPRS评分,数据差异显著。

表1 BPRS评分差异对比(618dbcaa47253_html_a11b20ab9e05d1ba.gif ±s)

组别

例数

焦虑抑郁

缺乏活力

思维障碍

敌视猜疑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43

6.59±0.32

6.42±0.21

9.32±0.21

9.26±0.23

8.89±1.20

7.32±0.30

7.00±2.32

7.68±0.32

实验组

43

6.61±0.39

6.12±0.11

9.43±0.36

5.83±0.27

8.59±1.05

6.25±0.55

7.01±2.02

5.23±1.69

T

--

0.26

8.29

1.73

63.41

1.23

11.19

0.02

9.34

P

--

0.79

0.00

0.09

0.00

0.22

0.00

0.98

0.00


2.2临床数据差异 实验组临床数据较对照组临床数据,数据改善意义显著。

表2 临床数据差异 (618dbcaa47253_html_a11b20ab9e05d1ba.gif ±s) (n=43)

组别

例数

SDSS评分

SAFE评分

COOP-WONCA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24.35±3.13

16.21±1.06

30.95±3.66

21.21±3.79

18.55±4.24

15.85±3.01

实验组

24.27±2.98

9.77±0.26

30.01±3.78

12.55±1.23

18.20±4.71

11.91±1.65

T

0.12

38.69

1.17

14.25

0.36

7.53

P

0.90

0.00

0.24

0.00

0.72

0.00


讨论

精神分裂症为常见临床疾病,当患者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后,会对患者情感功能、行为举止以及认知障碍造成影响[1]。同时该疾病还具有病程时间长、反复发作等临床特点,因此加大精神分裂症治疗难度。目前对于该疾病常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但部分患者在治疗期间由于疾病发作,因此易导致患者出现多种负面情绪,同时部分患者在康复后,仍受到社会以及他人歧视,使得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严重下降,对此,应当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干预,提升患者自我认知水平以及社会功能[2]

数据可知,实验组BPRS评分、SDSS评分、SAFE评分、COOP-WONCA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意义明显,(P<0.05),科学心理学知识、心理学原则为积极心理学理论基础,通过利用积极心理学,可有效提升患者自身心理品质以及改善患者情绪管理水平。同时,对患者情感功能有所提升,激发患者求生欲望,帮助患者感知生活美好,提升治疗效果[3]

综上所述,实施积极心理学护理,可改善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多项临床数据,临床应用价值积极,可提升患者预后水平,因此,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唐宁、袁萍、廖燕等. 积极心理学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当代医药, 2020, v.27;No.587(28):248-250.

  2. 徐艳玲, 陈燕华.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 013(015):222-223.

  3. 陶婷婷.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析[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 v.26;No.485(02):16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