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太极拳联合医养护一体化养老护理干预对养老机构老年人身心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6
/ 3

探讨太极拳联合医养护一体化养老护理干预对养老机构老年人身心功能的影响

蔡颖

西安外事学院 ( 710077)

【摘要】目的:探讨太极拳联合医养护一体化养老护理干预对养老机构老年人身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在2020年9月-2021年9月中选取机构进行的老年人共80例,随机分组,分别提供医养护一体化干预(对照组)、联合太极拳干预(观察组),n=40。对比分析临床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PPB评分、SDS、SAS评分、生活质量差异小,(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PPB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偏高,SDS、SAS评分偏高,(p<0.05)。结论:对养老机构老年人使用医养护一体化联合太极拳干预能够优化老年人身心功能,优化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太极拳;医养护一体化;养老机构;身心功能

受我国老龄化速度上升影响,养老问题日显突出。现阶段以“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发展迅速,养老院老年人生活质量近年来已成为社会关注焦点,而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1]。除护理质量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直接影响外,运动和健身训练对各年龄组老年人身心健康影响近年来已成为一个问题,然而,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社区老年人方面,对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研究较少[2]。太极拳是一项传统中、小等强度运动,其运动不受年龄、道具、场所等因素影响,且在老年人中易被接受及喜欢[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观察组男/女病例数为24/16例,年龄69~87岁,均数值(78±4.67)岁,对照组男/女病例数为23/17例,年龄68~87岁,均数值(77.5±4.08)岁。两组资料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在医养护一体化养老护理,其包括身体护理、药物咨询、老年人体育活动、饮食护理、专家定期访问和医疗护理、娱乐活动、心理社会护理和家庭护理。观察组在医养护一体化基础上培训太极拳,本次研究使用杨氏24路太极拳教授老年人太极拳技能,为老年人讲解相关原理及大致拳法,每次练习之前请专业老师为其示范动作,在训练时为其纠正动作正确程度。并引导其在练拳时注意呼吸调整及相关注意事项等。训练场地确定在空旷,温度适宜,静谧温馨的平地上,训练每天8点进行。老年人在太极老师的指导下,以杨氏24路太极拳的节奏练习音乐为背景,每套拳法持续10-15分钟,每天2套,每周3次,持续训练6个月。鉴于参与研究的老年人年龄较高,参与研究的护理人员有必要在太极拳练习期间加强保护和保证其安全。

1.3效果判定

1.3.1比较2组患者的躯体功能:使用SPPB量表实施测试,一共3项,0~4分每项,总分12分,躯体功能越强分数越高;

1.3.2比较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用SAS、SDS评估量表测试,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分数越高;

1.3.3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主要包括生命活力、感情因素、总体健康和活动能力等8项内容,每个项目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说明生活质量水平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61935e29de579_html_39efcb1599c52d93.gif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躯体功能比较

观察组SPPB评分:护理前(6.67±2.34)分,护理后(9.16±1.35)分;对照组SPPB评分:护理前(6.92±2.43)分,护理后(7.42±1.02)分;两组老年人的SPPB评分差异小,(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PPB评分偏高(t=0.469;P=6.504),(p<0.05)。

2.2SASSDS评分比较

观察组SAS、SDS评分:护理前(48.62±3.49)分,护理后(13.55±2.47)分,SDS:(45.92±5.85)分,护理后(12.54±3.72)分;对照组SAS评分:护理前(48.36±4.92)分,护理后(10.35±1.07)分;SDS:护理前(46.38±4.67)分,护理后(9.31±1.42)分;两组老年人的SAS、SDS评分差异小,(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AS、SDS评分偏低(SAS护理前:t=0.273,P=786;SAS护理后:t=7.519,P=0.000;SDS护理前:t=0.389,P=0.699;SDS护理后:t=5.130,P=0.000),(p<0.05)。

2.3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相比,有可比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比较两组生活质量水平(61935e29de579_html_39efcb1599c52d93.gif ,分)

分组

例数

角色受限

躯体疼痛

生命活力

感情因素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40

66.33±2.40

97.34±1.28

67.44±1.92

95.87±2.23

70.64±1.82

96.82±1.24

71.42±2.56

95.42±3.20

对照组

40

66.42±2.41

80.64±2.20

67.50±1.43

79.85±2.24

70.25±1.65

80.54±2.30

71.77±2.65

79.58±2.60

t


0.231

41.497

0.159

32.055

1.004

39.405

0.359

24.298

p


0.818

0.000

0.875

0.000

0.319

0.000

0.720

0.000

分组

例数

社交能力

精神健康

总体健康

活动能力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40

66.22±9.15

96.87±12.18

66.12±8.46

95.15±10.88

63.28±6.87

95.35±13.48

65.87±8.22

96.44±13.67

对照组

40

66.57±9.22

84.54±11.04

66.33±8.58

82.14±8.64

63.66±6.99

84.44±10.47

65.74±6.28

85.45±11.84

t


0.170

4.744

0.110

5.923

0.245

4.043

0.080

3.743

p


0.865

0.000

0.913

0.000

0.807

0.000

0.937

0.000

3讨论

养老机构中老年人普遍处于高龄,随着年龄增长,其身体各方面和代谢功能都不同程度地老化和衰退[4];养老机构老年人通常是丧偶或空巢老人,这对老年人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并且老年人因为与社会脱节并与家人社交隔离,身患多种疾病,如果机构的医生和护理人员对老年人心理问题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老年人有抑郁和焦虑等消极心理问题,可能反过来严重影响机构中的老年人的身心健康[5]。因此,提高老年人身心指标对“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而言尤为重要。

养老机构的老年人衰老的症状为:平衡功能下降、肌肉减少和步态异常等。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PPB评分、SDS、SAS评分、生活质量差异小。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PPB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偏高,SDS、SAS评分偏高。分析原因可能是太极拳是一种组合运动,包括重心转移、缓慢协调、肢体协调等动作,并强调脊柱带动,通过身体回旋及转肩、踝、膝等运动控制,充分运动身体的各个部位,以改善平衡调节机制。太极拳还可进行肌肉收缩和相互转换推动和放松,以协调肌肉的动力、合成和收缩,从而增强老年人肌力,从而有助于恢复老年人日常生活能量。使用医养结合的护理方式联合太极拳能够在提供优质的护理之外对老年人增加心理疏导及生活照料、运动训练,增加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6]

综上所述,对养老机构老年人使用医养护一体化联合太极拳干预能够优化老年人身心功能,优化日常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 葛海燕,梁肖,张红,等. 正念干预对社区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研究[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1):1592-1595.

[2] 马佐瑶,贾小飞,丁小龙,等. 核心肌力训练联合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骨密度及平衡功能的影响[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20,42(8):791-794.

[3] 关伟群,廖飞娥,伍翠敏,等. 老年综合评估护理干预对急诊老年慢性病 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J]. 临床护理杂志,2019,18(5):26-28.

[4] 张亚军,高宁,张子晗,等. 太极拳练习对老年人 认知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研究进展[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20,40(2):104-109.

[5] 朱自强,赵梦娟,赵春善. 传统有氧康复运动对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J]. 中医药导报,2020,26(10):154-158,170.

[6] 崔永胜,杨慧馨. 太极拳与快走锻炼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9,37(5):17-22.

蔡颖,女,汉族  陕西旬阳,1999719日,本科,护士, 西安外事学院(710077) 研究方向: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