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2
/ 2

趣味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珂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青化镇新白寨小学 陕西 西安 710406

摘要:最近几年,随着教学体制的大力改革,音乐课程在小学教育阶段获得重生,音乐教学开始逐渐受到注重,不仅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全面的转变,而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音乐素养。节奏感是学生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必须掌握的能力之一,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能够让学生从中体会到音乐作品中的真实情感,继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关键词:趣味节奏训练;小学音乐;教学;应用研究

引言

节奏是音乐的重要组成,与旋律共同形成了优美的旋律。节奏可以通过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进行组合,引起聆听者的共振,形成情感上的共鸣。借助节奏教学可以在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空间予以提升。音乐是多个元素的组合,包括了音乐旋律、音符、节奏等。在所有有关音乐的活动中,节奏的推动都是必不可少的,音乐作品可以在节奏的效用下得到更好的诠释,而通过开展节奏教学也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积极性。

一、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改在小学教学中的实施,音乐教育也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小学音乐教学不仅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主要措施。但是,在实际的小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节奏训练的重要性,只重视唱跳教学,这严重影响了小学的音乐教学质量。节奏是音乐的最重要的基础,要想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让学生认识到音乐教学的内涵,就要从学生的发展特点出发,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制订完善的节奏训练计划。加强节奏训练不仅是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提高的依据,更是培养学生节奏感,增强学生音乐能力的关键。因此,在我国教育机制不断完善和创新的背景下,分析和探索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的训练方法以及方式,加强学生对小学音乐的认识,在音乐中音的长短等组织形态出发,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从而进一步提高小学音乐的教学质量。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趣味节奏感训练策略

(一)以游戏为基点,展开音乐节奏感训练

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期间,小学生的专注难以长时间保持,节奏训练效果也会受到影响。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还保持着爱玩的天性,对身边事物都十分好奇。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可以深入地分析教材内容,将教材中有关音乐教学极富感染力和张力的部分挖掘出来。在小学音乐节奏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学生发展作为主要目标,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来深度剖析教材内容,从而保证制定出的课程教学方法可以适应小学生发展需要。在对课程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教师应采取趣味性的方式演绎理论知识,提升课程内容的趣味性和多样性,从而开展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节奏教学。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小学音乐教师应将小学生的性格特点、认知规律等充分利用起来,将游戏活动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促进节奏教学质量的提升。举例来讲,在节奏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奥尔夫教学法,首先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之后在课堂中选择一段节奏感较强的音乐进行播放,引导学生在音乐节奏下进行拍手、跺脚、摆动身体等动作,也可以让学生排列成几队,按照节奏前后踏步。借助这种教学方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学习音乐节奏的同时,还能够运动,促进小学身心的共同发展。

(二)加强课堂互动,感知音乐节奏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课堂互动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互动,运用趣味语言将节奏表达出来,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音乐的节奏。语言互动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沟通,同时,教师也可以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语言进行节奏感训练,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在音乐课堂中,互动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除了语言互动,还可以采用动作互动,让学生更加立体地了解音乐的节奏感,体会其中的情感。例如,在学习《快乐小舞曲》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音乐的整体节奏,用语言分段、分句的描述出其中的节奏,并加之以手势的互动,让学生通过直观的音乐节奏和手势感受音乐节奏,从而感悟其中所蕴含的音乐素养。在运用语言描述节奏时,教师一定要注重教学过程,通过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节奏反馈,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内容及时地调整课堂的进度,加强课程内容重难节奏点的解析,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其中的精妙之处。很多音乐的节奏变化和起伏较大,如果不加以分析和剖析,学生很难感悟到。因此,教师要注重课堂细节,做好相关的分析,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三)结合体态律动,让学生感知音乐节奏

所谓的律动就是指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带领小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做一些简单的规律性动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调动起多种感官来感受音乐中的节奏变化,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音乐知识。采用这种体态律动的教学方式,不但能够提升小学生参与音乐课堂的兴趣,而且能使其明确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性,有效地提升音乐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而这种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的方法,也十分契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对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广大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体态律动教学时,可以通过广泛挖掘日常生活的方式,将一些舞蹈或音乐元素融入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例如,教师要抓住体态律动中“动”这一要素,在播放一些节奏较为缓慢、轻缓的音乐时,引导学生慢走;当播放一些节奏较快的音乐时,引导学生稍微加快步幅频率。此外,如果音乐节奏出现了变化,变化较快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加重步伐。同理,如果音乐节奏的变化较慢,就要引导学生将步伐变轻。而如果音乐进入高音区,节奏变化十分明显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跑”的方式来表达节奏的变化。在这种教学方法的指导下,小学生能够对音乐节奏有明显的感知,甚至是将其融合成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从而提升自身的音乐核心素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改在小学教学中的实施,素质教育受到了重视。小学音乐作为素质教学中的主要内容,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要认识到节奏训练的重要性,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将理论性较强和专业性较强的节奏知识进行具体化和生活化,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节奏,进而不断强化小学生的节奏意识。

参考文献

[1]项丽娜.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00(006):53-53.

[2]马福英.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上),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