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训练中心安全文化内涵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8
/ 2

浅谈工程训练中心安全文化内涵建设

袁海蓉 艾瑞财 崔海

(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摘 要: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引入工程训练安全管理之中,对于实现工程训练中心的规范管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教学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安全文化在工程训练中心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及其安全文化体系。

关键词: 工程训练 安全文化 内涵建设


安全文化的概念最早由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1988年针对核电站的安全问题提出。从此,安全文化从核安全文化、航空航天安全文化逐步拓展到企业安全文化,进入到全民安全文化建设的新时代。我国开展安全文化的研究与推广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

大学校园安全文化是在校园内部营造一种安全意识与氛围,以保障师生员工生命安全与健康,促进校园正常生活秩序的稳定运行。工程训练中心承担着我校全体本科生工程意识启蒙教育与工程素质养成的主体教学单位,是最接近企业环境和工业生产背景的重要场所。近几年仪器、设备的数量得到了大幅增加,实训场地人员密集程度较高,存在发生火灾、爆炸、烫伤及机械碰伤等安全事故的隐患,为此,安全管理已经成为工程训练中心管理工作的重点。如何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主动性,使其自觉地加强安全意识、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成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引入工程训练安全管理之中,对于实现工程训练中心的规范管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教学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安全文化的内涵

对于安全文化概念的理解和表述主要分为“狭义说”和“广义说”。狭义的安全文化源于狭义的文化概念,即限定在精神和素质修养等方而。而广义的安全文化将范围扩大到了物态文化、环境文化等方而,比如国内有人将安全文化定义为“人类安全活动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精神、观念、行为和物态的总和”,既包括精神、观念等意识形态的内容,也包括行为、环境、物态等实践和物质的内容。本文研究的是广义的安全文化概念。

事实上,“安全文化”对于公民而言就是要通过大力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提高全体公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对领导而言,就是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对于职工而言,就是要建立起不要伤害别人,不要伤害自己,同是不要被人伤害的安全生产理念。从行业角度和企业角度来说,就是要在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下,结合自己的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安全管理理念和安全管理原则。

  1. 安全文化在工程训练中心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1)更新师生安全观念,提高安全意识

通过安全教育、创建安全环境和氛围,给师生提供工程训练安全新观念,使他们对安全的价值和作用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进而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安全态度和安全信念,并因此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按照要求进行实验。这种积极创建、维护安全环境和氛围的软性管理成为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

(2)引领师生的安全思想,促进安全管理

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分支,安全文化凝聚和反映了工程训练中心内部有关安全的价值观和精神力量,通过在实训场地进行安全环境创建、安全文化知识的传播和宣传,提高师生的安全素质和安全修养,形成人人关注生命、关注安全的文化氛围,从而促进实验室安全管理。

(3)促进安全管理模式的转变,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建设水平影响安全管理的机制和方法,安全文化的氛围和特征决定安全管理模式。安全文化建设贯穿于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起着规范安全行为、提高安全意识的作用。安全文化建设得越好、内容越丰富,安全管理的监督作用就越容易实现。安全文化建设对安全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保证安全文化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促进安全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1. 工程训练中心安全文化建设内容

安全物质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精神文化四个层次构成了工程训练安全文化体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

  1. 安全物质文化建设

安全物质文化是为了保证人们的安全生活和生产而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条件、环境和设施的总和,是安全文化的根本保障和基础。为此,工程训练中心安全物质文化建设包含科学的实训场地、实验室布局、标准的仪器设备安装、健全的安全防护设施等硬件条件建设。

  1. 布局设计科学合理。实训场地的安排和布局应考虑到设备的运输、安装、维修要方便,且充分考虑学生上课的流动性及学生的安全,根据设备危险系数合理设计仪器设备在实训场地的分布,办公区域与实训区域要有明确的划分,便于工程实训教学的管理。

(2)基础设施安全规范标准。首先是实验室现场布局和设备的安装要合理,使用操作方便,减少经常性的挪动、延伸、改造等活动。水、电、气等管线设施铺设规范,质量符合实验要求。其次对于铸造训练、热处理训练、焊接技术训练场地要与其他训练场地相对隔离,以避免焊接烟尘和开炉时所添加的化学药品的刺激性气味,扩散到全教学楼,必须安装性能良好的通风设施和废弃物回收设施。

(3)安全防护设施齐备。各训练场地走廊一侧房门设观察窗,所有房间进出门全部为向内开模式,在走廊设房间电闸关合状态显示灯,各房间安装门禁系统;

训练场地为学生密集型场所,安装喷淋式防火系统、防盗、隔音、应急灯,紧急出口、报警装置、急救箱、校园网络等设施,并且放在容易取用的位置,安全标志齐全、醒目直观、定期检查,保证设备性能良好。

  1. 安全制度文化建设

安全制度文化是协调生产关系、规范组织和个体行为的各项法规和制度的总和,是安全文化中重要的、带有强制性的组成部分。工程训练中心安全管理制度是各教学基层组织开展安全工作的依据。除了学校制定的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外,工程训练中心根据实践教学工作特点和实训场地的特殊性来细化管理制度,实现精细化管理。

(1)构建严密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制定了“工程训练中心安全管理办法”和“教职工安全工作考核评价标准”,成立安全委员会,明确主任、主管领导、指导教师、以及学生的安全管理责任,签订年度安全责任书,责权分明,使工程训练中心安全管理环环相扣、全面覆盖,不留盲区和死角。

(2)依据工程训练中心仪器设备特点和设备维护保养系数,进行设备分类管理,细化采购、领用、使用、停用及报废等环节,制定可执行的使用管理、考核规范。。

(3)强化安全防护管理,制订了“指导教师和学生安全防护服的配发标准”;将特种设备和特殊工种操作人员管理日常化,危险性非常高的实训项目必须有指导教师在场监督指导,对于高压容器、高速、高温设备等特种设备制定专门的定检、定培训的制度来强化安全管理;补充制定了“危险品管理规定”。

(4)制定了“工程训练中心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反应预案”。工程实训教学的安全事件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及时、科学的应急措施往往能有效地控制事件的发展,减少损失。因此,应针对实训单元的不同特点制定应急预案及信息报送制度,并在参训学生或新入职员工进入实训场地前进行安全培训。

  1. 安全行为文化建设

安全行为文化是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安全物质文化,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行为表现。在工程训练中心,师生的安全行为包含规范的操作和安全防护技能。

首先,在各实训单元教学中不断强化规范操作,通过重复训练关键操作技能,纠正存在安全隐患和对环境造成损害的操作行为。其次,在各实训单元教学中要用案例不断强调不良操作习惯的严重后果,演示事故发生初期的处理方法和采取的防护措施,将一些重要的安全防护技能纳入到学生实践课程的考核体系中,以强化师生的重视程度。

  1. 安全精神文化建设

安全精神文化处于安全文化的最里层,是指为全体员工所共同遵守的、用于指导和支配人们安全行为的意识观念的总称。而安全事故的发生从根本上讲是安全意识的淡薄,因此培养师生的安全意识是工程训练安全精神文化的核心。

(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对各管理岗位人员的安全教育,促使管理人员重视工程训练中心安全环境的营造;加强对实习指导教师的安全教育,促使其在实训教学指导中强化对学生规范操作和安全防护技能的训练;通过定期举办讲座、课程教学、视频教学、安全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教育。

(2)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各实训场地内各类设备状态、水电开关、消防设施、危险化学品存放柜及急救箱等硬件设施都配有醒目的标志;具有机加工和热加工设备的场地地面,以不同的颜色进行安全区域标识;各仪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上墙等。

. 结论

工程训练中心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师生的安全素养,树立安全观念,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使得工程训练中心安全管理由单纯的刚性管理转变成刚柔兼施的全面管理,安全管理工作落地、更有成效。工程训练中心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势必成为各高校工程实训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王天晓.美国近年学校文化研究简述. 教育科学. 2008(04).

[2]王光辉. 创建安全文化的7个关键因素.  现代职业安全.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