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神经介入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6
/ 2

临床神经介入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王俊义、 张保丰、 孙利娜、 史立洋、 晋景超、 曹晓锋

邯郸明仁医院 河北省邯郸市 056001

摘要: 目的分析临床神经介入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同意参加神经介入治疗,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神经介入治疗和开颅手术观察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研究组37例神经介入治疗成功,dsa 检查结果显示脑肿瘤患者颈动脉、椎动脉狭窄减少80% 以上,微弹簧圈完全闭塞。皮下出血肿胀、灌注过多综合征、血管迷走神经反射为主要症状,经治疗后改善。术后无继发性出血和脑梗死。对照组的并发症主要为脑水肿、吞咽困难、昏迷、神经功能障碍、消化道出血及肺部感染。两组疗效比较,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复发次数明显减少,机体功能状态良好。结论临床神经介入治疗脑血管疾病安全有效,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是治疗脑血管疾病的福音。

关键词:临床神经;介入治疗;临床疗效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由血液动力学紊乱或脑血管疾病引起脑组织供血不足的疾病由脑壁的病理改变引起,病人的脑组织由于缺氧和缺血而软化甚至坏死,造成不同程度的短暂甚至永久性损伤。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仅次于癌症。在现阶段,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主要依靠常规内科治疗和外科干预,常规内科治疗主要使用药物进行预防,而外科治疗是外伤性的,并伴有各种并发症,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病人的接受程度不同。随着我国介入治疗技术的逐步成熟,其微创、安全、并发症完全、少的特点一直为广大医护人员和患者所接受。5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我院接受了神经介入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19ー2020年住院的5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 (1)中国急性缺血性中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提出的诊断标准[4] ; (2)经头颅 ct 血管造影证实; (3)术后6h 内。排除: (1)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过敏者; (2)多发脑梗死患者[5] ; (3)严重精神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4)严重心理、脑、肾功能障碍。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38ー79岁,平均年龄(65.3 ± 9.6)岁,其中脑梗死29例,糖尿病10例,肥胖4例。观察组男25例,女11例,年龄42ー84岁,平均年龄(64.9 ± 10.2)岁,脑梗死259例,肥胖5例,两组性别比例、年龄、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通知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神经介入治疗和常规消毒,选择动脉脉搏明显的部位进行穿刺,然后局部麻醉,进入穿刺点压迫后,用肝素洗涤待命,置于穿刺点血管内进行相应的手术。选择一个内径为2毫米的导管穿过主动脉进入椎动脉或颈动脉,然后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阻塞部位。管理微导管并将其插入相应的动脉,直到它被送到病变部位。术中应用数字成像技术观察病人的病变部位。一旦确定,可依次进行药物、栓塞和扩张治疗,术中止血、包扎后可插入穿刺部位,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相应症状。

1.3

观察指标

两组均行 x 线透视血管再通术,包括完全再通术、部分再通术和非再通术。完全再通: 每个分支血管完全发达; 部分再通: 栓塞部位后面的血管部分发达; 失败: 栓塞部位后端的血管不发达[6]。临床表现采用意识、水平注视功能、语言、上肢肌力、手部肌力、下肢肌力、行走能力等功能缺陷评分标准评定患者治疗前后7项主要项目,总分0ー45分: 光照0ー15分,中、重度31ー45分16ー30分[7]。随访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包括卒中复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死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 n (%)]手术后的数据血管再通和术后并发症。组间比例多采用 χ2检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x ± s)表量表 t 检验。统计学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治疗后1、6、12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略有下降,观察组治疗后1、6、12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下降,振幅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

2.2

对照组22例,常规内科治疗后血管完全再通14例,未再通4例,观察组34例,神经介入再通后血管完全破坏,1例部分再通,1例未再通,观察组血管再通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3

3讨论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血管疾病在我国越来越普遍,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脑血管疾病对人口造成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也在不断上升,死亡率高,属于恶性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躯体功能,造成损害,甚至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选择有效、安全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日益深入,治疗方法也日趋多样化,有研究指出,在脑血管疾病发病6小时内及时治疗症状,可有效疏通血流,预防缺氧、缺血等脑组织不可逆损伤,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但在近未来的床上工作中,我们发现少数患者可以进行溶栓治疗,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后6小时住院,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神经介入治疗作为一种新型、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开始在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应用。

神经介入治疗是利用血管的自然腔道,使用动脉或静脉导管是治疗颈、颅内脑血管疾病的一种手段,安全、微创。神经介入治疗对患者的创伤小于传统手术治疗,不仅恢复快、并发症少,而且治疗效果好,已成为脑血管疾病治疗中不可替代的手段。在介入治疗中,动脉溶栓可直接通畅血管,消除梗死,而神经介入治疗对大多数患者都有适应症,无论是慢性心脏病患者还是老年患者都只能在术前通过评估,但他们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对于脑肾功能衰竭患者和深度昏迷患者都不可行。本研究发现神经介入治疗血管再通率高,疗效满意。目前随访观察组有1例复发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对介入治疗的安全性没有明确的认识。

4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患者有高致残和高死亡风险,而脑血管病患者更容易复发。脑血管疾病大多数患者存在昏迷和偏瘫,争吵和视野偏斜严重影响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日常生活,危害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脑血管疾病临床治疗中存在一些并发症,易发生后遗症。因此,对脑血管病患者应选择有效、科学的临床治疗方案,治疗方案是关键和重要,以积极改善脑血管病患者的预后。神经介入治疗是脑血管疾病患者常用的临床治疗方法之一。近年来,神经介入治疗在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逐步得到推广和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神经介质主要治疗方案是插管治疗脑血管病患者通过对全身血管病变的定位进行介入治疗,注射尿激酶改善脑血管病患者内源性纤溶系统,促进脑血管病患者纤溶酶原向纤溶酶的转化,增加凝血因子应促进脑血管病患者血栓的溶解,促进脑血管疾病患者获得更好的溶栓效果,改善脑血管狭窄导致脑血管疾病患者梗阻血管扩大,积极改善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血管病理变化低灌注应用于改善脑血管疾病患者相应的脑组织血液供应水平。

结束语

总之,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效果是准确的,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现象,降低血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法。脑血管病患者的神经介入治疗方案体现了较好的治疗干预效果,有助于提高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提高了患者治疗干预的有效性,减少了脑血管病的发生,具有较好的治疗和干预安全性,并显示出进一步推广应用的治疗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尚超,胡明艳.神经介入疗法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4):57-58.

[2]郑卜毅,郑伟明.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32(03):325-327.

[3]熊峰,唐思治,罗伟.神经介入疗法用于脑血管疾病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34):41-43.

作者简介:王俊义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5.11 民族:汉 籍贯:河北省邯郸市 现有职称:副主任医师 研究方向: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