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其针对性办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3
/ 2

分析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其针对性办法

寇婷

阆中市人民医院 四川 阆中 6374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其针对性办法。方法:抽取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送检的5000份血液样本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其中的不合格标本,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5000份血液样本中共有341份不合格血液样本,其中样本保存不当2.56%,标本采集方法不当1.82%,标本滞留时间过长1.50%,抗凝剂比例不当0.94%,其中样本保存不当率最大(P<0.05)。结论:分析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制定相应的针对性对策,解决影响因素,可提升临床生化检验工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临床生化检验;影响因素;血液样本;针对性方法

随着社会压力的升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方式的转变,各种疾病发生率日益升高。现代化诊疗技术在此基础上飞速发展,并在疾病诊断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临床生化检验是现在比较推崇的一种诊断方法,采集患者血样后,置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样实施相应检测,获取相应指标,辅助临床诊断[1]。准确有效的临床生化检验是疾病准确诊断、后去治疗指导以及预后预测的有效数据支撑[2]。本文主要分析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针对性方案,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送检的5000份血液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提供血液样本患者均为本院住院患者,发现血液样本不合格后可进行二次采样,获取患者的准确检出结果,辅助临床诊断治疗疾病。

1.2方法

获取血液样本后,对血液样本进行质量分析,确定血液样本合格后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验,基于常规流程完成相应的处理工作,获取检验报告后及时将报告发给患者,辅助临床进行相应诊断。

1.3观察指标

不合格血样样本的类型,如样本保存不当、标本采集方法不当、标本滞留时间过长、抗凝剂比例不当。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5000份血液样本中共有341份不合格血液样本,其中样本保存不当128份,标本采集方法不当91份,标本滞留时间过长75份,抗凝剂比例不当47份,其中样本保存不当率最大(P<0.05)。详见下表。

表1 不合格血液样本统计分析(n/%)

不合格血液样本

例数

百分比(%)

样本保存不当

128

2.56

标本采集方法不当

91

1.82

标本滞留时间过长

75

1.50

抗凝剂比例不当

47

0.94

合计

341

6.82


3.讨论

血液属于人体主要组成成分,其健康程度直接反映人体健康程度。血液承担着为人体五脏六腑、各个组织补充氧气、血液的重任,还可实现人体各个组织的物质交换,促使人体循环代谢维持正常,促使人体各组织脏器正常运转。所以,若人体某一器官或是组织有异常病变发生后,血液会受到一定影响,部分血液指标会有异升高以及异常下降现象。在患者发生疾病,其不能单纯凭借临床诊断经验确诊患者疾病时,第一时间进行临床生化检查,获取患者各项数值的诊断标准,可进一步保证临床生化检验的有效性、可靠性[3]。但是,临床生化检验过程中,存在大量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会对临床生化检验准确性造成影响影响,导致检验真实性与可信度受影响,最终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一共统计了四种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包含样本保存不当、标本采集方法不当、标本滞留时间过长、抗凝剂比例不当四项,从统计结果可看出样本保存不当是自常见影响因素。针对上述四项影响因素,本文制定了相应的针对性解决方法,第一,规范性操作。临床必需明确生化检验相应操作,如采血部位、采血技能、采血方法、采血选择,血液样本采集后必须按照相应规定将其置入器皿中进行妥善保存,保证血液样本保存的有效性。若血液样本短时间内无法完成检验工作,则需进行对应处理,延长血液样本的保存时间,避免血液样本滞留时间过长导致的样本溶血等不良现象。血液样本转移期间,禁止剧烈摇晃,尽量平稳转运,样本不能被强光照射,需进行相应避光处理,保证样本的有效性。第二,采血技巧强化。为保证采血方法的准确性及有效性,必须针对血液样本采集这一工作,对医院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与专业考核,保证每一位医护人员均能通过考核,充分掌握采血适应症、禁忌症、技巧、原则。如,禁止在留置针以及多次穿刺部位采集血液样本,容易发生溶血问题。采集前,必须按照规定完成相应的触摸与拍打动作,保证血管充盈清晰,实现一次性穿刺成功。采集血液样本时,尽量控制血液样本的采集时间,保障患者采集血样之前空腹时间在8h及以上,尽量指导患者前一天晚上7-8点进食,之后一直处于空腹状态,保障血液样本的实际质量。采集血液样本时,尽量按照规定采集相应含量的血样与抗凝剂,预防血液样本中凝血因子过多,影响血液凝固。第三,标本处理。采集血液样本并送检后,检验人员需核查每一个器皿粘贴的标签,明确血液样本的检测项目与检测目的,然后对血液样本进行相应检查。在处理血样时,必须准确使用一定规格的抗凝剂,保证抗凝的有效性。还需基于检验科工作,制定严格完善的检验科制度,让检验科工作人员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从而能提升临床生化检验的实际效果。

综上可知,明确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针对性方法,解决这些影响因素,提升检验准确性及真实性。


参考文献:

[1]徐醒. 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评价[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102-103.

[2]陈红. 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探讨[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19):122-123.

[3]祁葆峰. 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12):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