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3
/ 2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分析

陈松岩

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医院 内蒙古赤峰 025550


摘 要目的:阐述分析硬核白内障患者临床治疗中,选择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围绕我院收治的硬核白内障患者为例,共计40例,均为2018年~2020年全年收治,均分为甲组(20例)、乙组(20例)。甲组患者选择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方式,乙组患者选择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角膜散光度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角膜散光度、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乙组更佳(P<0.05)。结论:硬核白内障患者临床治疗中,相较于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优势更加鲜明,术后患者的角膜散光度得到显著改善,手术更加安全、可靠。

【关键词】硬核白内障;手术治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角膜散光度


硬核白内障临床上表现为视力减退,视物模糊不清,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大。通常情况下,主要是选择手术方式治疗,但超声乳化治疗方式的临床价值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因此,新时期尝试着推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方式,以期提升治疗效果,提供更加理想的治疗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围绕我院收治的硬核白内障患者为例,共计40例,均为2018年~2020年全年收治,均分为甲组(20例)、乙组(20例)。甲组男12例,女8例,年龄最小55岁,最大93岁,平均(74.6±8.5)岁,左眼患病15例,右眼患病5例。乙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最小57岁,最大91岁,平均(72.2±8.3)岁,左眼患病12例,右眼患病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硬核白内障诊断标准,均为单眼患病,排除手术治疗禁忌症和精神障碍患者,患者对本次试验知情且同意。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术前使用消毒,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溴芬酸钠滴眼液,每日3次,2d为一个疗程。冲洗泪道和结膜囊,瞳孔散大到7mm~8mm左右。

甲组患者选择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方法,选择球后或是球周麻醉方式。术前对全身与局部病灶进行必要的处理,术前3d局部抗生素点眼。手术中,选择常规开睑器开睑,选择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沿着角巩膜边缘灰线后侧,平行切开巩膜板层;切口深板层穿刺后注入黏弹剂,开始截囊;挽核,清除皮质,并将人工晶体植入其中,将伤口细致缝合[1]。此种方式手术后,需要每日使用抗生素局部点眼,借助快速散瞳剂点眼,并定期活动瞳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是否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或抗生素;发现眼压增高,则及时降低眼压处理。

乙组,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手术方法,选择球后或球周麻醉方式,术前对全身和局部病灶进行处理,术前3天局部点抗生素眼水;手术中选择常规开睑器开睑,选择穹隆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在上方角膜缘后2毫米做6毫米反眉型巩膜隧道切口;穿刺入前房;注入粘弹剂,截囊,水分离,吸出残余皮质,植入人工晶体;吸出透明质酸钠,水密前房,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包扎[2]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分析患者术后角膜散光度和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基于SPSS19.0软件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选择t检验,技术资料x²检验,P值在0.05以下说明乙组治疗效果更佳。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角膜散光度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前角膜散光度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手术后乙组明显更佳(P<0.05)。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角膜散光度比较

组别

手术前

手术后

甲组(n=20)

0.52±0.32

1.24±0.33

乙组(n=20)

0.47±0.24

1.94±0.46

t

0.559

5.530

P

0.579

0.000

2.2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手术后,甲组有2例角膜水肿,1例后囊膜破裂,1例前房出血,2例角膜切口灼伤,并发症发生率30.00%(5例),乙组1例角膜水肿,并发症发生率5.00%(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²=4.3290)。

3 讨论

硬核白内障对患者生活影响较大,同遗传、营养不良和外伤等因素关联,如果治疗不及时,则会产生更为严重的问题[3]。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方式相较于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减少患者机体损伤,后期并发症发生率也将大大下降

[4]

两组患者手术前角膜散光度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手术后乙组明显更佳(P<0.05)。手术后,甲组有2例角膜水肿,1例后囊膜破裂,1例前房出血,2例角膜切口灼伤,并发症发生率30.00%(5例),乙组1例角膜水肿,并发症发生率5.00%(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²=4.3290)。

综上所述,硬核白内障患者临床手术治疗中,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方式治疗,可以将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降到最低,改善患者角膜散光度,对于治疗效果稳步提升有着积极作用[5]

参考文献

[1]张厚洪,袁江峰.非超声乳化小切口与超声乳化吸除手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当代医学,2021,27(10):70-72.

[2]薛慧.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33):68-70.

[3]夏宁.硬核白内障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6):88-90.

[4]李占峰,袁静.改良梯形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应用于超大硬核白内障临床治疗中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9,38(18):57-59.

[5]曹文兵.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J].吉林医学,2019,40(06):1259-1261.

[6]杨学秋,丁伟娜.超声乳化手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智慧健康,2019,5(17):52-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