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与尊重为孩子架起成功的桥梁——学困生评价之浅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2
/ 2


用爱与尊重为孩子架起成功的桥梁 ——学困生评价之浅见

庞全进

山东省滨州市 惠民县姜楼镇实验小学 251714

教育学家布鲁姆的研究表明:95%的学生智商差异不大,低智商的学生约占5%。除了极少数具有先天智力缺陷的后进生外,在大多数后进生身上,存在一定的客观因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后进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与其学习背景、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等密切相关。如父母疏于管教和关心孩子;孩子的爱好、特长受到压抑;学习挫折使孩子失去学习的信心,丧失集体友谊;以及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等。那么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呢?我认评价学生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怀着一颗爱心去评价孩子,赢得他们的信任。

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冷漠是离心力,对后进生批评和处分只会使他们离我们越来越远。后进生表面上逆来顺受,但内心渴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就像久旱的小苗,渴望得到甘露一样。只要我们心中有一份真爱,就没有打不开的死锁。所以,我们必须对后进生倾注爱心,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对后进生来讲,老师的每一次鼓励,每一个微笑,都是一种安慰和激励,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也就缩短了。老师与学生进行朋友式的谈话,获得学生的信任。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醒过我们教师:“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些在学生阶段都被看作是平庸的人,后来却成了世界名人。让我们摒弃对后进生的偏见,改变“朽木不可雕”的观念,用爱的涓涓细流去浇灌他们干涸的心田,消除他们的敌对心理,取得他们的尊重和信任,使他们能够愉快地接受帮助和教育。

在一次班会课上对学生“你最想对我(老师)说什么?”的问卷调查中,发现这些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老师要讲诚信,说话算话;上课轻松幽默、公正公平;作业布置适当;学生犯了错误不能当全班学生的面批评,小错误指出就行,大错误可严厉批评。是啊,不管是无意的,还是故意的,谁都不想犯错误。相对而言,后进生受批评的机会较多。他们往往因自身学习成绩不好或受批评而变得自卑,而与老师同学不太亲近。其实,他们内心深处也渴望与老师同学亲近,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的理解、尊重和信任。

因此,教师的评价学生时首先要尊重学困生的人格,理解他们的心态。让其体验到老师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例如在我执教的三(1)班的张岩同学,由于成绩差,且书写潦草。平时课上一言不发,课后也默不作声,总是低着头做作业或是坐着发呆。通过观察,我发现该生对自己缺乏信心,自卑感强,有厌学情绪;不过对老师布置的任务能主动积极完成。我就在课堂上专门设计一些难度适中的问题,让他回答,他若是答对了我就极力的表扬他。即使答案不很正确,我也是尽量寻找正确的观点给他以鼓励。让他感觉到老师没有瞧不起他;下课总是让他帮我拿教具什么的,借机问他上课所学的内容是否已掌握,给予他充分的关爱和信任。等到他开心扉接受我的亲近后,我就同他和他的家长一起分析语文成绩差的原因,为他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每天认识5个生字,写一篇200字的日记。同时也安排一个成绩优秀的同学帮助他,在学习上给予他帮助。对他的点滴进步予以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后来在上语文课时,还能经常看到他那充满自信的手举得高高的。只要关心、爱护学困生,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进行鼓励,就能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二、评价学生时要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对他们充满期待。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尊严是人类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前进的潜在动力。”儿童的自尊心就像含羞草。特别是后进生的心理更加脆弱,情感波动大。他们表面上可能傲慢骄横,内心却又常常对自己缺乏信心;他们表面上也许对很多事情都满不在乎,内心却蕴藏着要求进步的“火种”;他们表面上表现出对人对事漠不关心,不太合群,内心都很脆弱、多疑、敏感,渴望得到友谊、理解、尊重、支持和信任。有时老师一句简单的评价可能会增强后进生的自信心,缩短彼此的心理距离,也可能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一些消极情绪。从心理学上分析,教师对学生寄予诚挚的期待时,就会用赞赏的情绪因素对待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给以肯定与鼓励,这种积极的情绪很快会感染学生,学生就会更加信赖老师,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并积极做好。

“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在每节语文课上,我总是把较容易的题留给这些后进生。或叫他们识记事先读过生字,让他们几个后进生跟老师一个组分角色朗读课文……当他们读的好了,表演精彩了,我总不忘送给他们一句真了不起,或者面带微笑地朝他们竖起大拇指。而他们往往会因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而激动万分,往往会让他们感觉到“我也行”,“我也是可以完成老师提出的任务的”,“我并不比别人差”,从而使他们对自己充满自信,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如三(1)班有一个女生,内向的性格,导致她成了语文后进生。上课时,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从不举手发言。在一堂课上,原本要叫优等生回答的一个难题,我误点了她的名,正在我不抱希望时,她却出乎我的意料回答了出来 虽然声音很低,但很流利。我激动的表扬了她,全班同学也不约而同地给予她热烈的掌声。从她那发亮的眼中,我看到了她对自己的肯定。一个学期下来,她虽然动作是慢了点,但对自己充满了学好语文的信心,在期末考试中语文取得了85分的好成绩。

三、评价时要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曾听说过这样一个事例:二战期间,美国心理学家招募了一批行为不良的新士兵,做了如下试验:让他们每人每月向家人写一封信,说自己在前线如何听从指挥,奋勇杀敌,立功受奖。半年后,这些士兵变化很大,真的象信上所说的那样。这就是“标签效应”。后进生在学习进程中反复经历失败,普遍会给自己加上“失败者”的标签,在同学、老师和家长面前总觉得低人一等,处处表现出自卑感。歌德有一句名言:“你失去了勇气,你就什么都失去了。”因此,要使后进生进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是关键。

对于一个好学生,多一次或少一次称赞可能会无所谓,但对于一个后进生,那怕是一次小小的表扬,他们也会欣喜若狂,铭记于心,觉得老师看得起他、信任他,可以消除他的自卑心理和与师生之间的隔阂。他信服老师,就会听从老师的劝告,取得进步。为了发掘学困生的优点,我在课堂教学中设立了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立体交叉的评价办法,我把班中语文水平较好的的同学分为A组,其次是B组、C组,最差的同学是D组。然后从ABCD小组中各抽一人组成第一学习小组,以此类推组成第二学习小组、第三学习小组…课堂上我既设计难度较大的问题让A级组员展开竞赛,也设计一些一些难度低的问题让D级组员竞赛,无论是哪一级组员获胜都会获得一颗红星。一学期下来,我根据每个学习小组获得红星的数量颁发奖品。这样以来优等生也不可轻视学困生在小组当中的作用,会极力的去帮助他。真正实现了一对一的学,手把手的教。体验成功的喜悦,这对后进生的转化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还可以发挥集体的力量,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各种竞赛等,使后进生融入愉快的集体生活中,同时,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表现才能的机会,逐渐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改变他们的孤僻性格。现在我校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根据学生的特长成立京剧、舞蹈、象棋等兴趣小组,就为学困生展示自我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

闪光点就是施教的支点。我们不能让后进生成为被冷落,被遗忘的对象。而要善于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美,要善于挖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弱的一点,也要千方百计发扬光大,架起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让他们确信自己有一个聪明的脑袋,有很强的潜能,只要从现在开始努力做好,就一定能成功。我们要帮助后进生树立信心,唤起他们内心深处的求知欲,用鼓励扬起他们人生的风帆。

学困生的转化需要一个过程,我们要有长期、耐心教育他们的思想准备。要知道雕刻一座石像尚需很长时间,更何况塑造一个人的灵魂呢?我们要抱着满腔热忱,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让我们用融融的师爱,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火!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