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技术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7
/ 2

无人机技术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中的应用

滕跃

山东省地质测绘院

摘要:在传统国土调查方法中,由于受到多种条件约束,工作底图以卫星遥感、航空影像等正射影像图为主,需要逐一对各地块的地类、面积等情况进行调查。卫星遥感、航空影像等因受较长获取周期的影响,成本很高,难以快速、高效地获取目标区域高清影像数据。为了保证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工作正常开展,需要引进最新测绘手段,得到分辨率与时效性高的土地调查数据。本文对无人机技术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无人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

引言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简称“三调”)是全面查实、查清当前全国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相较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三调”技术手段更先进,调查精度更高,调查内容更加丰富与细化,如城镇村庄内部细化调查、土地权属调查和专项用地调查与评价等。

1“三调”调查内容

“三调”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作,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但是“三调”工作涉及内容较多,与多个领域密切相关,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等特点。调查内容包括土地利用情况、土地归属权以及专项用地调查等,同时涵盖林业、畜牧业、农业和建筑业等领域,采集数据信息非常庞大。

2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中应用无人机技术的必要性

无人机技术在“三调”中的应用情况,“三调”工作通常需要在山区、灾毁区域中提取图斑,有较大高差,车辆、人员很难到达现场,耗费很多人力与物力,为工作顺利进行造成了阻碍。应用无人机技术,可突破上述难题,在“三调”工作中发挥巨大优势。以往,国土调查手段仅仅符合平原地区要求,在地形复杂、人员难以达到的区域,全站仪、GPS接收机等测绘仪器很难发挥作用。引入无人机技术后,可以克服工作强度大、外界环境条件差、耗时耗力耗能等问题,既节省了大量资金,又提高了调查举证工作效率,是“三调”工作中应用较多的一种新技术。

3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内容

3.1土地种类、面积以及权属调查

全面了解我国当前土地种类、面积、权属等内容,全面了解我国当前耕地、林地、草地、住宅、交通、水利等土地类型的分布状态。以耕地调查为例,具体调查过程中需要结合精细化管理模式,综合调查当前耕地数量、耕地具体分布状态、耕地组成以及耕地权属,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归纳汇总,为后续地图绘制提供重要数据参数支持。

3.2为后续土地资源调查提供支持

在进行土地资源统筹安排以及合理开发前,需要对土地资源进行综合测定评估,相关数据信息不仅包括各地区的地形地貌,也包括如面积、土地类型、土地权属等基础信息,完善的国土调查数据可以为相关土地资源开发项目提供相应的数据信息支持,进而方便土地资源开发相关人员更为精准地开展项目开发可行性预测评估,为后续开展的有序进行以及具体项目调查提供有效的基础支持。

4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技术特征

4.1严格的核查体系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作为查清我国国土资源的重要手段,其对于具体调查数据的精准性和可靠性有着极高的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在数据调查过程中均需要严格遵循“省级检查、国家核查”的核查制度,并以省级为基础数据核查单位,科学设置调查数据评价区间,综合保障调查数据的时效性和精准性。同时,结合第一次、第二次全国国土调查中所存在调查效率低、工作量大等问题,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过程中将会运用各类数字化测绘新技术,在相关技术的支持下,可以有效简化测绘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测绘精确性。

4.2调查内容更丰富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中对于新型产业的用地类型进行了明确规定,并在具体调查过程中结合相关新型产业的实际经营特点,通过更为精细化的调查方法对城镇和农业用地融合调查方法进行有效优化,以保证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任务能够顺利完成,进而为后续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提供重要支持和参考,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5图集总体设计思路

5.1图集的用途与定位

图集可以定位为“三调”工作的总结和成果图件,或以土地利用为主的综合性地图集,或以国土资源为基础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地图产品。

5.2图集的资料收集

收集各级行政界线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地名数据库等;收集“三调”成果数据库及缩编数据库、各类专题数据等;收集“三调”成果分析报告、各项专项调查成果报告及统计报表等,统计数据应基于“三调”原始数据,统计面积应以图斑椭球面积为准;收集相关影像与典型照片等。

5.3地图比例尺设计

根据制图区域的形状、大小及图集的内图框尺寸等,确定地图的比例尺、横排或竖排、是否需要破图廓等。为表示同一主题下的多项指标,经常需要一个幅面内安排多幅地图,各地图的比例尺应形成简单的数学比率或者倍数关系。

5.4基础地理底图编制

表示主要的道路网、水系网、各级政府点位及注记、重要的地理名称等,基础地理要素的表达在视觉效果上不宜过强,避免干扰专题要素的表达。此外,还应考虑整体工期对图集编制设计的影响。图集编制是“三调”总体工作进程中比较靠后的一环,可利用的时间周期相对较短,可将图集设计与基础地理底图编制等工作提前进行,并结合部分实验数据开展样图生产,待“三调”最终成果数据库建设完成后,再对前期形成的地图进行更新与修改,有序完成图集编制工作。

6无人机航测技术在全国国土调查中的应用

6.1国土调查规划中的应用

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中,国土调查规划是比较关键的环节,也是确保后续相关工作优化落实的重要前提。国土调查规划中无人机技术的应用能够明显提升后续调查工作开展的可行性和高效性,避免因为规划工作混乱严重影响到后续工作成效。在无人机航测技术的应用下,其能够较好实现对于国土调查工作相关区域调查航迹的优化设置,进而更好地提升工作有序性,切实解决可能带来的调查工作重复或者是矛盾问题。这就需要在国土调查工作开展前,借助于无人机航测技术实现对于相关区域的全面调查了解,根据无人机获取的相关数据信息资料,可以初步预判后续国土调查的具体流程和方向,保障由此形成的规划方案具备更强可行性,能够在明显提升工作速度的基础上,保障调查质量。应用无人机航测技术获取的相关数据资料信息同样也可以作为后续国土调查的重要依据,避免出现严重浪费现象。

6.2内业预判中的应用

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的开展中,内业预判同样是关键环节,其直接关系到最终国土调查结果。为了有效提升内业预判准确度,应该注重保障相关数据信息的强有力支持,避免因为数据信息资料不完整,或者是相关数据信息资料不真实而出现严重错误预判。该方面无人机航测技术的应用必然表现出明显优势,可以较好地实现对于国土调查数据信息资料的可靠提供,在精确度以及充分度方面都具备理想作用价值。相对于原有内业预判中应用较多的二维正射影像资料,因为信息精确度不高,可视化效果不足,进而影响最终调查结果;但是在无人机航测技术的应用下,能够形成三维模型,由此带来更为充分全面的数据信息资料,对于内业预判工作将形成强有力的支持,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内业预判工作的难度,提升工作效率。对于以往内业预判中很容易出现误判的区域,无人机航测技术的应用表现出了明显优势,例如水田以及池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相似性,最终容易在内业预判中形成误判,如果该方面能够借助于无人机航测技术提供的三维模型,则很容易看出两者差异,避免出现误判现象。

结束语

总之,“三调”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当前国土利用、土地资源变化等情况,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用地方案,避免出现国土浪费的现象,提升我国土地资源管理智慧化、数字化水平。在“三调”工作中应用无人机技术可在复杂条件、交通不便等区域进行调查,但也易受到天气、边境航空管制等因素影响。

参考文献

[1]廉志鹏,辛全,王平.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正射影像减控技术的研究[J].经纬天地,2017(03):29-32.

[2]孙继光.无人机航测技术在不动产权籍调查中的应用[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7,35(02):60-62.

[3]陆方蓉.无人机航测技术在国土资源勘测中的应用[J].冶金与材料,2018,40(02):97+99.

[4]臧熹.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库质量控制措施综述[J].测绘技术装备,2018,21(04):86-88.

[5]张翔,秦岩宾,周勇帅.基于3S技术精准化调查在第三次土地调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4):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