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7
/ 2

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

夏俊辉

南通化学环境监测站有限公司,江苏 南通 226000

摘要:现今,环境保护是当前全球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要更好地保护环境,需要使用环境监测来获取相关信息。其有效地分析了环境污染的原因,并据此制定了环境管理计划。环境监测是对环境质量的识别和分析,以阐明当前的环境状况并采取环境保护措施。因此,这要求我国加强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使其在环境保护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下面本文就对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环境监测;生态环境保护;作用;

由于我国工业化进程实施加快,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群体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被破坏,因此,相关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研究话题。在此种发展背景下,保护环境、解决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成为群体的共识,也正因如此,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实施在市场内被关注。为此,环境监测技术被引进环境保护工作中,在实施此方面工作时,使用专业的仪器与设备,对环境中含有的污染性粒子含量进行测定,掌握当下社会环境质量,并以此为依据,确定目前区域生态环境现状,并根据多方测得的数据,对区域未来环境发展进行预测。截至目前,环境监测行为已成为环境保护工作中的核心步骤,可更好地还原区域真实环境。

1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关于环境监测的作用,主要是提供环境相关的基本科学信息,如空气污染问题是否存在,以及污染问题如何预防和处理。环境监测技术在识别相关数据和信息的方面有很大作用。分析测量结果发现,如果某些信息超出了标准,则可以根据当前的空气现状确定空气污染指数,可以有效地预测未来的空气污染趋势,并根据以上内容制定清洁环境的计划。基于以上所述,环境监测技术不仅可有效地提高相关人员工作效率,还可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全方位地了解和分析,从而使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2生态环境保护中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意义

在高质量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条件下,我们的环境还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需要对现有环境条件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估和监控,以有效改善环境污染。通过环境监测能够使环境保护相关部门针对环境污染相关问题制定完善监测系统,落实各项监测工作,强化环境污染问题跟踪,使环境保护规划与策略的制定获得有效依据。同时,通过有效的环境监控,可以对当前的环境状况进行仔细的分析和评估,从而有助于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减少环境污染,同时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此外,可以选择不同来源的配置,通过灵活应用环境监测技术,还可以有效地管理有关污染物变化的现行法规,并弄清各种污染物的现有位置、含量和变化,以防止污染和环境管理对准确结果的影响。

3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策略

3.1注重环境监测系统

完善开展环境保护时,较为重要的便是及时发现换环境问题,并提出有效治理方案,环境保护与污染处理问题要想获得有效实施,就应注重环境监测体系的完善。环境监测实施时技术性比较强,监测工作开展时候需在合理位置运用监测系统展开监测工作,在此基础上,才能针对环境监测进行准确、全面分析,因此全面监测系统的建立十分必要。通过监测系统构建,能够进一步提升监测效率以及监测效果,使监测准确性得到比较充分保证。监测体系在制定过程中,需加强环境保护相关政策制定,重视工作人员体系意识增强,使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将知识向经验与技能转化,不断提升自身环境保护工作水平,树立良好责任心。同时需针对工作人员实际工作情况展开检查与监督,形成科学奖惩制度,不断提升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动意识。

3.2创新检测技术

在科技迅速发展过程中,互联网、5G、大数据等获得了比较广泛的运用,环境保护实施时环境监测运用需获得科技支持,并紧跟时代发展脚步,积极展开科技创新工作,促进环保效率提升。环保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先建立环境监测试点,通过新科技手段进行监测,同时监测工作在实施时需由水平较高的专家负责,并且在此过程中需对员工展开培训,使员工充分掌握国内和国外比较先进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尽快提升环境监测质量与水平。也可以学习国外对于先进技术的研发,将先进技术运用于环境监测中,推动监测技术的创新与改革,使我国逐渐形成比较完善的监测体系,保证环境保护在实施时的整体效果。

3.3设置科学环境监测制度

制度是各项措施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在开展环境监测时,应注重制度建设,推动制度逐渐向治理效能转变。就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现状来讲,多数环境监测工作在实施时未能构建比较科学的管理制度,以致于相关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清晰明确自身责任,环境监测获得的效果并不明显,环境保护难以顺利实施,人们生活没有在较大程度上得到改善。因此需注重管理制度完善,运用合理方式促进管理制度落实,加强资源优势有效整合,保证各项工作在实施时做到统筹兼顾,进而提升环境监测水平。并且管理人员需针对监测人员在工作中的组织框架进行调整,构建垂直管理方式,每个人员开展监测工作时都能体现出针对性。除此之外,需对监测结果展开分级与整理,促进部门的之间有效协作和沟通,体现出环境监测在实施时的科学性与整体性,进而使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3.4建立高素质监测队伍

环境监测在逐步深入过程中,虽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但是存在的一些缺点也比较明显,其中主要体现在工作人员综合素养和工作效率有待提升,要想保证环境监测高效性与完善性,就应注重水平高监测队伍的构建,保证工作人员具有良好专业的技能与专业知识,进而使环保工作得以有序进行。因此环境监测相关部门需注重环保团队建设设,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促进相关工作人员在环保意识方面的提升,开展环境监测时做好质量把关,保证环境的监测效率。

3.5建设环境预警监控体系及生态监测的网络系统

建设环境预警监控体系与生态监测网络系统是保证日常环境监测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同时,也是正确处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关键保证,将不可避免地为国家环境文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基于上述,我国公开声明了建立环境监测网络的计划:中国各级和各类型环境监测后获得的数据和信息应共享网络和生态系统。监控信息可能被传播,它可以通过网络系统平台发布;开发环境监测技术系统的同时,每个地区都必须从环境污染的现实,从对环境监测技术和环境管理的要求出发,然后连接到环境监控网络。环境监测站将整合来自不同地区的环境监测技术系统信息。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可以在其中一个地区进行环境监测,包括联络管理和机构咨询等机制,以尽可能有效地处理紧急情况。预警及环境监测系统的创建应当以环境监测网络为基础,再使用大数据平台功能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实现自动预警,目的是使环境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同时对环境风险防范起到引导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环境保护当前已经成为大众广泛关注的问题,与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之间联系紧密,开展环境监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价值性比较明显。通过环境监测能够为环境保护提供重要数据支持,促进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晓盾,王小华.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10):162-163.

[2]朱玉在,高中玉,李华.基于环境监测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分析 [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0,1(23):120-123.

[3]张明,刘随军,王海超.环境监测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J].绿色环保建材,2020(09):130-131.

[4]赵春雷.基于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措施探讨 [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0,1(15):19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