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术后肠道护理干预促进功能恢复的有效性及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2
/ 2

结肠癌术后肠道护理干预促进功能恢复的有效性及价值分析

徐红

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300

摘要:目的:分析结肠癌术后肠道护理干预促进功能恢复的有效性及价值。方法:以2019年10月~2021年6月内于本院接受结肠癌根治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分为护理1组(n=41)、护理2组(n=39)后,开展术后对比性护理研究。1组术后行规范护理,2组术后联合肠道护理干预。比较患者术后免疫功能、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首日两组免疫功能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2组经护理后CD4+(41.72±4.32)%、CD8+(20.24±4.59)%、CD4+/CD8+(1.59±0.26)、肠鸣音恢复(18.75±3.21)h、肛门排气恢复(39.45±3.16)h、胃管留置(51.03±2.19)h、进食恢复时间(54.02±3.26 )h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69%),较术后首日及护理1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肠道护理干预对促进结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胃肠功能恢复具有确切效果,且可提升患者预后恢复质量。

关键词:结肠癌;肠道护理干预;术后护理;应用效果


手术根治是结肠癌患者临床主要外科治疗方案,可经切除结肠及部分衔接肠段后根除患者病灶,缓解病情进展,手术效果确切,但受手术影响,多数患者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明显,可增加相关并发症风险,应配合相应护理,提升患者预后康复质量[1]。因此,为分析结肠癌术后肠道护理干预促进功能恢复的有效性及价值,特设本次研究,详情如下:

1研究对象

以2019年10月~2021年6月内于本院接受结肠癌根治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分为护理1组(n=41)、护理2组(n=39)后,开展术后对比性护理研究。

护理1组(男:女,23:18),年龄最大者78岁、最小者43岁,平均(60.52±4.15)岁;护理2组(男:女,22:17),年龄最大者78岁、最小者44岁,平均(61.02±4.19)岁。2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可比。

纳入标准:(1)原发性结肠癌病理确诊者;(2)符合结肠癌根治术治疗指征;(3)思维意识健全,确认加入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既往恶性肿瘤病史者;(2)确认远端转移者;(3)明确手术禁忌症者;(4)预估生存期<6月者。

2研究方法

1组术后行规范护理,2组术后联合肠道护理干预。

规范护理:即依据结肠癌根治术后对症治疗措施,开展相应护理,如管道固定、营养指出护理、生命体征监护等。

肠道护理干预:(1)肠道益生菌菌群干预:即在患者术后肠内营养支持期间,于营养液配置中增加适当比例益生菌,维持患者术后肠道菌群恢复,促进肠道免疫功能恢复。(2)按摩干预:即在患者术后6h时,以肚脐为中心,沿手术切口行顺时针按摩,可结合后辨证取穴行穴位按摩,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3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术后免疫功能、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5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整理、录入后取SPSS24.0统计学软件统计组间差异性,如结果为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6研究结果

6.1护理前、后免疫功能对比

护理2组经护理后CD4+(41.72±4.32)%、CD8+(20.24±4.59)%、CD4+/CD8+(1.59±0.26),较术后首日及护理1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护理前、后免疫功能对比(618dbd1053ac9_html_a11b20ab9e05d1ba.gif ±s)

组别

时间

CD4+(%)

CD8+(%)

CD4+/CD8+

护理1组(n=41)

术后首日

36.51±4.12

22.02±5.95

0.96±0.25

护理后

38.68±2.79

18.26±3.21

1.21±0.22

护理2组

(n=39)

术后首日

36.55±4.15

22.01±5.97

0.96±0.26

护理后

41.72±4.32

20.24±4.59

1.59±0.26

t(护理后)


3.7574

2.2449

7.0692

P(护理后)


0.0003

0.0276

0.0000


6.2护理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护理2组护理后肠鸣音恢复(18.75±3.21)h、肛门排气恢复(39.45±3.16)h、胃管留置(51.03±2.19)h、进食恢复时间(54.02±3.26 )h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69%),均低于护理1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护理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组别

n

肠鸣音恢复(h)

肛门排气恢复(h)

胃管留置时间(h)

进食恢复时间(h)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护理1组

41

22.45±3.26

43.59±3.21

55.72±2.45

60.45±3.95

24.39(10/41)

护理2组

39

18.75±3.21

39.45±3.16

51.03±2.19

54.02±3.26

7.69(3/39)

618dbd1053ac9_html_97a3a46de3114f50.gif/t


5.1122

5.8099

9.0108

7.9187

4.0949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430


7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术后首日两组免疫功能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2组经护理后CD4+、CD8+、CD4+/CD8+,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恢复、胃管留置、进食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护理1组,差异显著,P<0.05。

肠道护理干预的实施,可在益生菌群干预措施下经维持肠道菌群平衡积极促进患者肠道免疫功能恢复,降低相关手术并发症风险,而术后按摩的实施,则可在促进术后胃肠蠕动功能的早期恢复后,及早恢复经口进食,提升患者综合术后恢复质量[2-3]

综上所述,肠道护理干预对促进结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胃肠功能恢复具有确切效果,且可提升患者预后恢复质量。


参考文献:

[1] 徐敏,章治庆. 饮食护理联合益生菌干预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功能的影响[J]. 宁夏医学杂志,2021,43(2):190-192.

[2] 田文玲,武树箭. 护理干预对低位结肠癌肠道造瘘口术的效果及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26(11):1255-1257.

[3] 马克勤,傅晓禹.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结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与预后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9):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