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欺凌行为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5
/ 2

大学生网络欺凌行为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1 陈亮 2 庄郁馨

辽宁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省 鞍山市 114000

摘要: 网络欺凌行为是网络行为学和社会心理学最新研究热点领域之一。大学生是智能手机用户的主要群体之一,参与网络欺凌行为的几率大大提升。本研究阐述了网络欺凌的定义,分析了网络欺凌的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最后提出解决建议,为高等学校学生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欺凌;心理健康;大学生


近几年,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互联网的使用中。网络欺凌(cyberbullying)是指一种在网上生活发生的欺凌事件。即指人们利用互联网做出针对个人或群体而恶意、重复、敌意的伤害行为。美国针对7182名6~10年级学生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近2个月内对他人实施过至少1次网络欺凌的学生比例为8.3%,遭受过网络欺凌的学生比例为9.8%,曾欺凌过别人/遭受过网络欺凌/既欺凌过别人又是受欺凌者的比例为13.6%。青少年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焦虑、自卑、人际关系敏感,适应不良、敌对倾向,强迫症倾向、抑郁、情绪不稳、心理不平衡等。网络欺凌更容易发生心理健康问题,所以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一个急需提上程、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近年来大学生网络犯罪的事情也时有发生,这说明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而且具有重大意义。

1网络欺凌的定义

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广泛使用,特别是年轻人的广泛使用,改变了社会获取信息的方式,从而改变了我们如何与他人沟通和互动。显然,这有好处;然而,也出现了与不适当使用这些新技术有关的新问题。因此,一些通常与学校环境相关的现象,如欺凌,在新的虚拟场景或现实中找到了它们的等价物。网络欺凌定义为一个团体或个人利用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电脑等),对不能轻易为自己辩护的受害者反复和长期实施的一种侵略性、蓄意行为。网络欺凌者在这些新的数字场景中非常熟练,他们依靠这些技术对同龄人进行攻击行为(如威胁、骚扰、侮辱等),研究人员认为,在高等教育期间受到电子手段伤害的学生的流行率可能在5%至40%之间。芬恩(2004)使用 2002 年美国大学生的广泛样本发现,10%至15%的人报告说收到了威胁性电子邮件或信息,并受到侮辱或骚扰。林赛和克里西克(2012 )在420名大学生的样本中发现更高的患病率,表明 43.3%的人表示遭受了网络欺凌。福什等(2014)使用 1925 名加拿大大学生的样本,发现 24.1%的人报告说在过去的一年里是网络欺凌的受害者。Zalaquett 和 Chatters(2014)发现613名大学生中有19%的人报告自己是网络欺凌的受害者,而5%的人报告自己是网络欺凌的施暴者。流行率的变异性相当高,可能是由于网络欺凌的概念不同或所使用的方法不同。尽管存在这种变异性,但实证研究证实了网络欺凌在大学环境中的存在。

2我国大学生网络欺凌现状

笔者收集的我国大学校园内的网络欺凌案例大多是对身份、形象等方面的网络批评,以及未经同意对健康等私人信息公开等行为。通过对大量校园网络欺凌案例的总结,我们发现大学生的网络欺凌有一些值得关注的现状:

2.1 缺乏对网络欺凌的认知

大学生可能不承认这种行为是“网络欺凌”,被欺凌者可能认为这只是种幼稚的行为,然而他们自己的处境其实已经非常“极端”。实施网络欺凌者也可能认为自己只是和朋友、室友开一个玩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为他人带来的伤害,以及这些伤害带来的连带效应。

2.2 欺凌者与被欺凌者的角色不是固定的

网络欺凌的受害者可能会选择成为一个施暴者来回避这段心理创伤。在心理干预中会发现欺凌者有欺凌受害者的心理潜质,甚至有比受害者更差的心理测试结果。所以如果一个学生透露他正在实施网络欺凌,我们可以尝试用反向的思维去探索该行为的触发因素,欺凌行为可能是对所遭受过的痛苦的应对机制。

2.3 网络欺凌可能只是欺凌行为的一部分

网络欺凌可能仅仅是攻击持续过程中的一步。它可能继发其他形式的欺凌,也可能升级为线下行为。如集体冷暴力,肢体冲突或骚扰等。

2.4 欺凌有时就发生在校园活动中

高校教育者常常认为开放对话和自由讨论是促进大学生成长的有效手段;然而很多国外发生的案例显示激烈的在线辩论有可能演变为网络上的个人攻击和骚扰,进而变成网络欺凌行为。

3网络欺凌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网络作为覆盖了现实生活的虚拟空间,受到欺凌的个体难以藏身,因为网络渗透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生活在能够上网的环境,就随时随地可能发生欺凌行为,所以大学校园中的被害者难以回避网络欺凌的发生。欺凌者在自由的网络环境中,可以毫无顾忌的实施欺凌行为。同时大学生网络欺凌具有校园欺凌危害的深层性。在受到欺凌伤害时,被害者会内心委屈、紧张以至焦虑。进一步诱发抑郁,与发生在初高中的校园欺凌行为类似,大学校园的网络欺凌很有可能会给受害者带来严重的问题,会导致学生自残甚至自杀。网络欺凌行为给受害者的心理造成的伤害其后果是深层次的,如果受到的影响足够严重,这些创伤可能会长时间伴随被欺凌者,甚至一辈子。

许多研究发现,大学生抑郁、焦虑和压力在这一人群中的比例很高。例如,哥伦比亚大学生焦虑、抑郁和压力症状的患病率分别为37.4%、56.6%和45.4。Beiter等(2015)利用374名美国大学生的样本,发现 11%、15%和11%分别表现出严重或极端严重的压力、焦虑和抑郁水平。多尔基(2018)报告说,在600名大学生的样本中,流行率甚至更高。 在这些学生中,43.2%、58.2%和 25.3%分别表现出严重或极端严重的抑郁、焦虑和压力水平。大学生活的心理社会因素和特点。另一方面,关于网络欺凌与情绪问题(焦虑、抑郁和压力)之间的关系,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这些问题在网络欺凌受害者中的发生率很高。 因此,大多数研究表明,这些学生表现出高水平的焦虑、抑郁、压力、低自我概念、无力、躯体化孤独、愤怒、睡眠障碍、注意力集中问题、学业成绩低和旷课,甚至自杀意念。因此,焦虑、抑郁、压力和其他情绪问题可能是网络欺凌受害的结果。

4大学生网络欺凌对策研究

4.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并提供心理咨询帮助

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降低网络欺凌的发生。有较高社会兴趣的大学生,其社会兴趣可降低面对挫折时的攻击性。良性的心理状态会促使个体肯定自我能力,减少网络欺凌的发生。在心理测试中,在个体承受着较大人际压力时,人际挫折和人际冲突分项的分数会比较高。根据米勒挫折攻击理论,人际压力会导致个体产生攻击行为。而根据伯科威茨对挫折攻击理论的修正理论,当个体受到挫折时,其会进入攻击行为的准备状态,在没有接受到有效疏导的情况下,经过其自身一系列消极情绪或不良心理状态的处理,非常有可能产生攻击行为。

4.2制定政策和规则

高校的网络信息数据中心应该强化对校园网络的监控与管理,对于校园网络上的各种不健康信息和欺凌信息应该及时发现并使用各种手段加以屏蔽删除。 4.3开展教育与培训活动

高校可以在每个新学年开始时举办网络欺凌教育讲座。讲座可以为师生带来预防网络欺凌的意识,同时也让大学生知道这种行为是不可接受甚至违法的。国外一些大学的预防方法包括分发信息小册子、张贴海报和发布有关网络欺凌的网页公告。可以借鉴这些方法或公告,在网络欺凌成为严重问题之前告知学生有关网络欺凌的学校规则、学校政策或法律后果。

5结语

高校教育阶段是进行防止和干预欺凌行为的最后机会。高校教育者应该认识到,如果不在这个阶段加以制止,欺凌者的欺凌倾向可能会继续进入成人工作场所。对待同龄人善良和尊重应该是年轻人毕业前从大学学到的技能之一。作为高校教育者应明确大学生网络欺凌的特点和形式,明确其危害,通过心理帮助,制定有效政策和组织教育活动,来使大学生远离网络欺凌,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黄金鲁克.网络欺凌:向“看不见的拳头”说“不”[N].中国教育报,2013-07-19(7).

  2. 吴九君.一种新的预防暴力犯罪的工作模式探析[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47-49.

本研究由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网络欺凌受害者向实施者行为反转的心理机制及干预研究”( L20ASH005)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