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呼唤背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3
/ 2

小学语文教学呼唤背诵

肖艳玮

大连市金州区南山小学 辽宁省大连市 116100

【摘要】背诵作为一种语文学习方式,将其合理应用于小学语文课文教学活动当中,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背诵策略及习惯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本篇文章主要立足于现状,从意义及策略几个方面对文本课题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呼唤背诵 策略习惯

引言

随着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以及新课改的推行,其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融入素质教育因素,培养学生的背诵素质,提高学生认知能力显现出一定的时代必要性和积极的时代意义。背诵作为一种语文学习形式,其可以对课本内容内含的情节起伏性、情感复杂性等特征予以更加充分的把握,有利于调动学生融入文学意境当中,更加高效的参与课文学习活动。因此,在开展课文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应当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背诵习惯和策略。

一、小学语文背诵活动开展现状

1.缺乏规划性

小学生在开展语文背诵活动,包括课文学习活动过程当中往往缺乏一定的规划。学生往往拿到一篇文章上口就背,背完一遍之后对该文章所叙述的内容未能得以充分的把握和了解,需要再次精读,重复背诵。这样的背诵方式会大大降低背诵活动开展的效率和水平,也未能有效提高学生对于课文文本的把握和理解能力。

2.缺乏理解性

学生开展语文背诵活动以及课文学习活动往往只着重于把握内容梗概,而很多课文文本都是有着一定的教育意义,尤其是道理启示意义。学生在进行背诵活动的过程当中,没能深入把握其中所传达的情感及蕴含的哲理,缺乏理解性的背诵方式使得学生在参与背诵活动的过程当中未能从中汲取养分,用于对自身日常实践活动的指导过程当中。

二、小学语文教学呼唤背诵的必要性

1.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由于小学生对于语文尤其是阅读方面的积累和练习较少,没有形成完备的阅读知识体系,也没有培养出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课文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其对于课文内容难以更好地加以深刻理解,即使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对其中的部分内容加以解释。学生得到的也只是教师强行灌输的思想内容,而没有立足于自身的逻辑思维及生活实际对课文内容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学内涵有深刻的把握和理解。而培养良好的背诵策略及习惯则可以引导学生站在文中人物的角度思考问题,使学生真正的全身心的投入到背诵活动当中,体会文中情感。既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精神文化体验,又可以使得其更好地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内涵。

2.培养文学思维能力

培养良好的背诵策略及习惯可以使学生深入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其故事发展脉络,对故事发展脉络的深入把握以及对作者对于课文内容叙述的感知可以使学生学习课文作者对于故事情节叙述相关写作方式的把握,从而在此过程当中不仅可以增强小学生对于课文的感知能力,情感体悟能力,也可以学习作者的文学创作能力,从而培养一定的文学思维能力,真正将小学生培养成素质全面发展的语文学习人才。

3.塑造道德观念

培养良好的背诵策略及习惯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当中的情感加以确切的把握,从而将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背诵课文及其整个故事情节构造当中,体会其中所传递出来的道德观念。从而更好的发挥背诵课文对于学生的思想教化作用,引导其自主树立正确的三观,并将其融入日常生活实践当中。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背诵策略及习惯

1.阅读提示,全面把握作者及写作背景

背诵一篇文本,首先需要把握其作者及写作的背景,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尤其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所蕴含着不同的思想感情。除此之外,题目作为一篇课文文本的题眼,应当作为学生重点理解部分。学生读完课文文本的题目之后,教师就可以提出相关的问题,即提问学生从文章题目当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尤其对于一些记叙文本来讲题目当中往往包含着主要人物及相关事件。对题目加以理解,可以为后续课文文本内容理解及背诵奠定良好的基础。甚至在有些课文文本当中,题目当中就蕴含着一定的思想感情以及贯穿全文的主要线索,有利于帮助学生在背诵文本的过程当中理清思路,提高背诵效率。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背诵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相关教师一定要提起对引导学生利用题目获取相关信息的重视。

2.通读课文,初步感知全篇故事内容及感情基调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课文文本背诵。基于小学生知识体系及语言习惯来看,书面语对于小学生来讲熟悉度较低,为了引导小学生能够初步形成书面语阅读语感,习惯书面语语言表达方式,就需要引导其通读课文。以《学弈》这篇课文为例,在讲解课文内容之前由教师将课文全篇通读一遍,引导学生在此过程当中对重难点字词进行注音如鸿(hóng)鹄(hú)二字,同时根据语气停顿情况进行断句。而后再由教师领读,带领学生把握全篇朗读格式。最后引导学生各自通读全篇,在流畅阅读文章的过程当中掌握新的字词,初步感知全篇故事内容及感情基调。在通读课文的过程当中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即初步培养学生书面语认知能力,从而为课文背诵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划分节奏,为正确理解文本内容奠定基础

相较于学生日常交流用语课文在语言表达方式及结构上显现出不同的特征,合理划分句子朗读节奏是正确理解并背诵课文内容的基本前提。因此,在开展语文教学及课文背诵活动过程当中,在引导学生通读全篇的基础之上划分朗读节奏,掌握朗读语气对理解并背诵全篇内容至关重要。例如在《学弈》一篇中,“思援弓缴而射之”一句,正确的节奏应该是“思/援弓缴/而/射之”,这样这句的意思是想着拉弓箭去射它(它,指天鹅)。先进行节奏划分再理解含义就比较容易。这是因为在进行节奏划分的过程当中可以突出主语等句子成分,同时把握字词词性如“思”为动词“想”,实现表达习惯及方式的转换更便于学生理解。因此,引导学生掌握有效划分课文节奏的方法也是背诵方法教学的重要内容。

4.体会道理,获得生活学习经验的积累

在小学学习阶段,课文的学习及背诵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语文学习能力,构建语文知识体系,课文故事情节的设置及选取也往往带有一定的教化作用,蕴含相应的哲理,从而使得学生可以从中获得生活、学习经验的积累。可以说,开展课文阅读教学及背诵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从中获得一定的启迪。为了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故事内容的基础之上深入理解其主题含义,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讨论,引导学生共同分享探讨自己从故事情节当中悟出的道理和获得的情感体会。当然,教师应当围绕中心语句进行指导,例如在《学弈》篇目中,“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用设问的方式指出,两个人学习效果不同的原因并不是智力上有多大差别,而是他们的学习态度不同。从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其中蕴含的哲理进行总结,即告诉我们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要学会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

参考文献:

[1]李东太.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探讨[J].学周刊,2020(02):10.

[2]黄先荣.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对策[J].中国农村教育,2019(34):62.

[3]杨四强.小学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呼唤朗读、背诵[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35.

[4]殷艳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背诵教学分析[J].学周刊,2019(21):91.

[5]曹 莹. 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刍议——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例[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90-93.

[6]梁修琴.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路径思考——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分析[J].课外语文(上旬刊),2017(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