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低效板栗林更新改造增产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8
/ 3


山区低效板栗林更新改造增产技术

张海 刘芳梦 雷建 孙元峰 范光辉

肥城市牛山林场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 271600

摘要:根据山区低效板栗林产生的原因,对低效板栗林采取技术更新、改善板栗园环境、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改造板栗林,达到增产、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山区 衰老 板栗林 截干 更新增产

山区多土壤贫瘠,土层较薄,土壤中掺杂大量石块,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差,山区水源条件缺乏,多靠自然降雨补充水分,加之山区交通不便,陡坡较多,管理不便,导致板栗林营养状况差,随着板栗树年龄的增加,造成板栗树衰老期提前,出现亮脚空膛,病虫扩散蔓延、干枯枝增多的现象,有的甚至出现濒临死亡,严重影响经济效益,成为低效树。因此,我们选择低效板栗林更新改造增产技术这一课题进行研究与示范,改造地产树,使低产树重新形成生产能力,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收入。

一、改造技术要点

1.更新复壮

对管理粗放的衰弱树及老树、濒临死亡树,充分利用板栗树潜伏芽生命力强的特性,根据不同衰老程度、立地条件、树势进行更新复壮,将大枝从中部或者中下部截去,等待长出新的枝条形成新的树冠后,进行良种嫁接和整形改造,重新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多在春季进行截干。对轻度衰老尚有一定产量的栗树采用“小更新”方式,春季栗树萌发前将骨干枝截到全树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位置,截干后,当年除萌和连续进行2-3次摘心。树干及骨干枝基部的萌蘖及时全部除去。所利用冠内枝作为延长枝,培养成新的骨干枝。每年根据生长情况逐渐回缩、培养直至完成更新,通过二年时间培养使栗树完成了更新,使衰老板栗树重新形成生产能力,提高产量。

对中度衰老树,进行憋劲修剪、更新复壮,称之为“务树”,将大枝从中部或下部截去,或者从基部截去,促其萌生徒长枝,实行“换头”,从中选择生长方向好、发育充实的保留,多余的疏除,保留时遵循的原则是见三去一,见五去二。留下的按照去弱留强、去直留斜的原则重新培养成主侧枝,重新形成树冠。此外,有空间的地方培养成临时性结果枝组,以尽快恢复产量。更新后3年恢复正常结果。

在更新过程中,对于伤口较大,不易愈合,易感染病虫害的伤口用刮刀将伤口处刮平,及时涂抹“石硫合剂”和9281”等杀菌剂加以保护,然后用油漆覆盖伤口,防止伤口失水或感染病虫害。

2、深翻耕地林地

由于山区土壤贫瘠,在管理时要加强对栗园深翻整地,注意深翻时不能挖伤树根,通过深翻阔穴,扩大营养面积,促进根系深扎,提高树体的抗灾能力,增强树势。深翻扩穴在板栗采收后与施基肥、灌水、整修梯田结合进行,7-8月雨期对连片的栗园翻土成水平垄沟状,每隔40-50厘米开沟及培垄一道,先由下坡开始,第一道沟的草皮翻在外缘,第二道沟的草皮土压在第一道沟内,顺序依次翻遍全园。此法有利于雨水渗入土壤,起到保土蓄水作用。地形复杂的进行树下局部深翻法(也叫刨树盘),即在树冠稍大的范围处刨松树下土壤。春刨刨深10-15厘米,以促进根系活动;秋季8月中下旬开始,刨深20-30厘米,结合除草压绿肥,消除树下杂草。刨树盘要里浅外深,以免伤粗根。秋季深翻土后灌水,使土壤和根系紧密结合,有利于栗树的生长发育。结合深翻将杂草覆盖在树下,充作肥料。

3、合理施肥科学管理

3.1施肥时期 根据板栗生长和结果特性,栗园施肥我们抓住 3 个关键时期:一是春季发芽后的雌花发育期,这一时期追施速效氮肥,促进雌花花芽分化,增加雌花数量,并且使枝叶生长旺盛,这是提高当年产量的重要基础;二是幼果旺长期,此时是板栗果实迅速发育以及果肉内干物质积累、果肉重量增加的关键阶段,施速效氮、磷、钾肥可以促进果粒增大,果肉饱满;三是秋季果实采收期,采果后结合深翻、施厩肥、堆肥等有机肥料,以恢复树势,促进花芽分化,为来年丰产打下基础。

3.2施肥种类 板栗施肥,一般以施有机肥为主,配施少量的化肥,还可施适量的硼、锰、铁、镁、稀土等微量元素肥料。这样就能够在两性花开始发育时及时供应足量的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减少自然落果,降低空苞率,提高结实率,达到增产的目的。在果实迅速生长期,可以增强栗树的光合作用,促进栗实膨大和干物质的积累,迅速增加其重量,并延长叶片的光合效率,降低含水量,提高抗旱能力和提早成熟。

3.3施肥方法 主要采用土壤根施和叶面追肥 2 种方法。土壤施肥时,秋季每亩根施土杂肥 2000 — 3000千克,沿树冠开环形施肥沟,沟宽30厘米、沟深25厘米,施土杂肥每株80千克,施用时将肥料与土壤混匀施入,同时配以尿素2千克,过磷酸钙2千克,复合肥 2千克,施肥后培好土,以利于根系充分吸收肥料营养,迅速恢复树势。叶面追肥主要是微量元素及速效肥料。方法是:将0.3%—0.4%尿素液、0.3%—0.5%磷酸二氢钾液0.3%—0.4%硼砂液混合起来,于晴天上午9时或傍晚喷射树冠,隔10天喷一次,连喷两次。喷肥后如果10小时内遇大雨重喷一次,确保施肥效果。通过叶面喷肥可有效提高板栗产量和质量。

4、病虫害防治

板栗林常见病害有栗疫病、板栗芽枯病、炭疽病、白粉病等,虫害有栗瘿蜂、大袋蛾、云斑天牛、栗实象鼻虫、各种蚜虫等。防治主要以生物防治为主,结合改造板栗林环境和安全合理使用农药防治,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使物理、化学、生物等防治方法综合使用。具体防治方法如下:

4.1清理板栗园 在入冬前,主要搞好板栗园卫生,彻底清除树下的枯枝,落叶,烂果、杂草、藤蔓、苞球等清扫集中晒干和土闷烧成火土灰。翻入土中深埋,消灭越冬病菌和害虫。同时,在园地全面喷一次波美5度石硫合剂封园。

4.2刮皮涂白 对于树龄在8年以前的树,都可以进行刮皮涂白,刮皮时间选择在采果后,果树主干,主枝上的粗皮,翘皮裂缝及病瘤体是病菌和害虫越冬场所。刮皮时,树干下面铺上塑料布承接,用利刀刮除粗皮,老皮,翘皮及病瘤体,将其带到园外集中烧毁。刮皮后,及时对刮皮部位用石硫合剂消毒并对树干涂白,防止害虫或病菌侵染树干,提高板栗树抗冻能力。特别对项目区栗疫病的防治:对轻病株刮除病斑(刮时要用两把刮刀进行刮皮,病区和无病区分用,以防感染),刮后用40%福美砷50倍液涂抹。刮下的树皮进行无公害处理,以防传染其它栗树;对病情严重和已濒临的栗树彻底清除,及时销毁。

4.3化学防治 春季在栗树萌芽前喷洒一遍3度石硫合剂,杀死残留的越冬害虫和病菌,夏季病虫害主要有锈病、蚜虫和象鼻虫等,锈病以25%的粉锈宁2000倍液防治为主,蚜虫用灭幼脲1号、0.5度左右石硫合剂或有机磷药物喷防,象鼻虫成虫出现时用50%敌敌畏1000倍液喷防。在每年6月份喷施一次乐果与敌敌畏混合液(乐果、敌敌畏与水比例为1:1:1500),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二、经济效益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对项目区进行了复壮更新前后测产,复壮更新3年后板栗园亩增产270公斤,按市场价每公斤14元计算,亩增收入3780元(板栗树复壮更新管理测产对比表)。

板栗树复壮更新管理测产对比表 单位: kg

年度产量(kg)/亩

试验地号

2016年(未复壮更新)

2020年(复壮更新三年后)

1

190

480

2

210

460

3

200

470


三、结论分析

我们通过对衰老板栗树复壮更新增产管理技术的试验,采用科学的管理技术,经过精确的测产对比,得出衰老板栗树的复壮更新增产管理技术为衰老板栗树生长创造良好的营养环境,对壮树、高产稳产、优果、老树复壮重新形成生产能力具有显著成效,经过四年精心管理,板栗园产量由2016年的190kg/亩、210 kg/亩、200kg/亩提高到2020年的480kg/亩、460kg/亩、470kg/亩,分别增长153%、119%、135%,增产效果十分明显,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为衰老板栗树的复壮更新增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刘新颖.板栗地产树改造三措施 刘新颖 现代农村科技,2016(000)01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