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中培养幼儿的探索与操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9
/ 3

科学教育中培养幼儿的探索与操作

忻霖慧

云南省 昆明市第二幼儿园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纲要》提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孩子的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它强调了科学教育活动生活化的教育要求。要求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孩子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但是,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活动的形式单一,教学中孩子缺乏主动性,教师看见孩子在活动中没有按自己的思路去操作就急不可耐地去讲,去说明,把教学活动当成自己“教”的舞台,把孩子当成自己讲的道具。所以,孩子对科学活动不感兴趣,没有探索的欲望。因此,孩子科学活动应该关注孩子的需求、兴趣、经验,引导孩子科学探究,并大胆操作、实验,对孩子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使科学教育生活化,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最有效,也是最科学的方法。
关键词:科学教育;探索;操作能力
  

鲁迅先生曾说过:“孩子是可以佩服的。他们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上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的确,科学活动中应该把孩子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让孩子亲历探究与发现的过程,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让孩子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教师通过适时和实效的引导,把握孩子探究的方向,使孩子有所收获。其次,教师提供充分的时间和条件,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让孩子多动眼看一看,多用脑想一想,多动口说一说,多动手做一做。体会科学的乐趣。 
一、从好奇心和兴趣入手,激发孩子对科学探究的欲望
  科学活动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应该注重孩子兴趣点和关注点的引导。例如﹕孩子问﹕“树叶为什么会枯萎?”教师就立刻引导孩子观察大树,并用榨汁机现场操作。让孩子发现树叶含有水分,水分没有了,叶子就枯萎了。例如:到了冬天,孩子问:“冬天为什么我们的嘴里会冒白气呢?”对于这样的问题,老师只用语言是解释不清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做“水的三态变化”的小实验,液态的水在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凝固变成冰(凝固),在一定温度下变成水蒸气(气华)这样既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增强其观察的兴趣,又可以使孩子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让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学习科学知识这样的方法最容易被孩子接受,同时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更高,探究的欲望会更浓。

二、内容选择要符合孩子的兴趣、经验和年龄特征
   没有探究内容就谈不上探究,探究内容太多达不到良好的效果。因此,确定探索与操作的内容是实现孩子科学教育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在现实生活中,可供孩子进行探索与操作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我们选择内容的宗旨是:内容为实现目标服务,精心选择、设计可供孩子探索与操作的内容,并在要求上体现层次性。这里的层次性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就同一对象在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中安排有不同要求的系列性探索与操作活动,使各年龄段的孩子各有所获;二是根据孩子园小、中、大班3个年龄层次,为孩子提供多种层次的活动材料,以适应不同年龄孩子的需要,让孩子亲自动手,积极参与活动;三是同一个活动内容在同一个年龄段的多次探索过程中,体现由低到高的层次要求,让孩子在各方面获得循序渐进的发展。 
  例如,我园开展了“神奇的海绵宝宝”系列活动。小班的孩子虽然年龄小,知识经验少,但也有积极探索与操作的愿望。我们就准备了不同形状的海绵、不同大小的瓶子等,让孩子通过操作进行探索:怎样把海绵宝宝变形放到瓶子里……成功后,孩子们全都情不自禁地拍手大笑。这种强烈的情绪体验在其他活动中是较难获得的。中班的老师则安排了“有趣的海绵”的活动。孩子通过用海绵把颜料水变少,知道了海绵能吸水,具有吸水的功能。孩子对于通过自身操作所获得的经验是难忘的。大班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好奇心、求知欲也愈加旺盛,他们已不满足于简单的操作,他们更关注的是发现事物现象的一些“隐秘”。所以,大班开展的是“神奇的吸水现象”。教师提供孩子不同的材料﹙海绵、棉花、毛巾﹚,﹙纸、木头、粉笔﹚。大班孩子通过操作与探索,发现这些材料都可以吸水,因为这些材料里面都有小细缝,这些水就是沿着它们里面的小细缝爬上去的,这种现象就叫做"毛细现象"。有的东西里面的小细缝,小细管很细很细,我们看不见的,正因为有了这些小细管,才会发生"毛细现象"。 
  在活动中,教师应该允许孩子有失败、有反复,允许孩子模仿,鼓励孩子创新。这样,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各自的活动中获得了相关的知识经验,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普遍的发展和提高,同一年龄段的不同孩子在不同的操作方式中均有所收益,同时全体孩子的主动性、创造性及合作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三、营造动手空间,让孩子的双手动起来
1、 提供适宜操作的材料与工具,通过孩子积极动手操作验证,让孩子在教学活动中双手动来。   

科学活动中如何才能激发孩子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呢?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先要精心钻研,根据探究的难度和深度,预测孩子在科学活动中将要用到什么材料和工具,组织孩子参与材料的准备。既解决了教师准备材料是精力、时间有限的问题,又有助于孩子设计出独特的观察、实验、制作的方法。如《磁铁的奥秘》,主要是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发现并揭示磁铁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建立有关磁性原理的粗浅概念。磁铁是孩子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和经常玩的物品,而“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磁性原理对大班孩子来说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所以活动的选择是来源于孩子的生活又高于孩子的生活。孩子通过动手操作先感知个别形状(环形)磁铁的特性,再感知所有形状磁铁的特性,然后归纳出“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磁性原理,遵循了由点及面,由个别到普遍,发展了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科学区域活动中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表现得特别充分,每个孩子都会情不自禁地投入,连能力差的孩子也不甘成为旁观者。因此,我们在科学活动区放置一些专供孩子做小实验的材料和工具,如:磁铁、电池、纸、水、放大镜、海绵、小木块、凹凸镜等。在活动中,让孩子用自己的小手做各种有趣而简单的实验,如:“摩擦生电”、“光的折射、反射”、“沉与浮”等。在这里,他们可以尽情地玩水、玩磁铁、玩颜料、玩蔬菜水果等,在玩中他们发现水会流动、颜色会变、磁铁能吸住铁做的东西等。另外我们还为孩子提供一些半成品材料,让他们自己动手制作,因为成品不能激发孩子的创新灵感,甚至限制孩子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的发挥。比如在大班科学活动“纸桌”中,在科学区域中为孩子提供一些卡纸,让他们动手动脑,制作出形态各异的纸桌。有的孩子将纸折成“波浪”型;有的孩子将纸卷成圆柱形;有的孩子将纸折成“门”……孩子们在操作中想出了各种方法来制造桌腿,并进一步实验,发现圆柱体的桌腿最牢固。

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们尽可能地通过操作获得经验。这些经验对孩子科学概念的形成和智力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让孩子在广阔的动手空间里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才能。其实,生活中可供孩子操作的材料很多,我认为凡是孩子感兴趣、想了解、能感知、无危险的材料都可以作为孩子操作的对象。例如,废旧手电筒、汽车可以让孩子拆开、修理或重新组装,既满足了孩子好奇的心理需要,也让创新才能再一次得到发挥。在孩子动手操作时,教师还要提供相关的工具来帮忙。如测量工具(天平、秤、尺子等等)、光学用具(放大镜、凹凸镜等等)。准备充足的材料与工具,会给孩子充分的“选择”机会,正是这样自主选择的操作活动培养了孩子的创新精神,也提高了

他们的动手能力。

2、对原始的记录资料进行概括,学习表述的技能。

为了使探索与操作活动不流于形式,真正实现孩子科学教育目标,我们教师必须在实际工作中,坚持让孩子自己观察,自己记录,自己绘图,自己获得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例如,我们曾让中、大班孩子每天在家做气象记录,一个月后就会有一本小资料,一年下来就会有12个小本子。这一本本的记录是孩子探索天气情况的原始资料。在此基础上,教师和孩子一起绘制了12张小表格,每一张表格画上3排竖格,如果是晴天就在第一排竖格中涂上红色,是雨天就在第二排涂蓝色,是阴天就在第三排涂灰色。这样下来,一个月的天气情况就可以一目了然,一年中各个月份的天气情况也可以进行比较了。孩子还可以在每个月的统计表后面配上相应的画面,也可以在老师或家长的帮助下,模仿电视上的节目主持人解说某月的天气情况图。对孩子自己探索的原始记录进行加工整理、去粗取精、抽象概括,一方面可以帮助孩子了解
3、分享交流,引导孩子大胆表达动手操作后的结果和发现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孩子通过操作所获得的知识是零星的、粗浅的。他们不能说出活动中所包含的科学道理,但他们可以在自己操作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获得经验,他们喜欢把自己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告诉同伴或老师,这时老师要提供机会,鼓励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它可以是孩子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是孩子和老师之间的交流。 
  如果操作是体验,那么操作后的讨论和表达就是经验的巩固和发展。每次科学操作活动后,我都让孩子充分讨论,充分表达操作时的感受和新的发现。如在《有趣的勺子》操作活动后,请孩子拿着自己的记录表介绍自己的发现:用勺子的凸面照出来的人是正立的;用勺子凹面照出来的人是倒立的;用勺柄照出来的人又细又长。他们一边展示着自己的记录纸,一边介绍自己的发现。有了记录纸的帮助,孩子的介绍显得更加生动,而下面听的小朋友也更加认真和专注。孩子们的交流,不但是一个简单的表达,而且是一次经验的分享。这样的分享,不但让孩子们掌握了知识,而且不容易忘记。每个孩子的记录都不一样,他们用自己的符号记录自己的操作过程,并且与同伴分享,让孩子体验到探究带来的无限快乐。 
  科学启蒙教育中,“探索与操作”既能满足孩子动手和交往的需要,又因充满新奇和刺激而深受孩子们青睐。因此,它是孩子科学活动的必经之路。培养孩子爱好科学,并不需要多高深的理论,多昂贵的设备,只要结合孩子的一日生活,利用各种机会,随机地对孩子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如:引导孩子注意食物的变化,青菜炒熟之后变小了,大米煮熟之后变大了,螃蟹、大虾煮熟之后会变颜色等等,这都是孩子们重要的科学经验。另外,日常生活中的散步也是孩子们学科学的好机会,散步时,让孩子注意树木的变化、天气的变化,让孩子闭上眼睛,听一听有什么声音,再睁开眼睛看一看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只需我们老师能够做个有心人,珍视孩子们可贵的好奇心,让孩子在宽松的心理环境下自由操作、探索、想象创造,并加以积极引导,这对于孩子一生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