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防诱骗意识及其培养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3
/ 2

幼儿防诱骗意识及其培养策略分析

贾立亚

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区直幼儿园 236000

摘要:幼儿防诱骗意识的培养是安全意识教育体系中重要的教学知识内容,其可以有效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维护社会治安管理水平,而幼儿阶段的孩子受身体发育与智力发育的影响,其生活能力低,需要监护人与教师的细心保护,若幼儿离开监护人保护范围,则幼儿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因此,培养幼儿防诱骗意识一直备受家长与社会各界的关注,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与研究幼儿防诱骗意识及其培养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幼儿;防诱骗意识;培养策略


防诱骗教育是每个家庭都会进行的早期安全教育,传统幼儿防诱骗的教育内容与形式种类繁多,但大部分教育内容是针对幼儿监护人群体,对于幼儿防骗意识的培养方面的教育仍存在部分不足。在生活中,虽然经常可以看到家长对孩子进行各种防诱骗教育,但一般以家长叮嘱为主,包括告诫幼儿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跟陌生人离开、不要拿陌生人的东西等常见幼儿防诱骗行为,这种具有防范性的反复强调式教育是常见的家庭预防性教育行为,有利于幼儿形成早期的简单安全经验,但仍存在部分的缺陷,缺乏系统的幼儿防诱骗教育。鉴于此,本文主要讨论与分析幼儿防诱骗意识的的培养方法。

一、幼儿防诱骗意识的相关概述

(一)培养幼儿防诱骗的意义

幼儿防诱骗意识是幼儿心理与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诱骗形式与途径种类繁多,且幼儿的自控能力相对较低,无法针对每一种诱骗行为制定及时有效的第一防骗要则,因此提高幼儿的诱骗觉察水平对深入研究幼儿安全意识及其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1]。此外,我国幼儿被诱骗的案件数量逐年递增,给受到诱骗的家庭带来巨大心理创伤,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的治安与稳定,而经过对以往幼儿诱骗的案例分析来看,有很多是受诱骗的幼儿是因此其缺乏相应的防骗意识,不能及时察觉诱骗者的引诱手段而导致案件发生。由此可见,提高幼儿防诱骗能力的培养,对于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及其家庭幸福具有深远的影响,也对完善我国幼儿安全教育体系有积极推动的作用。

(二)幼儿诱骗的形式与途径

犯罪嫌疑人是通过利用人类的心理漏洞来实施诱骗的,例如,心理发展水平低下、难以辨别是非、防范意识较低以及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过重且缺乏警戒心等。犯罪嫌疑人发现并掌握以上漏洞心理,并通过漏洞制作特定的诱骗条件,将其心中的欲望放大,从而使受害者上当受骗。而对于幼儿来讲,大脑、心理以及身体各个部位尚处于发育阶段,同时缺乏相应的知识经验以及社会阅历,无法对此类事物进行有效的判别,所以在幼儿面对此类事件时,无法有效的识别出是否为诱骗。为了减少诱骗幼儿事件发生,保护幼儿的身心健康、维护家庭和谐安宁,绝大部分教育专家已将幼儿的防骗意识与防骗能力的形成纳入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近年来幼儿社会化发展的重要目标与方向。根据多年以来幼儿诱骗事件的分析,可以讲诱骗的主要途径分为四类,其中包含物品诱骗、代接诱骗、同情诱骗、玩耍诱骗。而诱骗形式分为两种,其一是诱骗监护人,从而达到诱骗幼儿的目的,其二是在幼儿离开监护人的看管范围时实施诱骗。由于诱骗事件时有所闻,所以对于诱骗防范意识的教育与培养也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使幼儿及监护人形成一定程度的防诱骗意识,就可以尽早识破骗局。

(三)幼儿诱骗的主要诱骗心理分析

对幼儿进行诱骗的犯罪嫌疑人往往会利用幼儿的心理与年龄发育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诱骗手段,其主要的诱骗心理分析可以氛围四个阶段,其一是试图与幼儿沟通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利用幼儿阶段儿童喜好的普遍性特点,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进而与幼儿进行沟通为诱骗做准备的阶段[2]。与此同时,犯罪嫌疑人也会利用事先精心收集的幼儿家长和幼儿自身的相关信息与幼儿进行接触沟通,降低幼儿防范意识;其二是兴趣与需求引诱阶段,该阶段是通过前期对幼儿的简单沟通了解幼儿的兴趣或需求,进一步放大幼儿的兴趣与需求,例如:领其回家、购买玩具、购买零食、与小动物互动、对其夸奖等兴趣需求,而幼儿阶段的儿童注意力容易分散、无法有效地进行多种行为分配,若出现吸引其注意力的新鲜事物则会快速转移其注意力,进而达到吸引幼儿注意力支配其行为活动的诱骗效果,为幼儿受骗上当埋下了伏笔;其三是建立与幼儿间的信任与互动,该阶段的幼儿已经被实施诱骗的人员吸引注意力,并有了初步的沟通交流,因此该阶段幼儿开始浸入骗局,诱骗者会增加与幼儿见的活动,以此进一步建立与幼儿见的信任关系,形成活动相容效果后,诱骗者会使用“更好玩”、“更好吃”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幼儿已基本满足的初始需要,进而支配幼儿行为活动,为诱骗者的下一手段实施创造有利条件;其四是实施诱骗的阶段,该阶段诱骗者会创造强烈动机的诱因,引发幼儿做出相应的行为活动,例如诱骗者会用言语或行动向幼儿呈现满足这种需要的条件,并强调这种条件很容易达成,如父母在附近、一会就回来、妈妈在别处等你等诱骗语言,这些手段会降低幼儿对诱骗察觉的敏锐度,最终使幼儿被成功诱骗。

二、培养幼儿防诱骗意识的策略方法

(一)通过情景摸拟游戏增强幼儿的防骗经验

幼儿诱骗的环境具有复杂多样性,大人可能会知道很多防诱骗经验,但如果在某一特定的场景中,当幼儿远离家长,且需要十分强烈并与场景中满足需要的诱因形成强烈共鸣时,个体的防诱骗意识就会受到压抑,从而上当受骗。而传统幼儿园与家庭在教授幼儿安全知识时,往往忽略了对幼儿进行诱骗情景模拟的教育,造成部分幼儿在真实发生诱骗时,无法第一时间察觉危险[3]。与此同时,幼儿期由于年龄较小、经验积极累还不够丰富,因此叮嘱式安全教育只可能会在幼儿大脑中置入一些简单、书本化的防诱骗意识,无法保障幼儿在实际生活种的安全。而要改变这种现况,需要提高幼儿的防诱骗能力,因此,若通过设计各种模拟性情景对幼儿进行防诱骗教育,让幼儿在与现实生活高度相似的情景中了解自己的行为变化,看清诱骗者的行动特征,进而才能保障幼儿有效做出防诱骗的自我保护行为。此外,幼儿阶段的儿童对生活中的新鲜事物与活动有着强烈的兴趣,若幼儿园与家长通过情景摸拟游戏培养幼儿的防诱骗意识,可以提高幼儿的参与与学习兴趣,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幼儿在不同环境下自我保护能力。

(二)在家园合作中提升幼儿安全意识

家庭是幼儿自小生活的地方,父母更是给予幼儿家庭与言传身教的人。为此,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充分理解安全教育的意义,注重幼儿防诱骗教育在家园合作中的重要性,还要充分意识到单靠教师的力量尚且不足展开幼儿防诱骗意识的培养,还需要同幼儿家长携手合作共同配合,才能在幼儿园、家庭这两个重要的场所时刻给予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与教育。如在幼儿园举办防诱骗游戏活动并积极家长共同参与,通过播放视频和讲解的方式向家长普及幼儿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之后再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扮演陌生人跟幼儿进行沟通,看幼儿是否会拒绝,再由教师针对幼儿的反应行为做出安全知识讲解,进而达到教师有效培养幼儿防诱骗意识的目的。另外,还可以在活动中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孩子进行情景表演,即由家长扮演前来敲门的陌生人,看看幼儿面对“陌生人”敲门的情况会做出何种反应,并将幼儿的反应行为反馈给教师,由教师和家长共同针对幼儿防诱骗意识的薄弱点进行着重教育与培养,这样一来便在家园合作的共同力量下使幼儿切实加深了对陌生人敲门如何有效应对的防诱骗知识,进一步培养与加固幼儿防诱骗安全意识。

(三)在日常生活中提升幼儿防诱骗意识

传统的幼儿防诱骗意识教育主要以叮嘱式教育为主,这种类型的教育会使幼儿硬性记住一些防诱骗规则与保护行为,但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幼儿容易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从而忘记叮嘱式的防诱骗教育。因此,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用过利用幼儿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采取素材进行幼儿防诱骗意识的培养工作。其中,幼儿的日常通常泛指从进入幼儿园到离开幼儿园,而幼儿在校园内多接触的都是丰富的启蒙教育元素,所以身为幼儿教师应当认真且科学的使用这点黄金启蒙阶段,通过对幼儿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进行安全教育,彻底的将安全教育意识及提高自我防范意识理念融入至幼儿的日常生活中,例如,老师可以通过教师的门模拟为家门进行演练,将不许给陌生人开门、需要给家长打电话或发信息形式通知家长等理念传授给孩子们,同时也可以在午饭时间为幼儿传授“食不言”,若吃饭时嘻嘻打闹,极有可能造成异物进入气管导致窒息风险。所以对于幼儿教师来讲,应该讲安全教育融入至生活的每一件小事中,幼儿在提升认知的同时也增加了自身的安全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诱骗行为主要以代接引诱、物品引诱、玩耍引诱以及利用同情心引诱四大诱骗类型,幼儿并不能第一时间区分与察觉各种诱骗手段以及对自身可能造成的危险,这说明家庭和幼儿园防诱骗教育总体教育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需加强幼儿对防诱骗安全意识的思维性教育,而非单纯防诱骗记忆性训练,并利用情景模拟等活动方式逐步培养幼儿的防诱骗意识,保障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海兰. 幼儿教学中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的策略分析[J]. 中外交流,2019,26(31):377.

[2]谢婷婷. 幼儿教学中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的策略探讨[J]. 学周刊,2019(07):167.

[3]华洁琼. 幼儿防拐骗自我保护能力及安全教育探究[J]. 教育导刊(下半月),2017(07):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