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9
/ 2

游戏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伍春平 冉立军

重庆市黔江区正阳中心小学校 重庆 409000

摘要:在小学教育中,体育这一学科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可以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在小学阶段应该重视体育教学。在体育课堂中教师应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利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这对提高他们整体水平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多视角的分析进行具体说明。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游戏教学

引言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爱玩的天性;在相关教学内容的设计中,融入游戏因子,生成寓教于乐的体育游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体育知识、进行身体素质和运用技能的训练。虽然,有人认为体育课上过多的游戏式教学,可能会让学生心思不在体育运动和学习上;但是,我们只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结合学生体育学习状况和发展需求,合理选择、设计与有效推进体育游戏,是可以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那么,我们如何精准定位和认识体育游戏,如何合理开展和推进体育游戏活动呢?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及方式欠合理,未激发兴趣

在当下的小学体育课堂上,教学内容以运动项目为主,同时多是由教师示范动作,学生进行模仿,整体教学模式偏于刻板化,并未注重对学生情感方面的体验。换而言之,授课活动总体上都是由施教者安排和组织,没有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展现,这样的授课模式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长此以往还会消磨他们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二)教师缺乏创新力

小学体育教学课程并不具备较强的理论性,所以教师无须提前备课,这就导致教师教学懒散,往往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并不重视教学质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也多采用固定的模式,缺少创新性,不能很好地带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教学中强制学生对体育动作的反复练习,极易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另外,小学体育教师素养层次不一,部分教师并没有系统地学习体育专业课,不具备教学所需的专业知识,一些示范环节由于示范不标准,也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小学体育教学中多采用系统性教学方法,教师往往忽略教学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应用

(一)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体育观

一方面,学校必须认识到体育运动在增强学生体质中的重要作用,将增强学生的意志,开设体育课程,坚决防止其他课程占用运动时间,以确保体育运动的正常发展。具体措施是:首先适当改革竞技体育的内容,消除单纯追求竞技运动的弊端,充分发挥竞技体育对人的激励作用,恢复竞技体育的基本功能,如改变跑步锻炼方式以进行接力跑,障碍跑等;除此之外,突破竞争性体育结构的限制,并结合学生的身心特征,添加一些有趣的运动。

(二)合理选择游戏内容

游戏化教学契合了小学生爱玩游戏的特点,将其与体育课程相融合,促使学生在“玩”中掌握体育技能与知识。为此,在开展游戏教学时,施教者要充分发掘教材内容中的游戏特性,致力于创设合理的游戏内容,以此发挥该手段的教育效用。譬如,在开展“立定跳远”教学时,施教者要紧抓该运动项目的特征,揣摩学生心理,即可植入适宜的游戏活动。如可以组织“小青蛙跳跳跳”的活动,即让学生扮演小青蛙,每跳一步就有一场捕捉“蚊子”的挑战,中途可以设置一些障碍物,以此竞赛模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最后,获取“蚊子数量最多”的学生能够获取一定的奖励。

(三)采用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

在体育游戏中,比赛占有很大的比重,教师应该对比赛加以利用,在比赛期间培养他们健康的心态。学生参与体育比赛,可以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让他们养成热爱班级、遵守纪律、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养成健康的心态。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爱玩的天性,他们的好奇心重、竞争性强,他们也喜欢游戏,因此教师可以在游戏中培养他们健康的心态。在体育比赛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他们的性格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设定游戏环节。对于性格内向的同学,我们可以加以鼓励,让他们树立自信心。对于性格外向的同学,我们可以让他们提高竞争意识,帮助内向的同学参与游戏。我们在进行比赛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他们的内心发展,让他们正确看待比赛的成功和失败。

(四)注重能力训练,提升学生体育素质

体育游戏教学一方面能让教师高效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还能对学生的各项体育技能进行巩固和提升;而且体育游戏运行,还能对学生体育能力进行训练和提升。如在《快速跑》的相关教学中,教学重点是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快速跑的动作方法、掌握正确动作姿势、提升跑的速度和能力,并协调身体素质。跑得快是需要一定技巧和身体素质的,但单纯的快速跑是难以激发活泼好动、有着强烈求知欲望的小学生兴趣的。我们在体育游戏的开展中,可以以游戏活动完成规定的步幅的训练。将学生按照体育能力分成若干组,在跑道上画间距10米的平行线作为“河边”,在平行线内,每60厘米画一边长大约25厘米的正方形(根据学生情况,调整正方形的距离),作为河中石礅。然后,让各小组进行“踩石礅过河”的游戏,如果跑动中脚不在正方形内,即掉下河“淹死”,游戏失败。这样的游戏,是在训练学生的步幅,但是,在这一活动中,学生的运动判断能力、身体协调性、跑动时机与节奏处理等也得到了训练,这对他们在其他体育运动项目活动中能有较好的表现也是一种训练和培养。

(五)运动量适度,加强安全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发展情况以及能力水平设计适合其参与的游戏活动,同时应合理控制学生的运动量。与此同时,教师在课前应充分、全面地讲解相关注意事项,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教师在组织开展游戏活动时,应选择难度较低、危险性较低的游戏,例如丢手绢、老鹰抓小鸡等,同时还应合理地安排游戏时间。

结语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游戏活动,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去参与体育运动,在趣味的、有益的游戏活动中不断吸收运动技能知识,增强自身的思想素质,培养坚毅的品质和持久的耐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银华.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初探[J].才智.2017(15)

[2]陈龙顺.小学体育的游戏化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上).2016(08)

[3]王杰.体育游戏渗透到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路径探究[J].知识文库.2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