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子宫癌的治疗采取全子宫切加双附件切除术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6
/ 2

早期子宫癌的治疗采取全子宫切加双附件切除术的临床效果

彭小娟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人民医院;广东佛冈 511600

【摘要】目的:探讨全子宫切加双附件切除术治疗早期子宫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日至2021年5月20日期间收治的74例早期子宫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行常规子宫切除术,研究组行全子宫切加双附件切除术治疗,对比不同手术方式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各围术期相关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0%明显低于对照组16.22%(P<0.05)。结论:针对早期子宫癌患者,采用全子宫切加双附件切除术对其进行治疗,可明显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且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应用。

【关键词】早期子宫癌;全子宫切加双附件切除术;临床效果

子宫癌为发生于子宫的恶性肿瘤,包括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等,多发病于围绝经期女性,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肿瘤,具有较高的死亡率。目前该病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明确,但患者在患病早期可出现阴道不规则流出液体或流血现象,若在早期及时得到确诊和治疗,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目前临床针对早期子宫癌患者多以手术方式对其进行治疗,但术式的选择尚存有一定争议。广泛子宫切除术虽根治效果较好,但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有研究证实[1],全子宫切加双附件切除术疗效较好,且能够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但目前缺少临床相关对照研究。因此本研究采用全子宫切加双附件切除术对早期子宫癌患者进行治疗,以对其安全性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20日至2021年5月20日期间收治的74例早期子宫癌患者,患者均符合早期子宫癌诊断标准,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研究组平均年龄(48.25±3.67)岁,对照组年龄(48.22±3.59)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本研究患者均知晓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符合我院医学伦理学审核标准。

1.2方法

术前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检查及阴道消毒,均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照组通过常规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通过腹腔镜下全子宫切加双附件切除术治疗,具体方法为:患者采用膀胱截石位,于脐孔将二氧化碳气体注入建立气腹,行一直径1cm穿刺孔于脐上2cm处,于患者左下腹和右下腹各做一0.5cm穿刺孔,在腹腔镜下切断患者子宫两侧的疏松组织,并对组织进行处理,宫颈充分游离之后,贴宫颈环通过电切将阴道壁分离,进行全子宫切除,采用活力碘对残端进行消毒并填入阴道,采用可吸收缝合线缝合各穿刺孔。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

(2)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尿潴留、淋巴囊肿、尿道感染。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20.0统计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围术期相关指标对比

研究组各围术期相关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对比(x±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肛门排气时间(h)

下床活动时间(d)

术后住院时间(d)

研究组

37

66.45±13.05

136.23±13.07

15.98±2.58

2.25±0.58

10.58±1.69

对照组

37

87.56±15.21

255.51±28.05

20.88±3.21

3.37±0.84

11.55±2.02

t

-

6.407

13.446

7.237

6.674

2.240

P

-

0.001

0.001

0.001

0.001

0.028

2.2并发症对比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组别

例数

尿潴留

淋巴囊肿

尿道感染

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

37

1(2.70)

0(0.00)

0(0.00)

1(2.70)

对照组

37

3(8.11)

2(5.41)

1(2.70)

6(16.22)

χ²

-

-

-

-

3.945

P

-

-

-

-

0.047

3讨论

子宫癌是女性常见生殖道恶性肿瘤,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该疾病可发生于一生中任何时期,但围绝经期女性发病率更高,此疾病尽早发现并进行有效治疗是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的关键。针对早期子宫癌患者,手术方式是对其治疗的有效手段。腹腔镜下全子宫切加双附件切除术具有切除范围适当、损伤小等优点,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改善预后[2]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0%明显低于对照组16.22%(P<0.05)。由此提示,全子宫切加双附件切除术与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相比,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并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同时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有研究显示[3],将全子宫切加双附件切除术应用于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有效降低了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本研究结果相符。分析原因可能为,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切除范围较大,因此增加了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延长了手术时间,并且加大了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腹腔镜下全子宫切加双附件切除术因具有创伤小的优点,能够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降低患者对手术产生的恐惧感,有利于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针对早期子宫癌患者,采用全子宫切加双附件切除术对其进行治疗,可明显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且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静.腹腔镜下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治疗Ⅰ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 5(6):96-98.

  2. 张风翔.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对早期子宫内膜癌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0,13(5):775-776.

  3. 薛小文.腹腔镜下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对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0, 27(1):74-77.

作者简介:彭小娟(1988.06——),女,湖南郴州,汉,就职于广东省佛冈县人民医院,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妇产科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