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中的“半肯”式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3
/ 2

浅谈数学课堂中的“半肯”式教育

范欣

陕西省西安中学

内容提要:新课标要求课堂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数学课堂因其本身的特点,多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学生练习,迎合考试要求,难免会出现“填鸭式”教学,学生容易被动接受知识,而并非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笔者认为重点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将“教堂”向“学堂”转变。那么,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几个具体方面阐述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实现这种转变,如何具体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半肯”式教育、创造性、有效性

教学是个永恒的话题,有效教学始终伴随教学而存在。但是教学改革绝不能止于有效教学,绝不能以有效教学替代整个教学改革。中国现代教育专家成尚荣先生指出:教学的根本性变革在于以学生的学习为核心,是“让学”(出自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而不是“教学”,其主要方向和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就是说,教会学生自己学习,首先要大胆地让学生学,不让学生自己学,学生就没有可能学会学。

当下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营造“半肯”的教学文化,所谓“半肯”,是指对教师所将受的内容、观点、方法、评价,不是全部认可,更不是照单全收,而应持质疑的态度,善于思考、善于追问、善于发表不同意见。

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持有严谨的教学态度。但是所谓的“严谨”,不应该是教师的一言堂,在数学课堂上更不全是教师的传授,学生被动地接受。而更多的是赋予学生“自由”,这种自由指的是学生接受知识的自由,即“主动学习”。营造“半肯”的数学教学文化,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的积极主导,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轻慢更不能放松的教学原则。相反,学生学会学习,是对教师教育使命的新认识,是对教师教育智慧的新挑战,优秀教师应当是以自己的教学智慧助学生学会学习。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呢?对于数学教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一些努力。

  1. 以兴趣为起点,“沸腾”课堂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是推动学生探求内部真理与获取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如果对数学知识充满好奇心,对学会知识有自信心,那么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我们要时刻注意发觉教材中的非智力因素,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这需要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广泛的涉猎各个学科领域,将数学与人文地理、古今中外文化、日常生活联系起来,需要教师与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以我上课的经验,数学老师在数学课上涉及“非数学”内容的时候,学生会鼓掌喝彩,数学老师自带偶像光环,那么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兴趣自然就提升了。

  1. 强化学生课堂中的参与度

教师经过长时间的精心备课,总想把有用的或者考试有用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容易将课堂打造成教师的“专场表演”,学生本来应是课堂的主体,最后变成了观众。这样过低的参与度的课堂只能是学生被填鸭式地灌输知识的场所,并不能成为真正的课堂。“半肯”式教育要求教师尽可能多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是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上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堂上把思维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独立实践能力。比如,我在上《角的概念的推广》这节课的时候,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把角的概念进行推广?难道初中所学习的角不够用吗?你有没有实际的例子呢?”引导学生广泛发言,必要时给出提示。学生积极思考,给出很多生活实例,比如拧紧螺丝,松螺丝,车轮前进后退,跳水运动员空中转体两周半……进而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角的新定义,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从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逐渐变成了“指导-参与”的关系。

  1. 优化课堂提问,减少无效问题

教师在课堂上的提出的问题往往是推进整个课堂的重要节点。但是,为了达到教学的目的,教师的提问往往太有目的性,总是“拉扯”学生往既定的方向走,比如“对不对”“是吧”“没问题吧”这种太有导向性的提问,其实这样只是在强迫学生被动接受,而忽视了学生质疑的权利,不是“半肯”式教育要达到的效果。所以,要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丰富优化课堂过程,需要教师改变提问方式,鼓励学生的自主思考,提出不同意见,从而将课堂的单向传授转变为双向互动,在讨论中达到更加有效的教学。比如可以提问“对于这个问题还有不同见解吗?”“请大家思考,还可以怎么解决?”“你们一定有比我更好的想法”这样带有鼓励性的问题。可以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对持有疑惑表情的学生主动给予提问的机会,解决疑虑。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一堂数学课只解决了一道多面体求体积的题,因为当我提出问题之后,学生给出了很多不同的解题方法,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整个过程中我没有打断学生一次,鼓励所有有想法的学生发言,有的虽然做法大同小异也鼓励学生说完,最后总结出五种完全不同的解法,每个方法都各有亮点。虽然原定的教学内容没有完成,但却是一堂全班参与,学生个个兴趣浓厚的成功的数学课。这就是“半肯”式教育的魅力所在,它总会达到出其不意的最好的效果。

其实,“半肯”教育对学生如此,对教师也是如此,对教科书,对既定的理论,对学术权威都应该在尊重、吸纳的前提下,怀着“半肯”的理念和品质,在追问中,在怀疑中,在批判中,寻找新的观念,产生独特的见解。“半肯”所营造的文化,是一种对话的文化、探究的文化、创造的文化,这一文化的营造将有助于教师引导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把教学改革向核心部位推进,把教学根本性变革的方向和重点真正落实在教学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 《教学改革绝不止于“有效教学”》——成尚荣

  2. 《回到教学的基本问题上去》——成尚荣

姓名:范欣;出生年月:1986.5 ;性别:女;籍贯:河北省;职务:高中数学教师;职称:一级教师;单位:陕西省西安中学;研究方向:中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