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在门诊抽血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5
/ 2

护理安全在门诊抽血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王美仁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邮编: 361001

摘要】目的:探究门诊抽血室护理安全。方法:通过选取参与本次研究的200例常规抽血患者均于2019.1月-2020.1月就诊(常规组)。另外选取2019.1-2020.1给予护理安全模式的抽血治疗患者(管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常规组患者来说,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进行应用,对于管理组抽血患者采用护理安全模式。结果:通过对常规组和管理组护理后的满意度评价量表,其中常规组护理态度评分为70.41±4.10,管理组评分为 88.35±2.14,常规组整体护理环境评分为 76.15±6.24,管理组评分为81.24±6.47。常规组整体护理效果评分为 74.18±4.32,管理组为80.64±2.87。其中管理组的整体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门诊抽血室患者在抽血管理中采用护理安全方式,患者满意度较高,其安全性明显提升。

关键词:门诊抽血室;护理安全模式;临床疗效

血常规检查作为当前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对于其疾病确诊来说需要依靠血液生化进行[1],因此要严格按照血液标本的采集进行检查。通过及时送检确保检查结果的有效性。在实际工作中血液生化检验采集和保存所受影响因素较多,对于标本存放时间以及工作人员检验操作的准确性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检验结果。在当前我国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其抽血安全性和患者生命质量关联性明显。本文探究门诊抽血室护理安全。具体研究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选取参与本次研究的200例常规抽血患者均于2019.1月-2020.1月就诊(常规组)。另外选取2019.1-2020.1给予护理安全模式的200例抽血治疗患者(管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常规组的抽血治疗患者年龄区间在18-59岁,管理组患者的年龄区间在18-61岁。通过对两组抽血治疗患者进行资料比较,差异不大(P<0.05)。

1.2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主要包含血液资料核对、管理,在对患者进行血液资料确认后送至血液库,从而确保安全检测。操作人员进行抽血血型等的核对的同时确保更好管理。

管理组采用护理安全措施。

其中采用人性化沟通的方式。(1)外界及护理人员的人性化制定。通过进行医院环境的改造,在人性化医院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抽血室温湿度的调节,确保整体环境人性化和舒适化。对于部分老年患者可以通过进行防滑设计,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在此基础上进行工作人员人性化概念的强化,对于抽血患者中,由于部分患者心理压力较大,为了从根本上进行护理安全措施的贯彻,应对于患者的身体以及家庭等生活环境进行观察,多角度了解患者需求,以此来进行系统有效护理的制定。(2)一般护理[2]:护理人员在此过程中要保证自身带有积极的状态,以此来影响患者病人,与患者实施心灵上的沟通,对于患者提出的要求给予合理的解决方案,以此来减轻抽血患者的心理压力。通过抽血相关知识的讲解,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3)语言沟通。通过和患者进行最直接、最有效的沟通,采用平和的方式进行。对于兴奋型患者,要在安静的氛围内进行沟通。对于安静型患者要采用循序善诱、语气委婉。对于年老的患者,语气要尊重。(4)其他形式的沟通,通过和患者进行护理满意调查表的宣传,减少护患之间的距离。

(5),血液样本采集前对患者身份信息进行核对准确无误和准备情况,做好沟通确定病人有达到空腹的要求,了解是否有传染性疾病。作为医护人员做好消毒,安全卫生装备穿戴整齐,绝对做好无菌操作的准备;准备好合适的血液样本容器,贴好相适应的名称,严格遵守三查七对条例,一定做好患者各项相关信息的核对,避免在血液样本和患者较多时出现差错;血液样本采集时告知患者正确的姿势,合适的血液采集部位,捆扎的松紧度还有捆扎时间的控制,在患者血管较为细小多次采集血液不成功时应换部位进行,避免发生溶血现象,正确的把握血液样品血量的多少,以及血液样本采集后及时准确的送检验,避免血液样本发生成分变化。采血过程中随时观察病人的情况,是否有出现晕针、低血糖等的反应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保证病人的安全。采血结束后交代病人做好穿刺部位的按压方法和时间保证有效的止血。在正确采集血液标本时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保证采血室工作人员的安全做好自身防护,遇到针刺伤及时处理并报院感科。

(6),在精神方面进行熏陶,增强各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性,建立更为完善的规章制度,使其更加的严谨规范化[3-4]


2.结果

表1 常规组和管理组护理后的满意度评价量表

组别

例数

护理态度(分)

整体护理效果(分)

整体护理环境(分)

常规组

30

70.41±4.10

74.18±4.32

76.15±6.24

管理组

30

88.35±2.14

80.64±2.87

81.24±6.47

通过对常规组和管理组护理后的满意度评价量表,其中常规组护理态度评分为70.41±4.10,管理组评分为 88.35±2.14,常规组整体护理环境评分为 76.15±6.24,管理组评分为81.24±6.47。常规组整体护理效果评分为 74.18±4.32,管理组为80.64±2.87。其中管理组的整体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

3.讨论

在门诊抽血时为保证血液采集准确性,血液采集人员在此过程中要迅速准确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并做好压迫护理,对于一些分子质量小的物质应进入标本中,如果出现溶血现象应进行避免[5]。对于采集时间的规定,一般情况下,由于采血时间要在空腹12小时之内完成,因此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进行积极配合,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的情况下,使受检人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标本保存作为现阶段一个重要问题,应主要防止其放置时间过长对结果造成影响。

在进行护理安全的过程中,应通过进行患者的相关护理,保证患者隐私。应在传统护理模式改变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模式的建立,采用人为关怀以及保温护理的方式,对于患者的心理压力具有一定减轻,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相比之前也较为优良。护理安全服务整体效果较好,在一般护理中应进行病人相关疾病知识的讲解,对错误认知进行纠正,在进行血液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首先进行血液来源的控制,并通过进行血液样本筛查从而防止疾病传染。在抽血前通过核查患者的实际情况,并在抽血前进行情况核查,看其是否满足血液需求。综上所述,对门诊抽血室患者在抽血管理中采用护理安全方式,患者满意度较高,其安全性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黎淑君,莫丽芳.护理安全管理在门诊抽血室中应用的效果分析及预防交叉感染的意义[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05):776-778.

[2]刘建容.护理安全管理在门诊检验科抽血室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4):266-267.

[3] li yan mei, HongRongMei Pan Jufeng, Liang Donghong, gloria miss.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application in the outpatient blood effect [J].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nursing, 2017, 23 (36) : 4637-4638.

[4]桑锦霞.护理安全管理方案在门诊抽血中心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8):152+154.

[5]晋红娟,李祝慧,汪静.护理安全管理在门诊抽血中心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3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