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氯芬酸钠联合丁溴东莨菪碱和双氯芬酸钠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肾绞痛的疗效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6
/ 3

双氯芬酸钠联合丁溴东莨菪碱和双氯芬酸钠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肾绞痛的疗效对比

汤志本

英德市人民医院 广东 英德 513000

【摘要】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联合丁溴东莨菪碱和双氯芬酸钠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肾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英德市人民院2021年1月到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52例急性肾绞痛患者展开分析,20例作为实验组,32例作为参照组。2组分别采取不同的药物治疗,实验组实施双氯酚酸钠联合丁溴东莨菪碱治疗,参照组实施双氯酚酸钠联合间苯三酚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病症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没有明显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的复发情况比较实验组和参照组的病症复发率没有明显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急性肾绞痛实施双氯芬酸钠联合丁溴东莨菪碱与间苯三酚治疗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但是从临床疗效来说,双氯芬酸钠联合丁溴东莨菪碱的治疗效果更佳。

关键词】双氯芬酸钠;丁溴东莨菪碱;间苯三酚;急性肾绞痛

急性肾绞痛是由于泌尿系统结石所导致,属于急诊科的常见病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患者常会伴随着剧烈疼痛,导致难以忍受,因此,在确诊后需要立即实施治疗,缓解患者疼痛,这是治疗的首要目标[1]。临床治疗急性肾绞痛常采取药物治疗,通常选择阿托品,黄体酮,哌替啶等药物治疗,但是这些药物的治疗效果不佳,有研究发现,非甾体抗炎药物和麻醉性镇痛药物对于该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2]。本次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52例急性肾绞痛患者展开分析,应用不同的药物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具体内容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月到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52例急性肾绞痛患者展开分析,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n=20)和参照组(n=32)。实验组:年龄18-45岁,平均(30.26±4.33)岁;男女占比为17:8。参照组:年龄19-44岁,平均(30.17±4.28)岁;男女占比为20:12。两组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并不显著(P>0.05),可比。

1.2方法

所有患者都需要实施常规治疗,包括补液,抗感染等。

1.2.1参照组

参照组实施双氯酚酸钠联合间苯三酚治疗。采取75mg的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注射液(含双氯芬酸钠75mg+利多卡因20mg)(生产厂家: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352)+80mg间苯三酚注射液(生产厂家:湖北午时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385)实施静脉滴注治疗。

1.2.2实验组

实验组实施双氯酚酸钠联合丁溴东莨菪碱治疗。使用75mg的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注射液(双氯芬酸钠75mg+利多卡因20mg)+20mg丁溴东莨菪碱(生产厂家:海南双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575)静脉滴注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效:在用药后三十分钟内患者的疼痛症状基本消失;有效:用药后三十分钟内患者的疼痛明显缓解,并且不需要加大药剂量;无效:用药后三十分钟内患者的疼痛没有发生变化,并且仍需要持续加大药物剂量),不良反应情况(头晕,乏力,呕吐,心慌),以及复发情况(显效和有效患者在治疗后没有在发生疼痛症状)[3]。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本组总人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输入SPSS221.0系统软件中进行计算,以(±s)进行计量统计,以(%)进行计数统计,t检验和x2检验,P<0.05则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根据表1数据得知,两组的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实验组的显效,有效人数分别为14例,5例,占比为70.00%,25.00%,无效人数为1例,占比5.00%;而参照组的显效,有效人数分别为12例,14例,占比为37.50%,43.75%,无效人数为6例,占比18.75%。两组的结果对比差异明显(P<0.05)。

表1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n(%),例]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实验组

20

14(70.00)

5(25.00)

1(5.00)

19(95.00)

参照组

32

12(37.50)

14(43.75)

6(18.75)

26(81.25)

x2





22.583

P





0.000

2.2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都未曾出现不良反应,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比较两组的复发情况

两组的疼痛复发情况对比没有显著差异,其中实验组的复发人数为2例,占总人数的10.00%;而参照组的复发人数为4例,占总人数的12.50%。两组的结果比较没有明显差异(x2=0.783,P=0.376)。

3.讨论

导致急性肾绞痛发生的重要原因是肾和输尿管结石造成尿路梗阻,造成肾盂和输尿管的压力快速增加,从而引起了输尿管平滑肌痉挛,最终表现为肾绞痛发作,在病症发作期间,机体内的前列腺素合成与释放速度提高,导致肾血管阻力下降,同时对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产生了抑制作用,造成尿量不断增加,从而使肾绞痛程度更加明显[4-5]。急性肾绞痛患者的疼痛异常剧烈,在治疗时,首先需要缓解患者的疼痛,减轻痛苦,这是治疗的首要目标。

有研究发现,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和麻醉性镇痛药物对于该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但是在临床应用中仍旧存在较多的问题[6]。哌替啶作为常用的麻醉性镇痛药物,能够对中枢神经产生作用,容易导致头晕,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而且这种药物在多次使用后,容易使患者产生依赖性,不适合长期使用,而且在使用时需要严格控制药物剂量[7]。而黄体酮尽管不是镇痛药物的一种,但是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能够起到一定的镇痛效果,但是这种药物的见效缓慢,也有研究发现,它对于止痛的作用并不明确[8]。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是双氯芬酸钠和利多卡因的合剂,双氯芬酸钠属于非甾体抗炎药物,它能够对环氧化酶产生抑制作用,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同时还能够降低机体内的花生四烯酸浓度,从而使白三烯的合成受到限制,这些疼痛物质的减少能够使患者的疼痛程度减轻,起到了较好的镇痛作用[9]。丁溴东莨菪碱属于M受体剂的一种,能够阻断M受体,促进N受体兴奋,达到舒张血管平滑肌的作用,相对于其他的M受体剂来说,在这种药物的不良反应要低于其他药物。间苯三酚属于新型解痉药物,能够对机体内的胃肠道和生殖道痉挛平滑肌产生作用,对平滑肌收缩起到了抑制效果,但是对于正常的平滑肌则不会造成影响[10]。本次研究中将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联合丁溴东莨菪碱与间苯三酚,使用前者治疗的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要高于采取后者治疗的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但是实验组和参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疼痛复发率比较没有显著差异,差异较小(P>0.05)。结果表明,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与丁溴东莨菪碱和间苯三酚联用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较少,并且其疼痛复发率低,但是前者的镇痛效果要优于后者。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肾绞痛的临床治疗中采取双氯芬酸钠联合丁溴东莨菪碱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并且双氯芬酸钠与间苯三酚联用都不会产生较大的不良反应,疼痛复发率低,但是两者对比来说,与丁溴东莨菪碱联用的镇痛效果更好,临床治疗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用药,两种治疗方案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范彬富. 间苯三酚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急性肾绞痛[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 11(22):121-123.

[12]黄硕,熊邦文. 氟比洛芬酯与复方双氯芬酸钠分别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肾绞痛的疗效观察[J]. 现代医药卫生, 2020, 36(21):126-128.

[3]李晓斌. 联用三种药物对泌尿系结石所致急性疼痛患者进行镇痛治疗的效果[J]. 当代医药论丛, 2019, 017(010):155-156.

[4]贺雪梅. 丁溴东莨菪碱联合双氯芬酸的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结石性肾绞痛的效果比较[J]. 中国基层医药, 2020, 27(11):1286-1289.

[5]徐理茂,尹娇,赵洪坤. 双氯芬酸钠联合间苯三酚对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0,25(8):1095-1098. 

[6]雷静. 不同药物联用急诊治疗泌尿系结石疼痛镇痛效果的临床比较[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81):167,170.

[7]童敏. 消旋山莨菪碱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肾绞痛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 北方药学, 2020, 017(002):166,165.

[8]王存华, 杨广涛, 齐涵. 双氯芬酸钾栓联合丁溴东莨菪碱治疗肾绞痛的临床疗效[J]. 现代医药卫生, 2017, 33(013):2016-2017.

[9]郑磊, 杨静, 管玉瑶,等. 丁溴东莨菪碱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分析[J]. 中国药师, 2018, 21(5):867-870.

[10]崔国兴, 崔国旺, 杨磊,等. 间苯三酚联合山莨菪碱治疗下尿路微创手术后膀胱痉挛的疗效观察[J].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6, 21(010):790-792.

作者简介:汤志本,男,1991年4月出生,本科学历,民族:汉;籍贯:广东省英德市;职称:急诊科住院医师,职务:医生,单位名称: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单位资质:三级,科室:急诊;收杂志地址:广东省英德市碧峰华府5栋1102,邮编:513000;联系电话:18318719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