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厂市政污泥PPP项目管理风险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5
/ 3

污水厂市政污泥 PPP项目管理风险管理研究

瞿浩健 赵权威 邵楚涵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华 321017)


摘要:目前,我国污水处理行业面临着严重的发展瓶颈,污水处理厂是城市污泥生产的重要设施,然而政府无法提供污水厂足够的资金支持,使得现行的污水处理服务供给体系的效率和质量难以提高。因此,本文尝试对污水处理厂实施PPP模式的发展规划政策,拓宽资金渠道,同时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推动体制改革,提高污水处理服务质量和效率。基于此,本文以污水处理厂PPP项目为研究对象,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对项目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进而给出业务流程支撑环境的构建路径和方法,具体体现为业务流程“使能器”——基于BIM技术的PPP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系统。

关键词:市政污水处理;PPP项目;风险管理;全生命周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大幅减少政府直接配置资源”,“建立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和运营”。此后,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公私合营,以下简称PPP模式)经历了多个历史时期的酝酿和发展,并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事业供给领域正式铺开。

近年来,随着我国污水处理能力的快速提高,污泥量也同步大幅增加。截至2019年2月底,全国城市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5500多座,污水处理能力达2.04亿立方米/日,年产生含水量80%的污泥5000多万吨(不含工业污泥4000多万吨),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污泥产生国。环保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个部门联合制订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规定(试行)》(简称“水十条”)明确,地级市及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应于2020年底前达到90%以上。据调研显示,我国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污泥,有70%没有得到妥善处理,除此之外还有市政管道所滋生的污泥,污泥随意堆放及所造成的污染与再污染问题已经凸显出来,并且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市政污泥处治已成为困扰各大城市发展的严峻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浙江省每年生产污泥约100万吨。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改善建筑业长期以来粗放型、资源耗散型的基本特征的要求不断深化,“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等新思想、新方法、新工具的呼声不断高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在建筑业中不断兴起,以传统BOT模式为主的全过程污水处理厂业务已不能完全适应近年来我国建筑业的需求变化。于此,本文给出了基于BIM技术的PPP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系统构建路径。

1研究现状

吴卫锋,通过对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行业市场化发展历程的研究,得到污水处理BOT项目风险因素及其影响途径[1]。吴健在对PPP热潮下污水处理行业政府责任的冷思考研究中,指出了现阶段在污水处理行业存在的问题以及隐含的风险[2]。蔡晓琰,周国光通过对PPP项目智能风险评价模型的研究,构建和完善智能风险评价模型[3]。崔邦权从污水处理项目风险分担与收益分配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以收益分配为原则的污水处理PPP项目研究方法[4]。刘新平、王守清分析了影响PPP项目风险分配的主要因素[5]

总结上述文献可以看出,虽然PPP项目在我国应用已较为成熟,但是由于市政污水处理PPP模式的发展时间较短,项目参与方对项目运营缺乏足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风险管理难度较大,一般表现为合作周期长,涉及风险种类多,项目监理难度大,缺乏风险管理,迫切需要探索一套PPP项目生命周期数据信息采集的路径——基于BIM的PPP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系统,为PPP项目提供真实、动态、可靠的数据支持,更好地分析项目的规范性、适应性和合理性。

2.基于BIMPPP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系统

619205997d633_html_b397c9c428794c1b.gif BIM技术在项目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是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角度,运用一系列信息技术软件或方法,对设计、施工、运营等阶段的相关信息和数据进行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对建设项目进行数字化表达和多维模型构建。BIM技术是实现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综合管理的关键工具和思想,也是实现建筑业产业化、集成化、一体化目标的必要手段[6]。其应用范围如图2-1所示

2-1项目全生命周期中BIM技术的应用及范围

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服务行业的各种信息和数据已成为基础资源。BIM技术处理的行业信息和数据呈现出“大数据”的特点。将BIM技术应用于污水处理厂可以大大提高建筑行业、

信息共享与集成的程度和效率。更重要的是,BIM技术可以减少信息在转换、传递或调整过程中的缺失和信息重构的劳动消耗,显著提高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效益和工程价值[7]

本文将构建一个基于BIM技术的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该系统将围绕尽职调查、价值工程、绩效评估与项目监管、资产管理等业务模块,提供数据采集、存储、提炼与分析平台和技术路径,通过高效的信息集成管理,为PPP项目的价值提升提供有力的保障。

2.1基于BIMPPP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系统功能分析

本文认为,PPP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主要来自两个关键环节,分别是执行和维护。

第一个关键环节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绩效监督,包括对质量、成本、进度、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监督,确保PPP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高质量、高效率、有效的投资控制。

第二个关键环节是对项目运营过程中的经营绩效进行监督,包括对产品质量、服务水平、财政收支等的监督,确保PPP项目运行过程中的公共物品质量和服务效率。

2.2基于BIMPPP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系统构建思路

一般来说,我国污水处理厂开展的信息管理工作主要由信息采集与存储、信息处理与应用两部分组成。其中,信息采集与存储是传统的合同、污水数据、工程量计算结果等文件的采集与存储;在传统信息管理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提炼和分析,即信息系统发挥了其信息处理和应用功能。Dika模型可以用来解释污水处理厂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上述系统一般经过数据收集(Date过程),即信息收集与传递;信息加工(Information),即信息加工与整理、数据信息分类与归档存储;知识提炼(Knowledge),即信息检索、处理与传递;指导实践(Action),即信息提炼与应用[8]

基于上述信息管理功能的分析及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可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融合BIM技术的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实现项目的数字化表达并与大数据及云计算相结合以处理海量数据。其流程图如图

619205997d633_html_b3f1a698263b5095.png

2-2基于BIM技术的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从图表我们基本可以将系统层次分为三层。

1)基础数据:以PPP项目的关键因素和关键指标为基础,对系统的各个阶段进行数据采集。采集内容可分为传统的文本采集方式、文档采集方式或基于BIM模型的数据采集方式,尤其是PPP项目关键环节的数据采集方向和内容。

2)数据分析:以基础数据层提交的实际数据为基础,结合具体项目的关键因素和关键指标,对数据进行细化和排序,提供项目数据支撑以便后续操作。

3)操作应用:以数据分析层提交的分析数据为基础,通过项目数据和信息的大数据和云计算,形成“基础数据数据库”、“项目清单数据库”和“PPP项目评价体系模块”。通过平台或面板的构建,信息系统可以支持PPP项目的全生命周期。

需要指出的是,本系统的各种技术手段都是基于Dika模型对PPP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进行处理,其中PPP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库的建立和应用是最关键的。数据库的数据采集将以不同PPP项目的绩效评价体系和指标为基础,综合考虑采集难度和信息失真。在数据库构建和数据采集方面,根据我国现阶段污水处理厂绩效评价的常用方法,可以采集污水处理厂PPP项目运行维护阶段所需的数据可从以下几点考虑:

数据内容

采集方式

出水入水水质情况

人工监测,以文本形式上传/系统监测,采用最新的污水处理厂进出水质在线监测,实时报送上传系统。

出水量

利用既有的污水处理厂监控管理系统,安装于入水口与出水口以实时监控入水量与出水量,以时间为标尺的水量文本信息。

入水量

水处理主要设备,设施运转状态

基于BIM模型,在主要设备配电箱处设置智能电表及数据传输接口(无线传输为主)。实现PPP项目信息系统对于该数据的直接采集与全天候监控。数据格式为电量信息。

主要岗位职员在岗情况

在厂房入口设置指纹识别签到系统,采取上下班打卡制度。数据格式为指纹识别及系统打卡时间。

通过以上PPP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系统的建设,可以为城市污水处理企业提供一个稳定的技术支撑平台。一般来说,BIM技术集成了传感器设备,实现相互实时采集和传输、无线互联和云存储、大数据分析和三维呈现,可以实现对PPP项目的远程不间断监管。本文认为,BIM技术可以用于PPP项目的数据管理和项目监理。

4总结

就具体的污水厂企业而言,由于所构建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为多个PPP项目提供服务,则虽然构建平台需要一定的成本,但其为各类PPP项目及咨询服务供应商提供了一个全生命周期信息集成的平台,满足了PPP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整合、项目监督以及咨询服务供应商的信息管理需求,其功能实现意义是大于成本投入的,这对于PPP项目的管理绩效及项目绩效提升是有帮助的,能够实现项目价值增值。


参考文献:

  1. 吴卫锋.城市污水处理BOT项目特许权协议中的关键因素分析——以无锡新区硕放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为例[D].东南大学,2015.

  2. 吴健.PPP热潮下污水处理行业政府责任的冷思考[J].深度,2016,17:36-40.

  3. 蔡晓琰,周国光.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智能风险评价模型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8:20-24.

  4. 崔邦权.城市污水处理项目的风险分担及收益分配研究[D].天津大学,2011.

  5. 刘新平,王守清.试论PPP项目的风险分配原则和框架[J].建筑经济,2006,02:59-63.

  6. 齐宝库,李长福.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问题研究[J].施工技术,2014,(15):25-29.

  7. 杨圣山.基于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宏观经济管理,2017,(S1):66-67

  8. 王翔.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开展PPP项目咨询业务流程再造研究[J].天津理工大学,2017.


作者简介:瞿浩健,男,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赵权威(1987-),男,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岩土工程及工程管理。

基金项目:浙江省大学生新苗课题(项目编号:2021R474009),金华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0-4-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