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里列平作品中的家庭主题——以《萨尼卡》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9
/ 2

普里列平作品中的家庭主题——以《萨尼卡》为例

张栋

武昌理工学院 ,文法学院 ,湖北 省武汉 市, 430223

作为“新现实主义”的领军人物之一,扎哈尔·普里列平的作品不仅在俄罗斯国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盛名。在他的作品中,当今俄罗斯家庭问题占据了相对重要的地位,他笔下传统的家庭模式具有鲜明的色彩。普里列平作品中的家庭不仅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反映,同时还在经历现代都市生活和政治进程的双重考验。普里列平在自己的创作当中真实反映了俄罗斯家庭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家庭在现代俄国社会所起的作用,他看待现代社会中家庭地位及作用的眼光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长篇小说《萨尼卡》中描写的是传统的、因循守旧的父系家庭模型。其比较鲜明的特征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疏远,导致家庭内部彼此之间的关系脱节,进而令整个家庭分崩离析,变成了一盘散沙。

小说中父亲的形象出现在主人公的回忆之中,对主人公而言是不容置疑的权威:“父亲总的来说是一个非常平和的人——他们从不谈政治,尽管混乱而糟糕的时代让他们有谈论的内容” 。主人公父亲的形象具有典型性,他代表的是在那个时代,那些经历了祖国分崩瓦解之后,无法在后苏联时代的新空间内找到自己位置的人。作品中清晰地描述了主人公对父亲的思念,他深沉的悲痛与遗憾、懊悔之情。第四章中,在描写将父亲的棺木运送去乡下埋葬时,感情色彩十分浓郁。文中描写的主人公的性格之中具有忠贞不渝的特征以及对已故父亲的尊敬之情。

作品中萨尼卡的母亲则呈现为柔弱且没有主见的妇女形象,在丈夫过世之后她完全乱了阵脚,毫无主见。作者巧妙地凸显了主人公对待母亲忠于家庭的态度:“萨沙往后扭头的时候,会看见坐在棺材头部的妈妈抬起棺材盖,抚摸着父亲冰凉的额头”。母亲对儿子抱有一种非常担忧的态度,对话之中经常出现母亲为儿子的命运感到焦虑不安。尽管如此,母亲并没有尝试,甚至可以说她根本不想改变自己对儿子的态度,在亲眼见证了这些问题之后甚至不想解决它们。而主人公萨沙十分清楚母亲的焦虑和担忧,但是他觉得自己“无力改变”,于是就继续我行我素了。第八章中主人公萨沙和病友廖瓦对话时,萨沙说:“母亲是另外一回事——母亲是大家远离的对象,孩子也一样,他们会在某一时刻像天使一样离你而去。而妻子是坚定不移的,她是你接收的对象”。

可以看出,该小说中的家庭模型并非是一个完整、具体的形象,将家庭这一模型联系起来的是主人公本身:他同母亲一起生活,并会去拜访父亲的亲人。同样值得一提的是作品中并没有提及母亲的家庭,这也从侧面体现了传统俄罗斯家庭中父亲的领导权和统治地位。

主人公在追忆往昔和思考如今时,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即便现在,萨沙还是有很多照片上的人不认识——比如奶奶和爷爷的亲戚,关系好的邻居,或者别的什么人。但是所有的亲戚都死光了,朋友们也死光了,已经找不到还记得爷爷奶奶战后生活的人了,跟不用说记得他们战前的生活了。因为爷爷奶奶是战前结的婚,新人们羞涩地亲吻,宾客们饮酒喧闹,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微笑——也许有人坐在角落里郁郁寡欢,静静地喝着闷酒——任何婚宴上都会有这样的人,但总体上还是高高兴兴热热闹闹……可如今参加过他们婚宴的人,可能一个也没剩下”。

在该作中普里列平清晰地描写了主人公对待儿童的积极的态度。萨沙称呼小孩子为“小野兽”,并为他们的手势、动作和行为举止感到开心。在对待女性时,萨沙注重的并不是外表的美艳动人,而是更加看重一个人的精神层面以及相互理解。正如第五章中普里列平所写到的:“他和不熟的人睡觉从来不会很快地入睡,更别说和这个半小时前还基本不相识的姑娘。可她突然之间就成了很亲近的人。也许不会长久,但……萨沙是这样理解的——是亲近的人”。

可以说,在《萨尼卡》中“故乡”的形象与“家庭”的形象融合成了一个整体。在读者们看来,这其中表现的其实是作者对于当今世界家庭所处地位的观点及概念。对于主人公萨沙来说,家庭首先代表的就是亲人、血脉、故土。“他想起了妈妈和扬娜。她们在他脑海里交替浮现,两个人他都非常疼爱,两个人都是他的亲人,他甚至愿意为她们任何一个赴汤蹈火”。

在这部作品中普里列平向读者展示了典型的俄国农村家庭。作者笔下的村庄昏暗、阴沉、暗无天日,给人郁郁寡欢、闷闷不乐的苦涩之感,是几近消亡的俄罗斯边远地区的写照:“道路又破又脏。一些住户把垃圾、剩饭和泔水直接倒在房边的排污沟里——鸡把能吃的东西都啄食了,剩下的就慢慢地腐烂着”。而主人公萨沙在回忆爷爷和奶奶的邻居们时只强调了他们的孤立无援及软弱无力,并没有体会到哪怕一丝一毫的同情或担忧。

在第二章中作者还描写了数个村民彻彻底底的软弱无能与山穷水尽的境地,阐述了他们不被任何人所需要、毫无价值可言的存在。这一章节中普里列平将村庄的图景刻画的十分写实,特别是挥舞着树枝在原地踏着步的小男孩形象,描绘的栩栩如生。萨沙的奶奶同小男孩形象的对比也很有意思:从“而旁边的小男孩的行为——他的玩耍和声音都表明,他既看不见,也不记得这个坐在长板登上的老奶奶了。奶奶和小孩好像分属两个不同的世界”,到“奶奶低声地谈起她的儿子——她有三个儿子——萨沙的父亲和两个叔叔,其中一个是萨沙的教父。三个儿子都死了”。这种鲜明的对比使得两个格格不入的形象跃然纸上。

《萨尼卡》中萨沙奶奶的形象是作为二十世纪那一辈人的总体形象概括而出现的。普里列平描写了她对家庭的忠贞,对丈夫和儿子们的关心与爱护:“奶奶爱自己的儿子们。萨沙对她来说,只不过是一个时代的见证,那时候家庭美满,儿子们都健在。但她无法让萨莎具有他父亲的特征,无法在萨沙身上感受到她传给儿子的血脉。萨沙是一个独立的人,几乎是一个外人……奶奶几乎不指望能在孙子身上看到死去的儿子的影子,偶有显现,也随即否定:‘不是他,不是他……’萨沙对此表示理解,平静地接受了奶奶对他的这种几乎难以觉察的陌生感”。。

而爷爷的形象代表的是那些丧失了所有希望,因而渴望早日离开人世的人:“爷爷已经不打算继续忍受下去了,他现在要急着去见儿子们了。他坚忍地经受了两个儿子死的打击,在第三个儿子死前一年还十分硬朗。比萨沙还要强壮——萨沙清楚的记得,有一次和爷爷在外面干活,爷爷用的一个大铁锤萨沙费了很大的劲才勉强举起来”。普里列平详细描述了爷爷这一生不得不忍受的各种痛苦折磨:在法西斯德国的集中营作俘虏,经受三次丧子之痛,失去活下去的希望和目标,渐渐地枯萎、凋零。


综上所述,《萨尼卡》中家庭的整体特征可归纳为:相互脱节、彼此疏远,令人感到同情与怜悯,对当下所处环境的束手无策以及对改变现状的无能为力。虽然主人公萨沙的某些行为和思想表现出他对家庭的爱与忠诚,但普里列平十分清晰地表达给读者这样一个信息,即主人公无论是在思想层面还是在行为层面,都不想增强家庭内部的相互关系。扎哈尔·普里列平在长篇小说《萨尼卡》中精准地刻画了俄罗斯当代家庭内部以及家庭之间存在的问题,即家庭之间,甚至家庭内成员之间关系疏远,以及家庭在年青一代的培养问题上的乏力。


作者简介: 张栋 1987 男 汉 山东济南人 武昌理工学院文法学院科研博士 讲师 研究方向:俄罗斯文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