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新冠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1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6
/ 2

接种新冠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 1例

张小芹

湖北省神农架林区阳日中心卫生院 湖北省神农架林区 442411

前言

新冠病毒的全球大爆发,给医疗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给社会经济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防控难度比较大,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新冠疫苗得到实施应用,但新冠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尚不明确[1-2]。本研究以1例接种新冠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价值。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本研究以1例接种新冠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67岁,女,体重48kg,身高155cm,患者因接种新冠疫苗,3小时后双手出现红色丘疹,局部肿胀疼痛,入我院进行检查后,给予抗过敏治疗,治疗一周后,症状未见好转,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后,继续进行下一步的康复治疗。现回顾患者的临床治疗病例资料,对患者采取针对性治疗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1.1.1病史摘要

病史采集时间:2021年6月-8月。

现病史:患者于2021年6月30日下午3时在我院接种新冠疫苗后于下午6时出现双手散在红色丘疹,局部肿胀疼痛,躯干及四肢无明显皮疹,无明显瘙痒,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相关抗过敏药物,但服用药物一周症状无明显改善,给予患者血常规、尿酸、类风湿因子抗“O”以及血沉检查,结果血常规、尿酸和类风湿因子抗“O”均正常,血沉检查:44.8mm/h,采用抗感染药物(青霉素)以及抗过敏药物(地塞米松、维生素C以及葡萄糖酸钙)等药物进行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在3天后得到明显的改善。为了患者的康复治疗,需要进一步采取治疗措施。

既往史:患者身体健康,无手术及外伤史,以往疫苗预防接种情况不明。

个人史:患者出生于原籍,日常生活饮食习惯比较有规律性。患者平时身体健康,检查结果显示为接种新冠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初期有过短期治疗,但效果不佳。

家族史:家族无该疾病史。

婚育史:患者已婚,育有1男1女,丈夫健在。

1.1.2护理评估:

主观资料:患者既往体检,各项指标均正常,接种新冠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后,患者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治疗的信心降低,担心自身疾病治疗不好,从而排斥治疗,不利于治疗的顺利开展。

客观资料:患者体温检测T: 36.8°C,患者身高检测:155CM, R: 18次/分,P: 88次/分,BP: 121/78mmHg

患者体型匀称,营养中等,意识清晰,肢体活动正常,表情自如,口齿清晰,心律正常,排便正常,双手指及腕部呈片状红色斑丘疹,肿胀明显,余检查未见异常。

1.1.3护理问题

焦虑、恐惧:由于患者身体一直比较好,未出现类似病症,对接种新冠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够,治疗一周后患者的情况没有得到改善,从而出现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

2、营养失衡:患者患病后,身体各项机能下降,会出现厌食等情况,导致摄入的营养不够,从而降低身体的抵抗力。

3.并发症的风险:在治疗过程中会引发其他一系列并发症的风险,需要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干预。

1.1.4护理目标

普及相关疾病知识,护理工作人员可以给患者讲解接种新冠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诱发因素、治疗手段和治疗护理方法等,从而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从而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

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患者出现的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要采取措施积极的疏导,引导患者树立治疗的自信心。

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缓解患者接种新冠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症状。

1.1.5护理措施

对患者各项身体指标进行检测:定期对患者身体进行检查,及时准确的掌握患者身体指标情况,根据患者的身体具体情况以及药物治疗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教育宣传: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接种新冠疫苗的人群普及疫苗的相关知识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疫苗接种前后的注意事项等。

(3)饮食干预:根据患者治疗后的身体指标情况,指导患者日常饮食忌辛辣刺激等食物,饮食尽量以清淡为主,多进食新鲜的蔬菜水果,补充身体所需的维生素以及其他微量元素,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同时要戒烟戒酒。

(4)心理护理:当患者接种新冠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症状,会导致患者出现紧张、恐惧等情绪,针对患者的负面情绪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疏导,引导患者树立自信心,勇敢的面对,从而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3-4]。

1.1.6护理评价

1.提升患者对接种新冠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症状专业知识的了解;

2. 患者的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疏导,患者通过治疗和护理一周后SDS得分(平均38.22±2.21分)。

3.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

2.结果

对接种新冠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症状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患者和患者家属对相关专业知识的认知度也得到了提升,患者的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得到缓解,有利于患者的治疗。综上所述,说明对接种新冠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症状的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效果。

3.分析讨论

接种新冠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症状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现象,根据临床研究表明,由于接种人群的各项身体指标不一样,对疫苗的耐受程度不一样,导致部分接种者局部注射部位疼痛,瘙痒,部分人群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情况良好的数小时后会自动消失,部分接种者的症状比较严重,需要采取治疗措施进行干预。本文研究中,通过对1例接种新冠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服务,指导患者树立治疗的自信,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4.总结

分析并总结本院1例接种新冠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发现,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治疗具有很大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引导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和治疗的依从性。针对性护理是一种比较科学有效的护理模式,从患者本身出发,了解患者自身需求,为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对于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王家瑶,周禾,吴开春等.国际和中国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发与炎症性肠病患者接种建议概述[J].中华消化杂志,2021,41(07):486-491.

[2]麦迪娜·金格斯,郑碧芸,尹平.新型冠状病毒疫苗Ⅲ期临床试验及真实世界研究[J].医药导报,2021,40(09):1159-1168.

[3]邱晓燕,陈碧翠,钟明康等.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发进展及其潜在不良反应[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21,30(01):64-72.

[4]潘锋.新冠疫苗 应接尽接[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