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阶梯式设问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8
/ 2

借力阶梯式设问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

高娟

河北省保定市第十三中学 071000

摘要:所谓思维的扩展主要是从问题来开始的,也就是说教师需要采取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来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而设问引导就是一种通过问问题的方式来启发学生思路,给学生一些提示而培养起创新性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正确方向的思考,进而教学效果最佳。

关键词:阶梯式设问;初中化学;教学效果

引言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除了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首先分析设问引导在初中化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在对设问引导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阶梯式设问在初中化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对于学生答案没有认真对待

教师的每一个肯定都是对学生莫大的鼓励,而每一次的忽略都会对学生的积极性产生很大的挫伤。但是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因为过于注重问题的标准答案,而对学生派生出来的答案没有认真的思考就对学生进行否定,这样就会影响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或者是对于学生的新的疑惑没有进行及时的解释这就导致了学生认为教师对自己不够重视,进而影响了学生的自尊心,这种对学生随意敷衍的方式或者对学生进行无条件的符合的方式,都对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思维的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问题提出没有较好的衔接

  好的课程设置就是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衔接分明,因此在授课过程中一个环节到另一个环节时一定要做好铺垫和衔接,而设问的提问方式是一种通过老师的引导来引出新的学习内容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提问之前一定要做好问题的铺垫,也就是显示通过所涉及的已经学过的知识的复习来为学生提供思路,进而自然的提出问题,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问题比较模糊、抽象

  化学作为一门专业性极强的科目,由于教师对于学生的具体情况缺乏实际的了解,进而导致设置的问题过于抽象或者是问题十分的模糊,因而导致学生对于问题的回答没有思路,几次之后就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放弃学习;另一方面,由于教师问题设置的范围过大就容易导致学生因为知识不够用而问题回答过于困难,因此学习效率不高。

4.提问次数过多

  化学课作为一门专业性以及逻辑性极强的课程,课程内容十分的枯燥,因此提问的过程中由于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进行针对性的问题提问,导致提问的次数过多并且过于简单,这就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过于单调并且机械性很强,只有“是”与“不是”,因此回答时没有悬念也没有质疑,因为不是“是”就是“不是”,因此结果的受限导致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都受到了限制,因此导致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挫伤,进而学习效率不理想[1]

二、设问引导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传统的教学观念导致学生认为学生一定要保持一定的权威性,因此无论是课堂还是课下都与学生保持了一定的距离,进而交流较少,即使交流也是非常的单一,主要就是学生提出疑问而老师帮助解答或者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解答。因为教学的任务的设定以及升学的巨大压力使得教师很少给予学生机会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可能因为耽搁时间太长而被老师打断,这样对学生的自尊心以及思考和学习的积极性都会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时间长了之后学生就会适应了这种教学方式,因此在课堂上没有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甚至连表达能力都肯能退化。这就需要教师认识到与学生交流的重要作用,通过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进而为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而教师要有耐心,在学生提出问题或者是表达时要进行耐心的倾听,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进而营造出一个更加平等的师生关系,能够让学生学习效率不断提高。

2.“间”中小结,点拨升华,拓展设问的综合功能

用“设问”作讲课结尾的方法,一般运用于系统性较强、上下节内容便于连贯的章节,用设问作前一节课的结束语,让学生的求知欲在第二节课里得到满足。例如,在教学金属材料一节时可这样结尾:我们已经学了金属的防锈,为了防止生锈,通常在铁的表面镀一层其他金属,试问根据你们生活中的经验,表面镀锡的“马口铁”和镀锌的“白铁皮”,常温下哪一种容易生锈?为什么?镀层破损后哪一种更容易被腐蚀?要知道为什么,请在下节课,'金属的化学性质”中找答案。这样在知识与知识之间架起了桥梁。有时在课堂教学结尾教师故意“节外生枝”地置疑,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对本课结果尾进行充实、拓宽,以诱发学生的联想,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拓展。

3提问要有“层次性”,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所谓提问的层次性,就是提出的问题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新的高度。应具有两个原则:一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能拾级而上;二是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能享受成功的愉悦。还以“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实验为例,对玻璃管中“黑色固体成分”的探究教学,有老师提问:“如何证明黑色固体的成分?”,此问题就缺乏层次性,因为学生还不知道黑色固体是什么?如将问题改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黑色固体的成分”,再设置“如何证明黑色固体是铁”的递进问题,则大多数会参与到相关问题的讨论中来。为此,设置问题,环环相扣;解决问题,层层剥笋。提问具有层次性,学生才能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教师有意识地提出一些答案、条件、解法、策略均不唯一的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并解决问题。如《化石燃料的利用》中关于“选用哪一种燃料更合算?”的教学,有老师提问:“仅从经济上看,选用哪一种燃料更合算?”、“仅从热值上看,选用哪一种燃料更合算?”等,很明显上述提问缺乏开放性,如改为“选择燃料要考虑哪些因素?”,这样的问题有助于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交流互动机会,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还有利于促进学生从模仿走向创新

[2]

除此之外,在问题的设置过程中,需要让问题的内容有充分的引导性,让学生可以在问题的引导下完成对内容的思考,所以在问题的设置之中,可以设置类似的问题,首先是如何既能称重反应前的物质质量,又不至于让反应物产生接触?怎样让反应物相互混合发生反应,以及比较反应前后总质量是否改变,主要应该观察那个方面?通过这些问题,让当前的反应能够在合理的情况下开展,让学生可以完成对反应的有效的分析,从而实现层次性的递进,加强对知识的掌握。

  4.通过设问问题的层级性的设计来满足不同学校程度的学生

一个课堂之中学生的学习程度都是有差别的,但是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就需要尊重学生的需求,因此在设问问题的选择上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进行更加具有梯度的问题设置,也就是设问问题循序渐进,并不能太难,让学生丧失自信心;也不能太简单,让学生感觉无聊,没有挑战度。因此在问题的设置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定更加符合学生水平的问题,这样对于学习内容的引入更为简单和自然,通过一步一步的问题加深来因大学生思路的掌握,进而对于所学内容进行更好的掌握,并且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成就感,进而培养其思维灵活、积极探索的精神。例如:在二氧化碳知识的学习上首先可以设置问题让学生能够成功的做好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初步的试验计划,进而通过三组不同的实验装置来让学生进行评价何种的实验效果最好,之后教师提问这三种装置哪一种试验进度的控制更加的便利?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思考会有一些难度,这就需要学生进行实验来进行实践,这种带着明确的问题和目标来做实验的方式更有利于实验效果的最大化,进而开发学生的无限的潜能。

结束语

在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知识的技巧性传授来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通过学生相对感兴趣的情景设置设问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动手,教师还应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进而了解学生真正的想法,进而提高课堂效率。总的来说,通过课堂中的设问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这不仅需要教师课前的问题设计还需要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思考和实践,启发学生的思维。,实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杨建红.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构建“有效提问”的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0,22(03):202.

[2]范秀华.初中化学课堂中问题层次推进的设计[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32):82-83.

注:本文是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教育科学研究规划专项课题《核心素养下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化学课堂提问方式研究》,课题编号:20010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