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6
/ 2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杨辉明

身份证号码: 45232819811013****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过一代代人的绿色接力,固原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和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定位,深入推进生态制度、生态环境、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六大体系建设,重点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推动山绿与民富、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固原由此实现了从荒山秃岭到山清水秀、从苦甲天下到全面小康的巨变。固原的发展史雄辩地证明: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发展

引言

我国在追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因为前期缺乏人与环境理念的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都是以生态环境破坏作为代价的,并且生态环境受损程度严重,对国民的生存、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在当下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也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上做出了多方面的尝试,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必须看到部分问题仍旧未能解决,国内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发展取得的成就、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合理展望,以期为今后这一工作的持续改进提供借鉴。

1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我国在持续完善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体系的同时,重视借助生态环境管理体制的建立,全面发挥现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标准体系的作用。简单而言,在这一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中包含如下部分:第一,全国人大。其下设置了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其主要负责的工作有环境、资源保护方面相关法律的起草、审议并且提出相应的报告,同时也需要全面监督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执行。第二,国务院。选择相关部门的领导共同组成环境保护委员会,负责协调国务院落实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并且进行议事。同时,省级、市级、县级的人民政府分别成立了对应级别的环境保护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作为国务院生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负责统一化监督管理全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将各级部门纳入到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中,实现了立体化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目的。

2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

2.1环境污染仍旧不可小觑

即便是我国确实通过法律、管理体制诸多方面的完善,取得了一定的生态环境保护效果,但是生态环境污染仍旧是一个不可小视的问题。尤其是大气污染始终未曾得到真正有效的控制,雾霾天气似乎已经发展成为常态化天气,尤其是在冬季,这一天气现象的出现频率越发高涨,这一问题与冬季国内大范围依靠煤炭取暖有着较大的关联。同时,煤炭燃烧中产生的气体,能够在和雨水结合的前提下,形成酸雨,这一天气现象在西南、东南地区较为明显,并且会造成二次严重的生态污染问题。同时,我国即便是在工业生产废水管理中投入了较大的时间和精力,但水污染现象仍旧未能得到有效缓解,国内的大部分的河流、湖泊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污染,并且有超过半数以上的城市,其水质超过现行相关标准要求。

2.2执法力度不够

非法占地、非法采砂等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土地资源掠夺,因为其相关利益较大,导致部分人宁愿“铤而走险”,如果没有足够的执法力度,那么违法行为将长期存在且无法消除;而加上林业资源如森林违法案件数量多,调查难度大且成本高、处理程序复杂,周期长,执法难度大,所以也令部分违法人员不断挑战法律的底线;再者,没有形成联合执法机制不能加大执法力度,相关的罚款标准低、惩处标准高,导致实际上违法成本较低,执法力度不足。

3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趋势

3.1基本环保法律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即便是我国政府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以及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出发,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标准体系。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仍旧需要在全面结合国家调控整体机制发展要求的前提下,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立法支撑,真正将经济立法和生态环境保护立法进行结合,做到经济决策过程中有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因素。除此之外,由于当今全球化趋势越发明显,我国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也需要逐渐与国际法律进行连接,以便在借鉴、吸收国际现今生态环境保护条约和标准制定经验的前提下,结合国内生态环境的发展现状以及保护工作进展,制定出契合我国生态保护工作需要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3.2做好环境保护宣传,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我国当前正面临着生态环境脆弱的问题,同时还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压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想要有效改善生态环境问题,更好的簇立在世界大舞台上,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并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在潜移默化的环保宣传中让全国人民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人民的环保意识决定了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尤其是在当前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足的情况下,更应当对全国人们的环保意识进行培养,此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在积极开展环保与资源宣传活动的过程中,需采用多元化的宣传形式促进人民环保意识提升,可以合理对各类新旧媒体进行利用,引导全民自觉养成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美德,并引导公民逐步形成保护资源环境的意识,并发展成每个人的自觉行为,让热爱环境、热爱自然的社会习惯深深扎根于人民心中。教育引导也需要跟进,教育工作者还需要加大环境教育力度,让学生从小养成保护资源与环境的良好习惯,进而为我国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3.3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我国人口与资源比例不平衡,是导致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之一,现有资源容量和环境承受力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当中,不可避免地会污染环境,甚至会产生大量的自然资源浪费问题。在此背景下,如果仍沿用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可能会阻碍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要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必须将自然生态环境发展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结合在一起,使经济系统充分发挥作用、统筹兼顾,切实促进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有效结合。以物质循环的方式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构建,是物质不断循环的一个过程,在此基础上发展经济需要结合生态系统模式将经济活动纳入到反复循环和流动的过程中,避免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过量浪费自然资源的情况,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循环经济是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的一种方式,能够缓解长时间以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可以通过引进新兴技术和绿色技术的方式对传统经济模式进行改造,以大量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的方式,巩固我国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地位。在西方发达国家,循环经济俨然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不少国家正以立法的方式推动循环经济模式的构建,而我国在循环经济构建与管理方面还处于萌芽阶段,所以想要尽快构建循环经济模式,还需要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融入循环经济的理念。

结语

通过相关法律以及管理体制的建立完善,对当下较为常见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做出了有效处理,且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但环境污染仍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并且我国野生动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减少趋势并未得到显著的遏制,这就要求我国政府无论在今后发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全民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并在持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标准体系的前提下,借助相关部门的共同联合执法,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取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海霞.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展望[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02):34-35.

[2]拉巴卓玛.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措施[J].现代园艺,2020,43(24):181-183.

[3]蔡戆馨,李道荣.渔业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建议[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0(1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