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栽培学在线翻转课堂的改革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9
/ 2


药用植物栽培学在线翻转课堂的改革与实践

丁志娟

淄博职业学院 山东省淄博市 255300

摘要:药用植物,以其独特的疗效,较小的毒副作用等特点,广泛被全国各地的医疗所关注,其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期间,全国范围开启线上教学,充分体现出互联网加教育的优势。药用植物栽培学课程组教师探索建立了基于SPOC的在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根据学生需要与课程教学目标,自主建设MOOC资源,在专业班级授课中形成基于SPOC的《药用植物栽培学》在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方案设计与执行、学习互动设计、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形成一套科学合理可复制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药用植物栽培学;翻转课堂;在线课程

引言

药用植物栽培学是中药材生产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而且直接服务于中药产业的应用科学。培养药用植物生产方面的创新性与应用型人才可以促进中药材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于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和提高中药材品质有积极的作用。

1药用植物栽培学内容

药用植物栽培学是研究药用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药用植物生产有序、安全、有效为目的一门应用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各种药用植物的群体。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环境条件,产量与品质形成、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与产地加工等内容。

2药用植物栽培发展历程

药用植物是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纵观历史,我国关于药用植物的利用与栽培就有不少记载。在对抗疾病,提高生活品质的过程中,人们对药用植物的认识不断加深,药用植物逐渐从野生转为人工栽培,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对植物进行分类,鉴定,繁育,加工、储存都不断改进和积累,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根据我国药资源普查结果显示,目前有详细记载的,具有药用的动植物就有一万两千多种。其中药用植物占总数的的百分之八十七,共计有383科一万一千余种。也就是说,中药以及天然药物的大部分来源是植物。

我国是药用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自古以来,对于药用植物的发现、使用和栽培种植,都有着详尽的记载。起初一些人发现某些植物能够对认的身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引起或者消除某些症状,于是逐步的发展成了原始的医药。《淮南子·修务训》中曾经记载过“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就说明了我们的祖先开始在实践中认识药用植物,应用药物。那个时期,没有植物的栽培,也没有中药材品质的说法,人们都是上山采挖野生植物,利用这些野生植物当做药材,采摘难度大,品质不一,药效不理想。

在我国的历史典籍中,关于药用植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2600多年以前,《诗经》、《山海经》、《尚书禹贡》等书籍中,关于药用植物的记载就多达百种。秦汉时期,出现了扁鹊、华佗、张仲景等有名的中医,同时期,我国的第一部医书《黄帝内经》和世界上第一部本草《神农本草经》问世。标志着我国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的形成和基本内容的确定。魏晋南北朝时期,《齐民要术》总结了6世纪以前农业生产经验,内容更加系统丰富,显示出来我国当时农业生产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唐代医学、本草学都有显著地进步,比如《新修本草》一书,记录了850多种药材,是我国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到了宋代,我国非常重视药材的普查,本草编修,那个时期,收录的药材品种已经多达1784种,人工栽培的药用植物72种,包含了常见的山药、藿香、地黄、茯苓等。苏颂的《本草图经》中,详细的记录了每一种药物的产地、生长环境、药材形态、品种鉴别以及其他相关内容,还对药物的栽培要点进行了简述。根据文献记载,宋代出口药材至少有58个品种,可见宋代药用植物栽培事业的发展已经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了。元代时期,我国中外药材贸易十分活跃,其中姜、肉桂、黄连等大都是人工栽培的。明代时期,栽培药用植物已经多达200余种,特别是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一书中,记述了约180种药用植物的栽培方法,为世界各国研究药用植物栽培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科学资料,此时的药用植物栽培已经不局限于药材的传统产地,以药效为主要目标,重视栽培技术的创新以提高药效品质。清代药用植物已经形象相当大的规模市场,药材的栽培与种类开始受药市需求而发生改变。

3在线翻转课堂模式特色与经验

总结在线教学经验,药用植物栽培学线上课程的创新之处在于从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角度设计教学过程,总结教学模式,根据教学目标,自建MOOC资源,开展在线翻转教学,探索建立专业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推广应用于专业性强、社会受众相对较少的专业课程。这类课程MOOC资源相对较少,或者网络资源不适合本学校教学大纲要求,自建课程资源更能突出课程特点,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则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自觉性,能显著提高学习效果。

4探索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4.1野外资源考察,了解中药材的生产现状

虽然目前已有几百种药用植物实现了人工栽培,但绝大部分中药材依然来源于野生资源,而且有些物种人工栽培与野生资源在生长及产量品质上存在显著差别。由于环境的恶化以及人为的过度采挖,野生资源的数量锐减,很多以前常见的物种现在已销声匿迹。学生在野外资源考察时了解野生资源枯竭的现状,深思如何控制日益上涨的药材价格及缓解药材供不应求的现状。很显然,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措施是实施人工种植。但有些名贵中药材要求特殊的种植环境,如,沉香、瑞香科植物,是一种售价高于黄金的名贵中药材,因其生长环境独特,且沉香的品质形成常需数十年的时间,即便人工栽培成功,其品质质量往往无法达到要求。因此,需要充分了解药材的原生生存环境。通过野外资源考察,加深学生对中药材生产现状的了解,同时提出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4.2学生动手参与,灵活运用课堂理论知识

课堂教学传授给学生必要的理论知识,实践教学是让学生亲身参与生产实践活动,在这一环节,学生可以利用学校专有的药用植物园圃,进行田间小区规划,亲身体验翻地、整地、起垄、挖沟、播种、浇水等一系列基础的农事操作。结合实习季节,选择几种适合当时种植的药材,如,适合春季播种的药材桔梗、黄芩、黄芪、远志、白术、板蓝根、荆芥、甘草等,学生先了解其生长特性及基本的播种要求,提前制定种植方案,然后进行实地操作。后期的管理,学生可定期到园圃进行实时的生长观察,同时进行间苗、补苗、中耕除草、施肥、打药、采摘、收获等一系列田间管理工作。教师需要对实习班级进行分组,并提出任务要求及评分标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思考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结语

药用植物栽培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只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生才能更好掌握课程内容并应用于生产。当前社会对应用技术型人才需求较多,而中药农业蓬勃发展,这对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应用性课程的实验实践教学必须适应社会需求,改革教学体系,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能力。

参考文献

[1]蔡慧.MOOC对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

[2]厉兰洁.SPOC环境下翻转课堂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

2016.

[3]王晓跃,习海旭,柳益君,等.基于SPOC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学习支持服务构建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3):48-53.

[4]郭巧生,王长林.我国药用植物栽培历史概况与展望[J].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7):3391-3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