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检测方法对痰液标本中结核杆菌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3
/ 2

不同检测方法对痰液标本中结核杆菌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杨阳 1 向尹 2 周紫培 3

1 乐山市人民医院 四川 乐山 614000

2乐山市人民医院 四川 乐山 614000

3乐山市市中区中医医院 四川 乐山 614000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检测方法对痰液标本中结核杆菌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们医院在2020年6月到2021年6月阶段接收的结核杆菌检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检测方法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针对对照组实施X线检测方法,观察组是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实施PCR检测方法,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的精准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的精准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检测过程中,针对结核杆菌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采取更切实可行的PCR诊断方式,这样能够有效提升检测结果的精准度,更科学可行,因此这种检测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值得广泛推行和应用。

关键词:不同检测方法;痰液标本;结核杆菌;检测结果;影响分析

引言

结核杆菌是一种相对来说比较特殊的细菌,在具体的临床验证和检测过程中可以看到,这种细菌对于患者的肺部会造成十分严重的损毁,例如,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结核性毁损肺,就是一侧肺完全被毁损,通常情况下是因为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诊疗手段或者药物治疗干预方式,任由结合病菌感染发展,进而导致整体的肺部出现毁损的情况,另外的结核是一种消耗性疾病,结核感染之后,病人会长期在一种盗汗、低热的状态,这个情况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都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威胁。因此,要着重做好结合杆菌的检测工作,以具体的检测结果为基准,进一步精准有效的进行治疗干预,这样才能体现出更加良好的治疗效果,加快患者疾病的康复进程。在针对患者痰液中的结核杆菌进行检测过程中有效应用PCR检测方式,这样能够呈现出更加良好的检测精准度,使检测结果正确率得到显著提升。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重点选取我院近一年时间内所接收的100例需要检测结核杆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不同检测方式对于患者检测结果的影响。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一共涉及100例患者,是在2020年6月到2021年6月期间到我院进行诊治的需要检测结核杆菌的患者。在患者中包括男性45例,女性55例,年龄范围在39岁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是45.45岁,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根据检测方法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患者50例,针对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展开比较,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值大于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针对对照组患者来说,采取的是常规的X光线检测方法,针对观察组患者而言,是以对照组为基础进一步加之PCR检测方法,具体的检测过程中主要是有效结合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患者的实际情况,应用结核杆菌实时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对首先于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采集,37度温育过夜,特别粘稠的样本加入蛋白酶K,消化完成后取1ml离心去上清,按说明书进行操作提取、扩增。

1.3观察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测精准度。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的分析主要采用的是统计学软件SPSS26.0,计数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间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P<0.05来表示。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检测精准度为100%(50/50),要十分显著的优于对照组的86%(43/50),由此也可以充分看出,通过PCR检测方法,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检测结果的正确率和精准度, P值小于0.05,这种方法值得推行。

3讨论

PCR 也叫做全称聚合酶链式反应,主要指的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有效通过DNA双链复制原理,在生物体外大量扩增特定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它的核心特点主要体现在可以通过比较微量的DNA,以此当做模板,这样可以大批量的复制,并且实际得到十分快速的扩容。在当前生物学和相关科学领域都越来越广泛的应用PCR检测技术特别是针对痰液中的结核杆菌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呈现出十分显著的应用价值,进而通过该检测结果的有效挖掘和利用,更精准有效的提出相对应的治疗手段和干预方法,这样可以使检测的正确率和精准度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对患者进行更高质量、更精准有效的治疗干预,进而呈现出更大的应用价值。PCR检测方法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基因分子技术,利用体外酶促合成特异DNA片段的方法,是在更大程度上有效合成两个互补于待扩增DNA片段两端的小片段引物,在含有引物、待扩增DNA模板核苷酸底物和DNA多聚酶的反应体系中DNA复制反复进行,这样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取得相对应的扩增产物,进一步有效通过寡聚核苷酸链引物在DNA聚合酶作用之下,根据模板的模式进行延伸,同时进一步合成两个与靶DNA两侧序列互补的引物,在体外进行靶DNA的重复合成。在该检测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技术步骤主要体现在:首先通过DNA变性的形式进一步有效加热,这样能够充分确保靶DNA序列双链解离成单链DNA。其次确保引物与靶DNA退火,使温度能够有针对性的降低,然后充分确保两个引物分别结合成靶DNA两条的3′末端向5′末端延伸。第三,进行引物延伸。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之下,引物跟着靶DNA3′末端延伸到5′末端,形成全新的DNA链,在DNA链变性解离之后,又可以进行模板和引物的杂交,并且在聚合酶的催化作用之下进一步引导其合成全新的靶DNA链。通过这样的反复多样的操作和技术步骤的推进,这样可以进一步确保靶DNA片段指数性扩增。PCR检测方法是从基因层面针对患者的结核杆菌进行相对应的检测,进而明确相对应的疾病类型。通过这样的检测方法,可以更有效的明确患者的疾病成因,发展特点,具体类型,危害程度等等,然后进行更有效的诊断治疗和干预,这样可以呈现出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这种检测方法适用于多种疾病类型,例如,慢性乙性肝炎、胰腺癌、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肝癌、胃癌、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性心脏病、急性白血病、高血压等相关疾病类型,此类疾病和基因也有着至关重要的紧密联系。因此在针对该类疾病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都可以通过这种检测方法,这样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检测的精准性,使检测结果的正确率得到显著提升。通过这种基因检测方法,对于患者痰液中的结核杆菌进行相对应的诊断和评估判断,这样可以更有效的明确遗传性疾病因素或者家族性的疾病等,然后进一步有效明确患者体内是否有容易感染或者遗传的相关疾病类型,然后进行更有效的应对和处理,这样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使各类疾病能够得到相对应的预防管控,进而在临床实践中可以呈现出更为显著的应用价值。在本次研究中,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PCR检测,所呈现出的检测的精准度和正确率要十分显著的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

4结论

综上所述,针对患者痰液中的结核杆菌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通过PCR检测技术,这样能够进一步有效提升患者的结核杆菌检测的精准度,为患者相关疾病的有效治疗和干预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因此这种检测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行。

参考文献:

[1]龚革举,杨定华.不同检测方法对痰液标本中结核杆菌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J].健康前沿,2019,28(4):269.

[2]徐秀娟.不同检测方法对痰液中结核杆菌检测效果分析[J].母婴世界,2020,(25):60.

[3]楼翔.痰液标本不同检测方法对结核杆菌检测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9,49(13):48-49.

[4]宋华峰,赵静,胥萍.荧光定量PCR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检测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热带医学,2019,19(11):1022-1025.

[5]钟业腾,林翀,陈灼霖,邱文华,陈少文,林明冠.线性探针技术在海南省结核病诊断及耐药性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热带医学,2019,19(07):662-666.


课题:四川省青年创新课题,Q17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