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小空间内建筑与建构手段之间的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5
/ 2

浅谈微小空间内建筑与建构手段之间的关系

李文帅 宋向阳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本文指的建筑不是广泛区域的建筑,而是适合较小区域内的某个建筑单体或是小区域内的建筑组合,以此为对象来探讨通过建筑的建构手段怎样的表达出建筑的价值。建构的理论本来是针对建筑建造与材料表达艺术性的研究,建构理论所研究的是在理解建造过程的基础上思考来确定建筑实体的建造对形成空间表现力的影响。建筑的建构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给建筑带来的影响,让建筑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充分的体现出通过建构手段来传递建筑的思想。本文以建构与场所、景观、人文和材料之间关系展开,浅谈建筑怎样融合于微小空间。为了避免所讨论问题出现“大、空、虚”的特点,主要针对每个因素从具体的方面谈论,以“以线带面”的方式来解读建构的手段,更多的还是解读王澍作品中所用的建构手段。

关键词:解构 材料 人文 场所 王澍

哈佛大学EduardSeckler 教授对结构、建造和建构三者进行了区分,认为:结构是抽象的力学系统,是一个建筑建立秩序的最基本的原则;建造则是对这一原则特定物质上的显示,加进了对处理材料、建造过程和方法等方面的考虑;建构是前两种方式的表现形式,当结构通过建造得以实现时,视觉形式将通过一些表现性的特质影响结构,这些表现性特质与建筑中力的传递和构件的布置无关,用建构来定义这些力的形式关系的表现特质,是与结构、建造有关的表现性特质,但又不由结构和建造所决定,它是建筑的表情[1]

  1. 建构与场所

场所这一概念最初是由城市设计专家诺伯格·舒尔茨提出的,他认为建筑要回到场所,从场所精神中获得建筑的最为根本的经验,他认为场所与物理意义上的空间和自然环境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场所不是抽象的地点,它是由具体事物组成的整体,事物的集合决定了环境特征。场所是包含物质因素和人文因素的生活环境[2]。强调场所要素对建构的决定性,不仅仅是要考虑具有可见性的自然要素,更要考虑不可见的人文要素,从而达到建构对场所文化的体现,保护和延续当地的历史传统,体现特定的场所精神。当然自然要素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光线、水、植物等要素往往成为建构不可分割的部分而融入建筑。例如王澍的房子里,这里和那里会重复地出现一些元素,他的建筑非常有分量,是可以呼吸的,可以透进去的。仿佛在黑暗中间有个光洞,你会跟着看过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象山校园实际上是创造了一个场所,这个场所能让很多人去接近。王澍这几组建筑最大的优点就是他把这些建筑的场所感重新又发掘出来了。例如宁波美术馆相比于以前旧的老楼,象山校园相对于原来的用地环境。通过这个建筑,这个场所完全都发掘出来了,而不是说只是作为一个单个的建筑[3]

与场所相关的建构不是一般的建构,在空间和时间的维度上都与场所存在相当密切的动态双向关系。它的表现方式根植于特定地域背景而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它不仅仅关注地理气候,更加关注文化传统,努力体现与场所吻合的与众不同的特性,即场所的特殊性和独特性,因而使场所所积淀蕴含的精神得以继承和延续。换而言之,与场所相关的建构是更加关心文化的建构。同时,它关注自身的实现和发展变化,提炼传统精髓,并显现与时代吻合的形式。并且,它关注人的体验和感知,其目的是使人们体验和感受场所精神[4]

二、建构与人文

人文要素主要指地域传统、历史文化、生活习俗等等。中国传统有众多的优秀东西需要我们去学习,去挖掘,可能比起西方的传统是更适合的建构手段。中国的传统已经是非常强大的了,符不符合建造是另外一回事,但是它是成体系的。

它不仅是成体系的,而且它会针对任何的小的细微的情况,根据需要,它进行着一种随机应变的小的修改,这方面是充满了智慧的。这种东西,而且可学的并不只是中国建筑史上说的中国建筑的经典,还存在着大量的,民间的建构方式。王澍的宁波博物馆用的钢结构和砖头做了一个多少有点像遥远的唐代宋代的建筑的感觉,比如说它特别简单。整个建筑是一个简单的一块前面有一个台,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宋代风格,就像范宽的《西山行》。最能感动人的就是在现在大建造时代,老屋的情怀对于游子来说是一种思绪的寄托,里面有儿时伙伴嬉闹的回声,有母亲做饭冒出的香味,还有奶奶在大树下哄着入睡的小曲等等。这所有的回忆可能都消失在商品房的大潮中,但是在不经意间抬头看到宁波博物馆或象山校区建筑上那片熟悉的瓦砾,感动的留下泪水。

三、建构与材料

著名建构大师密斯曾经说过:“上帝在细节之中。”建筑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性格逻辑,如木材宜人的生态性、砖温和的工艺特征、石材刚毅的坚固性、钢筋混凝土体量的可塑性、玻璃变幻的透光性、金属灵巧的直接性等。王澍曾经说过,他更感兴趣的事情是喜欢用比较有自然活性的材料,早期的作品中喜欢用到土,后用砖。他所关注的是材料与周边的土壤、空气、雨水这些东西有非常特殊的接触方式。路易斯·康被称作建筑“诗哲”,他的作品体现了清晰的建造逻辑,他将材料的做法与空间的目的相关联,并表现构造层次成为其纪念性外观的逻辑主线。路易斯·康对不同材料的特定用法十分重视,他对材料的独特构造方法有着近乎神秘化的追求。总而言之,从实践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建筑师是如何把握建造的问题,让材料表现出自身组织的美感,这就是在实践中所体现出的建构理论。

我国传统建筑通常以土、木作为主要材料,这就决定了我国传统建筑的结构特征,除了土、木之外,砖、石、瓦也是传统建筑中经常使用到的建筑材料。土在传统建筑材料的应用中相对粗糙质朴,能够呈现不同颜色,来自于大地的特性能够充分体现建筑物的质朴性[5]。木在建筑材料中通常以暖色系出现,并且具备自然的木材纹理,应用在现代建筑中能够产生回归自然的情感。砖在建筑材料中通常与青灰色出现,而且具备凹凸不平的肌理。石头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中通常因为工艺水平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表面效果,表面洁白如玉的石头通常象征皇家建筑的至高无上,而粗糙不平的石头能够带来原始的粗犷效果。瓦是南方建筑中通常使用到的建筑材料,通常分为琉璃瓦和小青瓦两种类型。

四、总结

文中着重谈论了建构与场所、人文和材料之间的关系,从熟悉的本土建筑师王澍的作品举例,作为一位实验建筑师,给我们引领了道路,并不是让我们每个人都重复的走王澍的路子,而是让我们更多的思考,把我们要创作的作品能够融合到当地的环境中去。

在全球化持续加温的今天,面对日渐陌生的城市,如何保护和发扬地域文化已成为建筑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建筑作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的载体总是受特定地区的气候、地理、历史文化和传统的影响,同时建筑始终离不开建筑本体的支撑,如何通过兼容理性和感性的建构,对建筑所在场所的地域性和文化性做出有力的回应和体现,并延续场所精神是值得关注和探究的。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对建构的初步探索,正逢一个新旧时代的转折点。它可能会成为中国建筑师迎接一个新时代的契机,并对后来的建筑学发展产生持久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赵晶,曹磊.建构手段与建构审美——论弗兰克·盖里作品中的建构精神[J].建筑与文化,2014(06):127-128.

[2] 臧志远.浅析建筑设计中建构精神与场所精神的关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第18期).

[3] 李东,黄居正,王澍,皮特,张雷,易娜,钱强,葛明,童明,彭怒,董豫赣.“反学院”的建筑师——他的自称、他称和对话[J].建筑师,2006,(第4期).

[4] 张湛. 城市景观空间的建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5] 杨孝唯.传统建筑材料在当今建构创作中的应用探索[J].智能城市,2018,(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