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必修课程的教学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7
/ 2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必修课程的教学融合

黄芳

梧州市第二中学

【摘要】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涉及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和奥妙无穷的微观变化,它具有实验多、性质繁、微观抽象等特点,这些特点容易使化学知识储备有限的高中生迷茫,而信息技术刚好具有网络化、多媒体化、虚拟化、数字化等特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把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必修课程融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可以使学生抽象与形象思维共同参与学习过程,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中化学 必修课程 融合


化学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应用,它涉及大量关于化学变化、内部结构等微观世界的抽象描述,是很奇妙的科学[1]。但是面对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及奥妙无穷的化学微观变化,知识储备有限的高中生学习时容易迷茫,不知所措。而信息技术刚好具有网络化、多媒体化、虚拟化、数字化等特征,若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把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空间变大变开放,吸引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学习的重点,突破化学学习的难点。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必修课程融合时,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用现代化科技将化学知识科学地、有机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抽象与形象思维共同参与学习过程,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下面重点谈论一下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必修课程的融合。

一、用影像资料创设教学情景、进行科普宣传,激发学生兴趣,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且可以让学生循着知识产生的脉络准确地把握学习内容。课程引入时,可以选择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影像资料创设情境,设置问题作为学习线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阅读,一步步地解决问题,完成学习。如苏教版必修1《硝酸的性质》一课,可以播放一段硝酸泄露的报道,然后让学生边看报道边思考问题:1.报道介绍,硝酸泄露现场有什么气味?可能是什么物质的气味?2.硝酸泄露现场为什么笼罩了一层雾?这层雾是什么颜色的?这是谁的颜色?3.硝酸泄露怎么处理?为什么?4.装硝酸的罐是什么成分?为什么可以用这种成分的罐装硝酸?学生看完视频后自己再阅读课本,分组讨论,可以得到大部分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在报道的引领和自己的思考、同学的讨论间就把硝酸的性质基本学完了,并且通过观看硝酸泄露的新闻视频,还有助于引导学生把与硝酸有关的理论知识迁移到实际应用中。

在介绍了解性知识时,可以借助影像资料把信息浓缩地介绍给学生,帮助学生对新事物建立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如学习必修1《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一节时,可播放关于雾霾的视频,让平时没有感受过雾霾的学生通过视频了解雾霾的形成,了解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如果学生对环保方面的知识有兴趣,还可以在课后自行查阅更多关于雾霾的资料进行更深入的学习,这样,不仅完成了氮氧化物对环境污染的理论知识,还增强了学生环保意识的情感教育。

二、播放视频进行危险实验教学,突破教学空间的局限,增加教学安全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中肯定会涉及很多化学实验。但是有一些实验具有很大的危险性,需要很完善的保护措施才能完成,这时候可以通过播放实验视频让学生学习,既可突破教室、实验室的教学空间局限,又可提高教学的安全性。例如学习必修2《元素周期律》一节时,会以碱金属的金属性递变规律讲述同一主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这时候如果能进行碱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实验,教学效果会更好,但是,铷、铯与水反应非常剧烈,在学校根本无法进行,这时候就可以播放一段由专业人士在安全措施足够的条件下做的碱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感受铷、铯与水反应的震撼,从而体会碱金属性质的递变。

三、利用动画模拟微观变化,建立模型,让静态内容动态化,将抽象知识形象化

化学学习的内容之一是从微观角度学习物质的性质、变化、应用。但是这些微观的物质是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这时候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动画模拟微观变化,让静态内容动态化,方便学生理解。例如学习必修2《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时,涉及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的微观变化,学生难以想象微粒间是怎样由化学键结合在一起的,更不能理解化学键是如何断裂又是如何形成的。这时候就可以用flash动画模拟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并把断键时需要吸收热量,成键时会放出热量的效果模拟出来,就可以把内容动态化,帮助学生把抽象知识形象化,突破学习难点。

又如学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一节时,我们可以通过电流表的偏转让学生知道原电池形成时有电流通过,并根据电流方向判断电子移动方向,但是,由于电子是微观粒子,很多学生还是难以想象电子的移动。这时候就可以用计算机建立一个原电池的模型,并设计电子的定向移动的动画,学生通过动画的模拟,可以很形象地理解原电池中的电子移动,把难点转变为易学点。

(四)通过微信、QQ等信息技术软件分享学生实验、学生讲话等课堂实录、课堂照片,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方便学生回顾旧知。

新课程改革后更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中经常会出现小组学习、分组实验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在使用这些教学形式时,如果能用摄影设备把学生参与课堂的情况录制下来,并通过微信、QQ等信息技术软件与全班同学、全校同学甚至更广的范围的同学分享,可以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把学生的学习情况最真实最形象地记录下来,方便学生在课后翻看回忆,回顾旧知。例如,在必修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一节中,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设计实验验证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由于每组学生的思维都不一样,设计的实验、看到的实验现象和得到的实验结论不一定会相同,但是,怎么样可以让每组学生能安心做自己小组设计的实验,又能更形象地看到别的小组设计的实验和实验现象呢?这就可以借助手机、相机等设备,让每个小组都把本组关键的实验装置、看到的实验现象等拍摄下来,然后通过班群分享,这样每个小组便能看到全班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和实验现象。而且,班群的聊天记录还能把这些东西长时间地保存下来,便于学生随时翻看,有助于帮助学生回顾旧知。

在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适当地把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利用影像、动画、图片资料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是一种符合现代化教学的方式。但是要注意不能让信息技术完全代替化学教学,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还是要多设置学生能亲身参与的实验和活动,保护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董前荣. 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教学的整合研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9.02: 38,45

[2] 何西玲,龚颖潮. 浅谈高中化学有效教学设计中信息技术整合的角度[J].化学教与学. 2014(2): 19—20

[3]徐剑辉.信息技术“化”腐朽为神奇[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5):149—150

[4]郭静.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4):107—108

[5]王国民.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优势[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8.08:59

[6]方治华,郭霖.信息技术在化学探究实验中的作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2):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