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外宣材料翻译中的不足与成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9
/ 3

新冠疫情外宣材料 翻译 中的不足与成因

李苏豫,丁宇虹

南京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 ,江苏省南京 市, 210000

摘要:外宣新闻在跨国交流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是我国向海外传播中国文化、树立国际形象、发展国际战略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式。新媒体盛行的时代下,外宣翻译作为我国对外传播的重要方式,其翻译的准确性影响着我国对外形象。新冠疫情是2020年国际社会的重大公共健康危机,本文以新冠疫情为导向研究外宣材料翻译并对其主要不足和成因进行分析,对我国未来外宣翻译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外宣翻译 新冠疫情 不足 成因

基金项目: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基金项目“新冠疫情外宣材料翻译策略研究”(TB202114016)



  1. 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竞争也从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代表的综合国力竞争逐步转向文化软实力竞争,而文化软实力很大程度上是以对外宣传形式,即外宣新闻来完成。近年来,我国国际影响力与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也愈来愈深切。2020年,新冠疫情在世界蔓延,造成重大影响,各国都极其重视新冠疫情并进行报道,国外受众也通过外宣新闻知悉中国疫情状况。语言是传播的第一手段,翻译是外宣新闻材料中的重中之重,外宣材料中的翻译需要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相关外宣材料在国际交流中具有重大意义。新冠疫情外宣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国内高等教育实力和翻译专业术语创造能力,同时彰显了中国团结友好的大国形象。因此,研究新冠疫情外宣材料翻译,剖析不足与成因,对于国外受众更好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国际化有着重要意义。然而从其发展现状来看,外宣翻译之路仍旧任重道远。


理论基础

与其他类型翻译相对比,外宣新闻的翻译有一显著特点,即大部分材料多为中译英,且因涉及国内外交流以及政治关系,其语言表达也需要更加注意。除了要做到一般翻译所要达到的“信、达、雅”外,还需要能够熟练的运用外宣“三贴近”原则——贴近中国发展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以及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1]外宣材料的翻译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相关新闻的宣传效果,同时,由于不同国家以及民族的文化习俗、语言表达形式、思维习惯以及价值观念的不同,不同的人对于新闻材料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尤其是新冠疫情方面新闻,,因此措辞更需要格外严谨,在准确地传达出信息的同时,也能够做到符合国外受众的思维方式。


外宣翻译中的不足

1、单词或词组误用

关于“endemic”,“epidemic”,“outbreak”以及“pandemic”的误用:这五个词看似在中文的含义上有所交叉,但就其根本含义来说,有着本质的区别。然而,在中国的各种外宣新闻中,它们经常被混淆使用。首先,“endemic”一般指局限在某个地区的流行病,属于可控范围,而且经常在该地区发生,其所感染的人数通常是区域性流行病的一个基准。当感染人数突然间暴增超过了这个基准,这时就需使用“epidemic”。“epidemic”是指在某个地区的流行病,瞬间爆发,染病人数非常多且不可控,会迅速向其他地区传播扩散。以China Daily中的一则新闻为例:“This is probably the last piece of jigsaw to allow us to transition this virus from pandemic to endemic and I hope by next year we'll be in a position to deal with this virus with an annual inoculation program as we do with flu.”这句话非常直观的向我们展现了这两个词之间的本质区别。“outbreak”和“epidemic”在学科文章上也会经常被拿来做同意替换,但实际上“outbreak”会拿来指代和“epidemic”相比而言规模更加有限的流行病,——即发展成“epidemic”前的一段爆发期,则称为“outbreak”。因此,就更加严肃、敏感的新冠疫情期间的外宣新闻来说“epidemic”明显比“outbreak”更加合适。而“pandemic”则是指一种全球性的流行病爆发,而且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口对这种病毒没有免疫能力。WHO的官方报道WHO announces COVID-19 outbreak a pandemic中提到: “The COVID-19 can be characterized as a pandemic.”此前,WHO一直反对将COVID-19形容为“pandemic”。综上,现在的外宣新闻翻译中,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epidemic”和“pandemic”都可以依据具体的情况去使用。

2、缺乏解释性翻译

解释性翻译是一种特殊的增益手段,用于补偿翻译中语言和文化的缺失。由于中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差异,外宣新闻的翻译过程中,适当的解释性翻译能够帮助国外受众更好地了解新闻中所传达的信息。然而并非所有的外宣新闻都能够做到这一点,以“方舱医院”这一名词来看,各个新闻中所做出的翻译也各不相同。例如,部分报道在毫无前后语境辅助的情况下直接将其翻译为“Fangcang Hospital”,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当然非常好理解,但对于国外受众来说,在不了解中国省份分布等情况的前提下,这一表达就显得没有那么清晰。以People’s Daily中的报道Fighting on the frontline: COVID-19 pandemic promote robotics industry in China中“A robot disinfects the public area in a Fangcang hospital in Wuhan, Hubei province.”为例,这里就非常完善地解释清楚了方舱医院具体的地理位置,也有助于国外受众的了解。

3、缺乏政治性考量

外宣翻译并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更应该注重政治、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等非语言因素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外宣翻译与政治和意识形态息息相关,因此译者在做外宣翻译时,必须要坚守中国的政治立场。以“中国大陆”这一词汇为例,这既是一个地理名称,又是一个政治名词,这一双重性质同时也决定了它的敏感性,在翻译时需要格外注意,然而许多报道都直接使用了“mainland China”,这在中国官方文件和报道中是不被允许的。当用“mainland”修饰“China”时,“China”为中心词,暗含了还有别的中国的意思,这与我国的政治立场不符,因此在外宣新闻中要注意规避。以People’s Daily上的一篇报道Over 2.221 bln COVID-19 vaccine doses administered on Chinese mainland为例,此处就规范地使用了“Chinese mainland”来代表“中国大陆”。当然,若同时出现“大陆”和“台湾”,则应该使用“Chinese mainland and Taiwan region”。

外宣翻译中不足的成因与分析

  1. 东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

语言文化差异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日积月累慢慢形成的。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是因为中西方具有不同的语言习惯、思维逻辑、文化习俗等。久而久之,这些思想各自根深蒂固于国民的脑海中使得差异多样化,翻译困难化。就语言习惯而言,汉语习惯用华丽的辞藻,而英语习惯用简单又具体的词语。就思维逻辑而言,中国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差异体现于微小的细节,但对外宣翻译的影响却是巨大的,比如中国人委婉,喜欢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后面说,而美国人直接,更偏向于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说。而很多译员在翻译外宣材料时忽略了这一点,未遵循“三贴近”原则中的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1]。就文化习俗而言,不同的文化熏陶下,不同的词汇具有不同的比喻意义和联想意义,例如汉语中的兔具有崇高的地位,原因有二,一为古人认为兔是瑞兽能通神,二为《山海经》中记载兔子为西王母捣长生不老药,因此兔子也是长生不老的象征。而在西方,特别是美国,他们认为兔子没有抵抗外敌的能力,为了延续种族,只能努力繁衍后代。兔子优异的生殖能力被美国人引用到人的身上,用来代称花花公子、花心大萝卜。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会带有一些神话色彩,而西方文化更偏向于科学理性。同一意象在不同文化下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若在翻译中因不了解西方文化没有注意到这一问题,极容易造成国外受众的不理解、甚至是误解。如果不了解西方文化,只是机械性地将汉语翻译成英文,不仅违背了“信、达、雅”的翻译原则,还极有可能造成国外受众对中国文化的误解。因此,译者应将东西方文化结合起来,兼顾受众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的不同,对于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不能生硬地翻译出来,应用巧妙的方式融入到文章当中。西方受众能够通过阅读外宣材料渐渐消除文化差异,移除对外宣传的一大障碍,这有利于中国更好地对外宣传。


  1. 翻译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和专业人才

我国外宣翻译材料良莠不齐的原因是我国外宣翻译历史较短起步较晚,且处于文学翻译人才济济、大家辈出的繁荣时期。此时的外宣翻译并未受到过多的重视导致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相较于文学翻译而言,外宣翻译学术性较弱,缺乏理论支持且人才和资金方面短缺无法支持外宣翻译的发展与研究。同时,国内高等院校缺乏外宣翻译方面的人才培养计划,因而导致专业方向为外宣翻译的人才短缺,大多数翻译外宣材料的译员是从事普通翻译的,他们缺乏正确的外宣翻译理论引导或自身翻译素质不高导致用词等方面翻译不精准。理论方面,多数研究视角狭窄,缺乏宏观理论视野、微观剖析论证以及实证研究,而实践方面,比如外宣内容对民情、民意不够重视,忽视在中国的外国人,策划不够全面,角度缺乏新意,标题缺乏趣味性,传播策略不够灵活。[2]综合理论和实践方面研究,我们应结合这两方面,利用优秀的高校资源培养外宣翻译专业人才,针对已知不足进行改正,致力于形成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


  1. 新兴领域缺乏探索和研究

相对于其他翻译,外宣翻译的重要性是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才显现出来的。由于外宣翻译起步较晚,学者对其的探索与研究相对匮乏。新冠疫情是2020年国际重大公共健康危机,由于出现时间较短,尚未形成专业系统的新冠疫情术语库,对于部分晦涩专业的医学术语,外宣翻译译员也很难给出正确的翻译。所有事物的完善与发展都需要时间的积累和不断的探索,新冠疫情相关的外宣翻译也需要译员们不断地结合医疗领域、我国国情、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以及国外受众的理解力去研究,方可做到更加完善。

五、结语

在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也代表着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外受众关注中国的一举一动,此外中国在抗疫中所展现的能力与精神也吸引了很多国外受众关注中国新冠疫情外宣新闻报道,外宣翻译也因此步入一个更大的舞台,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外宣翻译愈发重要,那么现存的不足和问题应该得到各界的重视,针对这些不足,需要制定和实施以外宣翻译为方向的人才培养计划,增加对外宣翻译研究的资金投入,以此致力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外宣翻译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年06期

[2]王仲贻;我国外宣翻译存在的不足和成因;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19期

[3]王瑜;我国外宣翻译存在的不足及其成因分析[A];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1年第2期

作者简介:李苏豫(2003-),女(汉族),河南信阳人,本科生在读,南京工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

丁宇虹(2001-),女(汉族),江苏泰州人,本科生在读,南京工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