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初中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9
/ 2

培养初中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策略

周宇

浙江省诸暨市天马初中

摘要: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数学思维与知识,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升,教师在教授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对他们问题分析与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与数学思维的激发,从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出发,营造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增强他们发现、解决问题的意识,使他们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融会贯通。

关键词:初中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一、影响初中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因素

(一)个体因素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具有独特性的个体,存在客观差异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因素会对其问题解决能力产生较大影响,包括数学观念、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监控、元认知体验等,与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存在正相关的客观联系,其中,元认知知识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作用最大,元认知体验与学生的题意理解、解题思路有着较强联系,元认知监控影响着学生对问题的反思与总结。由此可见,个体因素对于学生的数学解题有着重要的意义,具有最为直接、明显的影响。

(二)环境因素

初中生的思维观念尚未成熟,所以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环境因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解题能力。具体来说,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班级环境和家庭环境两方面,和谐安静的家庭环境对于初中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班级环境的影响作用更加明显,良好的班风、学风会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形成正面影响,来自同伴的支持可以提升数学解题的效率,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个体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三)课程因素

课程因素主要包括教材使用、教学方法、问题讲解过程等,对问题解决中审题理解、解题步骤、计算过程等环节均有着显著的影响。课程因素可以通过对个人因素的影响,间接影响到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初中生的知识与能力基础,合理设计问题教学的过程,通过恰当的教学促进学生个体因素的良性发展,推进其数学观念、元认知知识水平等方面的提升,进而实现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

二、培养初中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主动探索解题思路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数学问题越来越注重应用性与综合性,需要学生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灵活运用知识,而不是仅从理论层面进行作答。同时,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往往也是复杂多变的。因此,教师在问题教学中,要注重情境的创设,将数学信息置入到特定的场景中去,要求学生通过对情境的探索与分析,从中提炼符号、数据、图形、概念等,整合问题情境中的数学信息,把握其中的数量关系,进而找到解题的正确思路。教师创设的情境应当具有丰富性与形象性,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教师也要适当地进行指导,带领学生分析问题情境中的数据信息与数量关系,让学生在充分把握题目已知信息与隐藏信息的基础上,找出解题的思路。

(二)构建问题平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数学问题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解题的兴趣,激发其问题意识,教师可以根据数学问题搭建平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使他们能够自主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许多数学问题并没有固定的答案,教师要通过问题平台的构建,鼓励学生从多样化的角度进行探索,营造融洽活跃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初中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教师要采取合理的方式加强对学生思维意识的培养,比如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来概括问题,根据问题信息绘制坐标系、表格等,使他们理清自己的思维过程,增强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拓展问题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问题解决能力无法通过被动的听讲获得,而是需要学生主动地思考与探究。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不应急于给出答案,而是要为学生留出自主探究问题的空间,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攻克难点,找出正确的答案。同时,自主探究也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关键途径,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严谨性、创新性、灵活性对他们的问题解决过程有着关键的影响。特别是在解决计划拟订阶段,学生是否能够制订严密合理的计划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越高,解题速度就越快,准确率也越高。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现个体因素的优化与提升,进而增强问题解决能力。此外,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展示探究成果的机会,让他们在了解自己学习情况的同时,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进一步增强探究数学问题的动力。

(四)加强问题管理,培养回顾反思习惯

在教学实践中,部分学生缺乏回顾反思的意识,往往只注重新题目的训练,而没有对做过的习题进行整理与反思,以至于屡次出现相同的错误,无法有效地掌握一类问题的解答方法。回顾反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但在教学中受重视程度不高,教师通常仅是口头要求学生整理习题、反思错题等,没有做出明确的要求和方法指导,以至于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不足。对此,教师要增强学生回顾反思的意识,引导他们加强对数学问题的管理,可以为学生布置自评任务,或者要求学生在解答问题后写下自己的思路,将自己出错的问题和原因及时整理下来等,逐渐培养学生回顾反思的良好习惯,提升数学习题训练的效果。

预习和复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使学生对教材中的例题形成更深的理解,但当前很多学生没有充分发挥出教材的价值,仅是根据教师的要求来完成预习任务和课后习题。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容量更大,难度也更高,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经常温习其中的典型例题,掌握其多种变化形式,理解不同习题与典型例题之间的关系,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提升学生的元认知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问题解决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与生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深入理解影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因素,改进教学的方式,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构建问题平台、拓展问题空间以及加强问题管理等措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增强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其数学学习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汪生.试析初中数学中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J].中外交流,2017(7):217.

[2]温爱琴.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6(1):7.

[3] 韦文珍.数学思想方法在初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8):11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