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策略在降低老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5
/ 2

综合策略在降低老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的效果

孙影平

程家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上海 201103



【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策略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2020年1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75例老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患者,择掷骰子法分为甲组(n=38例)和乙组(n=37例),乙组采取一般护理干预,甲组实施综合策略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皮损痊愈时长。结果 甲组总体满意度为97.37%,乙组总体满意度的83.78%,差异显著(P<0.05)。甲组不良事件发生率(5.26%)低于乙组(21.62%);皮损痊愈时长短于乙组,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针对老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策略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皮损严重程度,皮损痊愈时长显著缩短,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较小,患者认可程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综合策略;老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护理成效


皮肤是机体当中最大的器官,可促进人体完成基本新陈代谢,同样也发挥着屏障、保持水电解质平衡、调节体温以及感觉器官等功能[1]。当前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皮肤问题为常见问题之一,往往在护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以往的临床经验普遍认为皮肤的损伤多由于内外压力、表面摩擦力,从而导致皮肤出现局部缺血、溃烂,或者由于神经及外周血管疾病造成局部皮肤出现溃疡等。但普遍忽视另一重要原因——水分,由于过多体液持续浸渍局部皮肤,从而造成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当前临床中最常见的4种潮湿环境相关性皮肤损伤包括:失禁相关性皮炎、皮肤褶皱处皮炎、伤口周围潮湿性皮肤损伤、以及造口周围潮湿性皮肤损伤[2]。各类皮损类型均受潮湿环境影响,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侵蚀及剥脱,增加患者临床生理痛苦及心理负担,也为临床护理工作增添难度。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针对潮湿环境相关性皮肤损伤老年患者应用综合策略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0年1月~2021年5月,纳入我院老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患者75例,分为甲乙组。甲组男女性患者例数为21例、17例,年龄62~84岁,平均(72.63±8.25)岁,平均孕程(8.67±1.41)周;乙组男女性患者例数为20例、17例,年龄,62~86岁。比较以上甲乙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可比(P>0.05)。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确诊,均符合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临床诊断;了解本次研究项目,对参与无异议。

排除标准:伴有意识障碍者;合并严重脏器疾病者;拒绝参与本次研究者。

1.2方法

乙组采取一般护理,甲组实施综合策略护理具体为:(1)评估水分来源。首先需要明确潮湿环境的水分来源,可通过饮食、用药、手术的方式来减少水分来源。部分失禁可由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引起,也可通过鼻饲管喂养引起腹泻,因此可通过饮食干预来控制失禁状况。另外也可通过用药及手术来治疗其他失禁情况。(2)皮肤清洁。当患者皮肤浸润时,医护人员需立即进行皮肤清理,避免刺激持续。使用中性免冲洗清洁剂,保持动作轻柔。清洁中避免使用碱性过高的清洁剂,以免加重刺激程度。特别是针对皮肤褶皱较多的病患,建议使用免漂洗的洗浴产品,针对其肌肤褶皱处应当放缓手法。清洁后使用吹风机将褶皱处皮肤吹干,避免擦拭。(3)护肤干预。清洁后应当采取必要的护肤干预。通常会采用润肤霜进行涂抹。通过细胞间油脂置换,减少体表皮肤水分流失,从而强化皮肤水分屏障功能。另外还可使用如凡士林、氧化锌、二样聚硅氧烷或高分子保护膜等皮肤保护产品,为皮肤提供一层保护薄膜,避免液体中的化学刺激物质、病原体过度刺激。(4)其他干预。老年患者机体功能失调,极易出现失禁现象。因此应当选择吸收性较好的衬垫、衣裤等。对于引流物较多的慢性伤口病患,可使用吸水性较好的敷贴。并使用丙烯酸酯及其他皮肤保护剂避免伤口周围皮肤与引留物接触,完善集液装置等。另外需要及时更换已污染的各种衣物、衬垫、敷贴等。

1.3观察指标

  1. 对比甲乙组满意度。应用调查问卷进行评测,内容包括:操作规范、知识掌握、患者舒适程度,百分制[3]。得分≥80,为满意;得分≥70但<80,为较满意;得分≥60但<70,为一般;得分<60,为不满意。总体满意度=100%-不满意例数/n*100%。

  2. 对比患者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压疮痊愈时长。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6.0处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n(%)]表示,行6191c39ad66e5_html_4e8f46847cff7a8a.gif 检验;压疮痊愈时长以6191c39ad66e5_html_3d64faf65c7b5608.gif表示,行t检验。P<0.05时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满意度对比

甲组总体满意度为97.37%,乙组总体满意度的83.78%,差异显著(P<0.05)。下见表1。

表1 满意度对比[n(%)]

组别

n

满意

较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满意度占比

甲组

38

20(52.63)

11(28.95)

6(15.79)

1(2.63)

37(97.37)

乙组

37

17(45.95)

9(24.32)

5(13.51)

6(16.22)

31(83.78)

6191c39ad66e5_html_4e8f46847cff7a8a.gif

\

0.335

0.205

0.078

4.088

4.088

P

\

0.563

0.651

0.781

0.043

0.043

2.2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皮损痊愈时长对比

甲组不良事件发生率(5.26%)低于乙组(21.62%);皮损痊愈时长短于乙组,差异性显著(P<0.05)。下见表2。

表2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皮损痊愈时长对比

组别

n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n(%)]

压疮痊愈时长(周)

甲组

38

2(5.26)

11.42±1.31

乙组

37

8(21.62)

12.39±2.12

6191c39ad66e5_html_4e8f46847cff7a8a.gif/T

\

4.341

2.391

P

\

0.037

0.019

  1. 讨论

老年群体由于机体免疫力低,抵抗力显著下降。同时加上多项基础疾病影响,大小便失禁、造口浸润等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状况极易出现,临床护理难度较大[4]。因此需要医护人员充分考虑老年群体的生理特点,从整体角度出发,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以提高临床舒适度,完善护理问题。

本文中,甲组总体满意度为97.37%,乙组总体满意度的83.78%,差异显著(P<0.05)。甲组不良事件发生率(5.26%)低于乙组(21.62%);皮损痊愈时长短于乙组,差异性显著(P<0.05)。具体为:临床护理中首先需要控制、转移水分来源,通过饮食、用药及手术等方面的干预,从根源处减少水分来源[5]。另外,日常需要及时清理患者浸润皮肤,使用中性清洁剂,清洁中动作注意轻柔,完成后保证皮肤干燥,再者需要应用皮肤保湿剂、高分子保护膜等,提高皮肤屏障功能,提供保护性薄膜,减少继发性感染。后续需要应用吸收性较强的产品帮助患者吸收多余水分,减少浸润风险。

综上,针对老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策略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皮损严重程度,皮损痊愈时长显著缩短,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较小,患者认可程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陶艳,陈鲁红,胡成文,等.肠造口患者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5):321-325.

  2. 孙敏.老年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高危因素及针对性预防措施[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5):2729-2733.

  3. 曾云霞.卧床老年患者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措施[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3):2345-2348.

  4. 刘月波.结构化皮肤干预方案预防老年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护理进展[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v.37(01):18-19.

  5. 郑萍萍,刘莎,陈芳.潮湿环境相关性皮肤损伤问题及护理对策研究[J].循证护理,2017,003(005):485-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