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县工业企业研发情况报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8
/ 2

阳城县工业企业研发情况报告

郭二锋

山西省阳城县统计局。 048100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建设工作的重视和相关政策制定,企业作为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的主体,越来越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自觉地加大了研发经费支出规模,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从我县具体情况分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研发活动质量不高等,制约了企业主体作用的发挥,也制约了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我县企业研发投入现状

据2020年工业企业统计年报数据显示:全县9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20家企业有研发经费投入,共计8536.7万元,仅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252.1亿元的0.34%。

分行业看:煤炭开采业5,投入研发经费3820.9万元,占其营业收入的1.77%。石油和天燃气开采业1家投入研发经费780.5万元,占其营业收入的3.8%。食品制造业2家,投入研发经费236.3万元,占其营业收入的2.01%。纺织业2家,投入研发经费931.5万元,占其营业收入的3.8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2家,投入研发经费829.4万元,占其营业收入的1.19%。医药制造业1家,投入研发经费160.3万元,占其营业收入的6.9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4家,投入研发经费1205.5万元,占其营业收入的2.73%。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家,投入研发经费138.2万元,占其营业收入的4.30%。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1家,投入研发经费60.0万元,占其营业收入的1.11%。电力生产业1家,投入研发经费374.1万元,占其营业收入的7.68%。

从研发方向看:用于开发新产品11,投入研发经费3363万元,占其营业收入的2.21%。用于生产工艺提升或设备创新的9家,投入研发经费5173.7万元,占其营业收入的2.07%。

从经济类型和控股情况看国有和集体控股企业9家,投入研发经费5630.5万元,占其营业收入的1.84%。私人控股企业11家,投入研发经费2906.2万元,占其营业收入的3.00%。

从横纵向比较看: 2019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R&D经费投入2653万元,与之前年份相比虽有较大幅度提高,但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支出占当年GDP的比重)仅为0.12%。从已知2018年公布数据看,我县排晋城市六县区最后一位,不仅与兄弟县市有很大差距,R&D经费投入强度与全市1.18%、全省1.05%、全国2.19%的水平相比亦相去甚远。



序号

单位名称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万元)

R&D经费投入强度(%)


晋城市

159280.9

1.18

1

沁水县

41373.5

1.98

2

城  区

60393.0

1.91

3

泽州县

33037.2

1.18

4

高平市

22694.8

1.07

5

陵川县

1088.2

0.25

6

阳城县

694.2

0.03

二、面临的困境

从调研情况看,目前我县经济产业结构尚不合理,大多企业还是传统产业粗放式经营,主要集中在煤炭、陶瓷等制造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几乎为零,企业发展后劲乏力。

(一)企业科技研发的意识淡薄,动力不足。调研发现,我县企业科技创新意识普遍不强,缺乏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作为我县经济支柱产业41家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仅有5家,占12.2%。况且从研发判定标准来看,还都不能算是研发活动。企业普遍认为,挖煤不需要什么科技含量,加上生产规模普遍不大,直接利用大型煤企研发的设备和成果足以满足生产之需,没必要再投入大笔资金进行研发。私营企业如华冠、福龙陶瓷生产企业反映,企业产品主要面向低端用户,照单生产,虽也有与科研机构或专业院校合作研发新产品的意愿,但资金实力欠缺,对动辄几十上百万的研发投入费用,只能是望洋兴叹。企业把主要精力用于模仿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企业原始创新动力不足。

(二)研发人才严重匮乏,创新乏力。科技创新人才是企业技术研发的生力军,直接影响企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调查发现,企业决策者科技创新意识不足,不愿投入,同时由于企业自身综合实力有限,难以吸引专业技术人才,企业从业人员中博士和硕士几乎为零,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大多都是从企业职工中产生,现有的企业环境对高端专业技术人才没有吸引力,部分企业通过自身培养或引进的科研人才,但由于工作环境、科研条件、待遇等种种原因也很难留住人才。

(三)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大,机制不畅。政府促进科技创新政策力度不大,缺乏有效的统筹协调机制和优惠政策激励机制,导致科技项目多头申报,扶持科技创新资金分散,难以形成合力,激发不了企业创新的热情。

三、建议

(一)加大科研投入,提高政策扶持力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的规定,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经费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当地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建议政府依法按规定足额预算科技经费,强化企业研发保障,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激发企业科技创新的热情。一是增加政府投资和补贴金额,通过提供物质支持和资金支持,对重点企业的研发投入采取先借后补助方式或是成果转化产生效益等情况进行投入,引导企业自觉创新。二是调整税收政策,为研发企业减免一定税收,鼓励企业创新。

  (二)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我县企业普遍面临着科技人才匮乏、科技基础薄弱的严峻形势,急需加快引进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管理者要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营造科技创新良好氛围,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一方面,企业自身应着力培养和吸纳研发人才,特别要重视领军人才的挖掘和培养,建立一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优化人才培养环境,吸引更多人才来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