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人回乡”背景下武汉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5
/ 4

“能人回乡”背景下武汉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欧振敏 乐美玉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北省武汉市 430073)



摘要:“能人回乡”作为“三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能人返乡创业,反哺家乡建设实现乡村振兴。本研究以武汉市“能人回乡”为基础进行分析研究,通过“能人回乡”对武汉乡村振兴的影响以及“能人回乡”带动乡村振兴模式研究,提出两种乡村振兴武汉路径,并分析“能人回乡”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武汉地区乡村发展和振兴提供借鉴。

关键词:能人回乡;乡村振兴;乡村发展;振兴路径



1、“能人回乡”与乡村振兴

(1)“能人回乡”含义

“能人”意思是有才能、有本事的人,或在某一方面非常精通的人。在《韩非子·有度》、王安石《广西转运使孙君墓碑》等古籍中有关于能人的解释,体现了能人的特征和作用。作为“三乡工程”中“能人回乡”还没有统一的界定。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所界定的“能人”主要是指“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武汉“三乡工程”中“能人”为“热爱家乡、有经济实力的乡村贤达、社会名人等”群体。本研究按照武汉市界定“能人回乡”为通过典型引领,鼓励和引导更多热爱家乡、有经济实力的乡村贤达、社会名人等,返回家乡创业兴业,增加村集体组织和农民财产性收入,反哺家乡建设。

(2)“能人回乡”与乡村发展

乡村兴则国家兴。在我国通过精英人才实现乡村的发展和治理具有悠久的历史。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到传统乡绅在地方公益事业举办、地方公共工程建设、日常纠纷调解、价值和文化传承等基层社会治理中所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已成为乡土社会秩序维系、乡村发展治理的关键要素。他们通过家族力量、经济实力、社会声望等形式,在村庄治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乡村社会的结构和环境逐步变化,“教育、升学、就业”等造成了乡村人才的分化和流失,乡村发展和治理面临着不同程度的人才“空心化”困境,乡村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湖北省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提出了“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为主体的三乡工程。以乡村精英促进乡村发展为依据,大力实施“能人回乡工程”,鼓励和引导更多在外创业有成的能人,返乡创办实业,把先进的思想和方法放在发展乡村上,带领村民致富,促进乡村治理,反哺家乡建设。更好的促进乡村产业、人才、组织等方面的振兴。

2、“能人回乡”对武汉乡村振兴影响

“三乡工程”实施以来,武汉地区的乡村发展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截止2020年,农业总产值695.53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57元。能人回乡促进了乡村产业、乡风文明、文化传承、乡村治理、人才振兴等方面发展。

(1)盘活闲置资源,促进产业发展

山、水、田、林等自然环境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宝贵的资源,如何有效利用闲置资源,充分发挥其价值,是乡村发展和振兴的重要基础。能人回乡工程通过能人把资源有效的利用,以承包、流转、共同经营等形式带动村民发展现代农业,观光、休闲、体验等旅游业,打造田园综合体,形成“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模式,并通过打造平台、拓宽渠道、整合利用,让闲置资源发挥其最大价值,有效的盘活闲置资源,促进乡村产业结构调整。

(2)拓宽增收渠道,提高村民收入

多年来,农村村民收入单一,产业规模小,由于生产资料价格、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完善、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基础设施滞后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民收入不稳定。能人回乡以乡村资源为载体,多产业协同发展,组织村民抱团发展,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延伸农村产业链,为村民提供家门口就业机会,增加就业岗位,拓宽增收渠道,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村民致富,提高村民收入。

(3)加强生态保护,改善居住环境

能人回乡工程有效盘活闲置资源,强化基础建设,进行沟渠改造、塘堰拓宽、河流治理。荒山变成了果园、荒地变成了公园、田地变成了采摘园、田间小路变成绿道。经过修饰使村庄生态环境大为改观。此外,村庄居民点经过环境整治杂草、杂物逐步清理,危房、柴房逐步拆除,大力推进村湾道路建设和路灯维护,村湾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出行更加安全便利。

(4)培养乡村人才,推动组织振兴

按照人才振兴的要求,加强乡村产业人才、乡村治理人才等引进与培养,形成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队伍,为乡村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在党的指导下,通过“红色头雁”培养,为乡村发展基层组织输血、造血,以先进的理念和方法促进乡村发展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5)挖掘历史资源,传承特色文化

乡村发展,文化是灵魂,能人回乡不仅带动了乡村农业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地域特色文化进一步挖掘。如红色文化传承、黄陂九佬十八匠文化等得到传承,与乡村其它产业一起成为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为乡村发展提升了活力。

3、武汉市“能人回乡”带动乡村发展模式分析

根据“能人回乡”的条件和要求,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武汉的实际情况,武汉市“能人回乡”带动乡村发展模式包括以能人参与形式可以分为个人投资创业型回乡带动模式、参与型回乡带动模式。以能人参与类型可分为农业带动型、旅游业带动型、文化传承带动性等模式。为了更好的了解武汉市乡村发展我们分别从能人创业、能人兴业、能人治理等角度进行分析。

(1)能人创业

“能人创业”是通过鼓励和引导在外创业有成的能人回归家乡、反哺家乡建设,通过回归创业,以实业带动家乡发展,促进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通过带动作用,让更多的人看到农业是有前景的产业、农民是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是成就人生的舞台。如武汉新洲海帆生态农业公司袁惠文、武汉江夏沛美达农业科技公司王力、武汉黄陂木兰花乡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葛天才等是能人回乡创业的典范,他们通过创办公司,发展实业,带动村民发展,实现乡村整体振兴。

(2)能人兴业

“能人兴业”是指以政治素质高、有能力致富带富的能人为基础,通过新的观念、新的技术、新的经营管理模式、新的信息渠道平台,改善家乡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层次,促进家乡产业的发展,带领农民脱贫致富。通过带动作用,盘活乡村资源,使乡村产业实现质的飞跃,促进农村的发展。如武汉黄陂武汉兴正实业有限公司周四新,辞去高薪回家乡,经营米业惠及乡邻;武汉黄陂祁家湾街蔡桥村江春华利用自己的先进管理方式,发展养殖,将农场发展壮大,带领乡亲致富等。

(3)能人治理

“能人治理”是指有致富能力、有奉献精神、有组织能力,能够得到群众拥护,在农民当中具有较高的威望和较强的凝聚力的能人,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全心全意带领党员干部利用个人的资源、能力和影响力获取信息、筹集资金投入到乡村振兴中,改善基础公共设施,促进村公共事务发展,引导村级组织发展集体经济,推动产业提升,帮助村民致富增收。如蔡甸区奓山街星光村左少平带领村党组织一班人强组织、聚人心、富口袋,逐步使星光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黄陂区李家集朱铺村朱俊刚带领村民凝聚人心、发展经济、建设乡村。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民政部“村级议事协商创新试点”等荣誉称号。这些能人利用自身的模范与引领作用,帮助乡村实现有效治理。

4、“能人回乡”带动乡村振兴武汉路径分析

(1)乡村产业驱动振兴路径分析

选择产业,重点发展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乡村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能人回乡创业和兴业关键在于产业的选择。众所周知,山水田林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宝贵的资源。如何利用现有的基础选择重点产业发展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的实施。传统农业的转型发展、农业新兴产业的兴起、观光休闲体验等农业旅游产业发展为乡村发展提供了多彩多样选择。如黄陂杜堂村打造以赏花为主题的木兰花乡,通过休闲度假旅游来撬动乡村的发展从而实现杜堂村的乡村振兴。

整合资源,协同发展

在确定产业重点发展的基础上,整合村内资源通过盘活闲置资源,把产业做大做强,以重点产业为基础,向上下游产业延伸,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提高农业产业的附加值。同时,通过前期形成的良好人脉和资源,利用自己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搭建平台,提升产品的影响力,为实现一村一品提供保障。

完善组织,促进发展

先富带动后富,在能人示范作用下,能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与日俱增。为了实现乡村的整体发展,能人开始入主农村基层组织,成为村委书记或主任,然后逐步改革一些制度,形成党领导下的能人治村模式,通过能人带领村民共同经营乡村,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乡村环境,逐步实现乡村振兴。

(2)乡村治理带动振兴路径分析

夯实发展基础,完善组织管理

乡村基层组织是乡村发展最有力的保障,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回乡能人在党的领导下,通过改革制度,提高基层组织在村民中的威望,制定新的村规民俗,实现乡村的组织振兴,为乡村发展夯实基础。如蔡甸区星光村在能人带领下,推行“组织联建、经济联动、队伍联管、活动联谊”的工作模式,落实书记包村、委员包组、党小组长包点、党员包户的责任制,探索“支部+产业”“党组织+群众组织”的路径。不仅使星光村得到发展,同时还带动了周边的乡村的振兴。

补齐设施短板,改善人居环境

为了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打造生态宜居乡村,在组织改善的基础上,由能人带领村民拆危房、除杂草进行环境整治,加强村湾道路建设和路灯维护,对沟渠进行改造、拓宽塘堰、治理河流,改善村湾生态环境。

推动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基层组织得到改善,农村环境得到提升,还要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作后盾,乡村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依托良好的农业资源和生态资源,在能人的带领下种植业、养殖业等产业形成“产—供—销”一体的产业链,通过田园综合体的打造来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实现乡村的整体振兴。

5、武汉市“能人回乡”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从文章前面分析可知,能人回乡作用主要体现乡村产业发展与乡村治理上。能人回乡能够发挥头雁作用,带动乡村发展。但在现实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观念认识不足与自身能力缺乏导致能人发展受限制。能人多被村民视为外人,虽有敬仰之心,却并无心理相通之感,由于长期远离故土,对乡村事务可能以“旁观”的心态对待。还有部分能人把能人回乡工程当做是求名图利的途径,损害了乡民的情感。对待能人存在认知偏见,以资产多少来判定,忽视了能人的奉献和社会责任。此外,随着乡村现代化建设的脚步不断加快,能人能赚钱但并不能有效的解决乡村发展遇到的实际问题,自身知识水平匮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受限。

二是自身利益与村民利益难以平衡影响乡村发展。能人能够促进乡村发展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精力有限,很难既保证自身的发展又推动乡村的振兴,有些能人没有摆正个人、集体和群众位置,没有充分发挥能人的作用。特别是企业能人,难以兼顾自身项目与村级事务之间关系。而有些能人并非想带领大家一起致富,而是想利用村支书的位置获取更多的资源为自己的企业谋利益。忽视甚至损害群众利益,村民意见较大。

三是能人的优越性可能影响基层民主建设。能人是农村精英,他们通过优势资源参与乡村治理,拥有农村事务的经济权和管理权,而农民知识水平不高,法律意识薄弱,问题意识不足,参政议政意识不强,民众的声音和汇聚群众意见容易被忽视,在现实监管机制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容易变成“能人专制”会降低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村民自治、民主协商受到影响,不利于基层民主的发展。

为了更好的促进能人回乡工程的施行,解决存在的问题,希望通过下列方式加以改善。

一是提升能力培训。能人回乡工程是为了通过能人的带动作用实现乡村的发展与振兴,能人不仅要具备生产技术、企业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同时还要具备敢于拼搏奉献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精神,加强他们乡村振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二是严格监督考核。能人回乡不仅要实现自身的发展更要带动其他村民的发展。能人在享受回乡政策的同时要注重对乡村的发展贡献,特别是已经成为村委班子领导人的能人,要完善考核机制,规范工作行为,把自身利益与村民利益联系起来,避免只“带富”了本家族或者与自己企业有利益关系的一些村民的现象。

三是加强组织保障。既要创造条件鼓励能人参与乡村事务管理,又要充分发挥其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优势,通过搭建经济合作社、村集体企业等平台帮助他们解决在发展和管理中遇到的困难。此外,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需要积极搭建能人参与乡村治理的平台,通过拓宽乡村治理渠道,提升治理乡村意愿,从组织上提供保障。

6、结语

通过分析武汉地区乡村振兴的实际案例,提出“能人回乡”关于乡村产业驱动和乡村治理带动的乡村振兴路径,为其它乡村发展提供有效指导。由于我国乡村数量众多,受地域条件、资源环境等影响,乡村振兴路径研究也将更多结合乡村的实际情况进行。随着乡村振兴政策不断推进,我国乡村必将都能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促进乡村振兴,从而实现乡村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8(29):9-47.

[3]周丹丹.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研究——重返费孝通乡土重建的视野[J].江淮论坛,2019(06):28-33.

[4]陈军亚.“能人回乡”困境怎么解——基于湖北省71个村庄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J].人民论坛,2019(33):50-53.

[5]赵亚楠.乡村振兴背景下新乡贤参与农村基层治理研究述评[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39(07):8-14.

[6]杨芳.乡村振兴背景下新乡贤作用与建设研究——以武汉市“小朱湾”为例[J].管理观察,2019(18):76-78.

[7]肖蓉.乡村振兴背景下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困境与路径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9(09):85-87.

[8]李松.经济“能人”治村不力问题亟需解决[J].党政干部论坛,2019(01):30-31.

[9]杨勇,朱文馨.空心村变身美丽家园——湖北武汉推进“三乡”工程纪实[J].农村工作通讯,2018(03):26-31+2.

[10]葛天才,汪培华,江珊.回乡创办武汉木兰花乡景区记[J].武汉文史资料,2020(04):14-16.

基金项目:

12020年全国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基于“能人回乡”背景下乡村振兴路径研究—以武汉为例》(课题编号:2020QSK041

2、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指导性项目:《武汉“三乡工程”实施过程中乡村建设问题研究》(项目编号:B2019376);


欧振敏(1982- )男 硕士 高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城乡规划,乡村发展研究

乐美玉(1987-)女 硕士 讲师

研究方向:建筑与土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