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考背景下教师可持续发展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2
/ 2

高中地理选考背景下教师可持续发展策略

吴宁

高青县第一中学 山东淄博 256300

摘要:就当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高中地理教学还有许多不足,这是因为地理学科不仅涉及到各种理论知识,同时还涉及各种计算问题,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如果教师不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就难以让学生快速掌握这些分散的知识内容。因此,教师必须要积极探索应对之策,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增强地理学科教学有效性。基于此,以下对高中地理选考背景下教师可持续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选考;教师可持续发展;策略

引言

地理学习一直以来都是学生们学习的难点,再加上改革后地理成为教学中的重点,因此提高学生地理学科的学习效率已经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老师们也应该积极为学生们探索新颖、高效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们在学习地理的时候是欢快愉悦的。提升地理教学的有效性现如今也已经变得更迫切,这间接地影响着学生们的心理健康。

一、必要性

教师可持续发展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激增和加速更新的迫切需要。置身于先进理论知识和科学方法的前沿,才能驾驭事业发展的主动权,地理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和能力水平,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新考验。同时,教师可持续发展也是适应素质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选考制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高考制度中扩大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是国家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一大重要创新。

二、当下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我国当代的高中地理课堂,受到传统教学的理念影响,并结合一贯的应试教育,导致在地理课堂中学生仍然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一方,且整堂课的积极度不高,学生对地理知识兴趣不大。甚至由于高中学业的课时多,学习紧张,在地理课堂上还会出现学生睡觉的现象,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虽然让学生们在理论基础知识方面比较扎实,但是对于创新性思维的地理题目不会解答。比如:学生们都是通过课本或者教师的讲解,来记忆地理实践中应注重的细节,但缺乏实际实验、勘测等,这使得如果改变该项地理实践实验的一个变量,再让学生进行相似题目的解答,学生甚至都不能够发现这个变量的改变。再者,学生甚至教师本身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不重视,很多学生认为地理作为相对副科的存在,不需要对其花费过分重要的精力,只需要对地理、英语等重难点学科认真即可,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地理作为新课改下的一门重要学科,需要学生们认真学习其知识,掌握其技能,才能实现学生自我的综合发展,因此教师需要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心理认知教育,将学生错误的思想观念整改,让学生们更好利用自身的天赋与兴趣,开拓属于自己的不同未来领域。最后,延用教师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方式,会对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大打折扣,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缺乏新意,不符合新课改中素质教育要求,久而久之学生会对学习产生厌烦,从而对地理教学课堂的质量和效率造成严重阻碍的不良影响。

三、高中地理选考背景下教师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合理的课堂评价

教学评价对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评价通常是围绕学生成绩来展开,这样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性,难以体现出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而且也会让教师忽略掉学生的其他特点。因此,教师应当注重课堂评价的多元化,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确保教学评价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同时还要注重教学评价的及时性,对于学生当下的课堂表现,教师应当及时开展讲评,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纠正自身学习思路,同时也能提高教学效率。

(二)创新管理手段

针对走班制带来的一系列组织管理上的难度,地理教师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应对问题,保证教学质量。当地理教师一人之力难以解决作业收集、信息反馈、课后辅导的难题时,可考虑在班上建立学生自主管理小组。在不同的班挑选代表组成地理课自主管理小组,专人专项负责地理课作业收集、上传下达,以及必要的组织管理。课后的疑难问题也可集中汇总,由代表传达给地理老师。应该定期开展小组与教师的座谈会,促进师生之间的意见交换和问题讨论。这样就提高了地理班的凝聚力和班级的办事效率,更好地保证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批改作业,准确获得大家的学习反馈,为教学总结和进行下一步的教学打下提供良好的基础,也会大大提高师生联系的效率,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三)利用信息技术活跃地理教学氛围

将信息技术运用在地理教学中,能够营造意想不到的教学氛围,同时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方法,还可以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因此,教师可通过信息技术将地理课文中的静态知识,通过动态的方式展现给学生,改变原本枯燥的课堂氛围,取而代之的是轻松、愉悦、有视觉冲击力的课堂观摩。动态事物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地球上的大气》时,很多同学无法理解气体是如何运动的。此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演示实验。在玻璃箱中分别放置热水和冰块,搭配生动的解说,就能讲明热力环流的运动原理。同时,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图,如空调安装于客厅上方、热气球飞向天空的图,使原本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和生动,从而达到教学效果。再如,讲解地质灾害类相关内容时,教师也可以预先通过网络收集有关视频或图片资料,在正式教学前通过多媒体演示海啸、泥石流、火山爆发、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的过程和情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自然灾害发生的前因后果,这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灌输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们乐学、会学

每一件事做好的前提都应该是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件事只有产生了兴趣才能够持之以恒地将其做好,这对于学生们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们只有对地理产生兴趣,他们才能够主动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上,老师们应该尊重学生们的主体地位,课堂上应该和学生们拥有更多地互动,而不应该仅仅依靠自己对学生们的判断调整自己的讲课进度,而且老师在课堂上也应该注重优化课堂教学,给学生们一种生活化的教育方式,让学生们可以在学习中更好地理解老师所讲解的内容,这对学生们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们经常是按照书本上的内容照本宣科地讲给学生们,这在教学上是一个很大的弊端,让学生们在自己的记忆中不能更好地理解,这样培养出来的只是一些做题机器,并不能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不善于思考,老师在教学上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们思考的能力,平时应该给学生们更多地引导,摆脱无用的学习过程,减少教学中死板的环节,这样更能够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可以使得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学习,提升他们的地理素养。

结束语

总之,新课改对高中地理学科有了更高的教学要求。为了让广大高中学子认真学习地理知识,学校应当予以重视,积极帮助地理教师实现教材资源共享,适当调节教师情绪,缓解教学压力,使教师更努力地进行课堂创新和改革,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引导学生更快地掌握教材知识。

参考文献

[1]贾文.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5):91.

[2]徐艳艳.基于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9(16):108+114.

[3]乐灵琪,魏国文.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策略反思[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08):29-30.

[4]林雅婷.高中地理深度教学策略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8.

[5]孙果梅.选考背景下的高中地理复习策略[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8(Z1):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