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流行性感冒疫情流行病学及处置情况调查报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2
/ 2

校园流行性感冒疫情流行病学及处置情况调查报告

李亚鹏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450001

【摘要】目的:分析校园流行性感冒疫情流行病学以及预防措施。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20年4月3日-19日的某市某中学师生,共1864例,对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室检测,并给予控制方法。结果:1864例师生中有54例学生出现流感,患者年级集中在初三,发病时间集中出现在前2日,发病年龄范围为12岁-16岁,男女比例为26:28,患者均未接种过流感疫苗,实验室检测证实该疫情为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疫情在4月18日得到完全控制。结论:严格采取隔离治疗与开窗通风工作,并注射流感疫苗是能够有效预防季节性流感。

关键词:校园;流行性感冒;疫情;流行病学;处置情况;调查报告

流行性感冒多发于冬春之交,而学校属于较为特殊的场所,不仅人口较为密集,而且人员接触密集,学生有着较差的抵抗力,所以传染病在校园更容易发生,需要对其进行有效预防与控制[1]。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某市某中学的师生,共1864例,研究时间为2020年4月3日-19日,以此来分析校园流行性感冒疫情流行病学及处置措施,现报道结果如下:

1.疫情概况

某市某中学共有教职员工149例,学生1715例,其中有54例学生出现流感,患病率为2.89%,教职员工无患病情况。病例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头痛、发热、乏力、咽痛、咳嗽等,在接受相关治疗后均痊愈,且无住院病例。

2.流行病学调查

2.1年级分布

该中学共有30个班级,发生病例的有22个班级,其中初三年级发病率占比最高,共有23例,发生率为42.59%,初三年级罹患率为4.79%(23/480)。其中初三(5)班发生病例为6例,罹患率为1.25%(6/480);初三(1)班发生病例为5例,罹患率为1.04%(5/480);其余班级患病例数均为1-3例。

2.2时间分布

流行性感冒疫情首次发病为初三(2)班的一名学生,性别为男性,年龄为16岁,于2020年4月3日上午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38.8℃的发热,以及全身不适、咳嗽等。该学生在社区卫生服务站接受补液、消炎、抗病毒等治疗后,坚持返校上课,随后在该班级以及其它班级中有学生陆续出现咽痛、咳嗽、发热、头痛等感冒症状,其发病高峰期集中在4月3日-12日,在该期间共出现49例病例,发病率为90.74%(49/54)。

2.3年龄与性别分布

在此次流行性感冒疫情中,发病年龄最大的为16岁,年龄最小的为12岁。其中男生26例,女生28例,性别比例为0.93:1,男生罹患率为3.24%(26/802),女性罹患率为3.42%(28/818)。

2.4预防接种史分布

本次54例患病学生均未接种过流感疫苗,接种率为0。

3.实验室检测结果

本次对5份病例进行咽拭子标本采集,然后将其送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经过PCR检测后,其结果提升甲型流感病毒均为阳性。

4.控制措施

54例病例均接受医院或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然后在家进行隔离治疗,然后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全校师生均接受晨捡,一旦有病例出现则需要及时进行报告。学习还需要加强健康宣教,向全校师生普及预防措施,并加强教师的消毒与通风。以学生自愿原则为基础,鼓励学生积极注射流感疫苗。该学校疫情在4月18日得到完全控制。

5.讨论

流行性感冒多发生与春季与冬季,非常容易在校园内流行。在本次研究中,该中学爆发疫情的主要原因包括4点,其一是学校没有足够重视首例病例,并且没有对其进行及时隔离治疗,因此导致该例病例成为传染源[2];其二是因为多数学生家长缺乏足够的传染病防治知识,由于防病意识淡薄而导致学校只有极少的学生接种过流感疫苗,此次研究中的54例患病学生未有1例接种过流感疫苗,从而导致大量易感人群的存在[3];其三是因为学校的各个教学楼都是连接在一起,因此使得各个班级中的学生有着较多的接触,所以很容易在整个校园内产生疫情;其四是家庭隔离措施难以得到家长的理解,许多学生家长担心患病学生隔离后会影响到学习成绩,所以孩子还未痊愈时,便会要求复课,再家属学校没有对其进行严格把关,则会导致流行性感冒疫情的扩散。流感在校园内极其容易流行,为了对该传染病进行有效控制,学校需要在校园内广泛开展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同时教育部门还需要对学生健康以及学校卫生予以足够重视,根据相关规定来为学习配备专职校医,并构建必要的健康教育课程,使得师生能够充分认识季节性传染病[4]。多发病与常见病。学校还需要坚持晨检制度,每日早晨第一节课或者早自习对学生实施晨检,包括登记因病缺勤情况、询问学生健康状况、观察学生精神状况等,一旦有可疑传染病发生,则需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并采取想要的措施进行预防与控制[5]。除此之外,学校还需要发动师生进行流感疫苗接种来对疫情的发生发展进行有效控制,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发育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勇辉,王云辉,王伟,等. 上海市某社区校园卫生保健相关岗位人员接种流感疫苗意愿和认知调查[J]. 上海医药,2021,42(4):58-62.

[2] 辛维宇. 探究学校流行性感冒预防控制的方法及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142-143.

[3] 王元明,赵存喜. 安徽省蚌埠市中小学生流行性感冒防控知信行调查[J]. 中国学校卫生,2019,40(5):749-753.

[4] 胡娣,秦玉革,李莉,等. 洞泾镇中小学生流行性感冒防治知识、行为及中医知识调查[J]. 上海医药,2019,40(4):10-13.

[5] 蔡祺,陈骊婷,郭平,等. 外周血白细胞形态学参数在甲型、乙型流行性感冒诊断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2021,36(6):586-589.

姓名:李亚鹏,性别:男,出生日期:1992.07,籍贯:河南郑州,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工作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职称:主管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