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根问底 探寻本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3
/ 2


刨根问底 探寻本质

陈洪枝

(望江县第一小学 )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理解概念是学习与本概念相关教学内容的基础,因此,“概念教学”非常重要,需要教者高度重视。但概念教学往往比较抽象,需要剥去“外衣”,探寻本质。而《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以学生为本。笔者以为,这是概念教学的有效途径。

本文以俞正强老师执教的《平均数》为例,见证俞老师是如何带领学生刨根问底,探寻概念本质的。

关键词:平均数 概念教学 本质


引 言

2019年第十八届全国“相约名师 聚焦课堂”暨两岸三地小学数学教学观摩交流研讨会上,俞正强老师教学的《平均数》一课,让我们印象深刻,尤其是俞老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认识,对课堂教学的把握,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概念的本质,都值得我们好好回味。

让数学教学回归教育的本体,追求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总方向。“儿童数学”重新赋予数学、数学教学应有的魅力。它遵从儿童天性,让儿童从自我经验出发,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自主建构,进而理解数学本质。在2019年第十八届全国“相约名师 聚焦课堂”暨两岸三地小学数学教学观摩交流研讨会上,俞正强老师上的《平均数》一课,对如何基于儿童教学数学,做了一个很好的诠释。

一、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教学伊始,俞老师就没有拘泥于教材,而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讲故事的形式引入平均数的教学:

“二年级一位小朋友要参加运动会,项目是50米跑步比赛,这位同学在家测试了5次,成绩分别是:15秒,14秒,10秒,12秒,14秒,这位同学的50米跑成绩究竟是多少?怎样向老师汇报?”

教者通过这个问题任务展开教学,让学生想一想哪个数能代表该名学生50米跑步的成绩。以前并未碰见过此类问题,究竟该用哪个数作为该生的跑步成绩呢?于学生而言,这个问题一定的挑战性,需要学生去积极思考,去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这样的选材,优势十分明显,因为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对“快慢”是有体验的。正因选材得当,学生们在寻找具有代表的数的过程中,“偏快”、“偏慢”、“太快”、“太慢”,这些经验语言被激活,对于学生充分理解平均数的“代表性”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且看学生的精彩想法:

生:我选择14秒,因为5次当中有两次跑了14秒;

生:我不同意,14秒跑的太慢了,向老师汇报可能会选不上当运动员,我选择10秒;

师(不断追问):你会选10秒吗?为什么?

生:我不同意选10秒,万一我运动会的时候跑不了怎么办?我会不好意思的。我还是选12秒吧(无奈的表情)

……

老师通过抓住关键点追问,引导学生的思维一步步深入。比如:你会选15秒吗?为什么?你会选10秒吗?为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是引导学生感知:最大数不能代表一组数据,最小数也不能代表一组数据,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数才能代表一组数据的集中值呢?在俞老师的“刨根问底”之下,学生积极思考,慢慢接近问题的真相。

相较于大部分老师创设一些诸如“小组收集废旧报纸”“收集塑料瓶”“植树节植树”这样的情境,俞老师情境的创设,显然更加开放,也更有难度。俞老师将选择权交给学生,也就是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思维的习惯。同时,这样的情境创设,也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体会到平均数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学习数学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生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精彩的回答,学生的思维为什么在课堂中有如此激烈“碰撞”,正是因为问题开放度大,同宿舍又有一定的经验,学生仿佛就在一个活生生的现实情景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个积极的,活跃的状态,让情境不再是“为了要情境而设情境”,让学生的思维在交流中碰撞开花。

二、反复追问,探寻本质

“在课堂中,我就是要步步紧逼,把学生‘整死’”。俞老师在课后如此调侃自己在课堂中的追问。俞老师在课堂中是如何追问学生的呢?

生:我用13来代表跑步成绩;

师:为什么用13?

生:13是10和15最中间的那个数;

生:13正好不快也不慢。

生: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过,13是平均数。

师:你知道什么是平均数吗?

生:不知道(脸红)

师:你敢用13吗?(追问了5 个同学)

生:(不敢):13秒根本没跑过。

生(其中一个):敢!

师:没跑出来过你还敢?

生:虽然前面5次跑不出13秒,但也可能后面几次能跑出13秒。

师: 如果我们要跑第六次,可能是13秒(板书:13)

(全场师生终于松了一口气)

师:跑的次数越多,越趋于多少秒?

生:13秒

师:为什么是13秒?

生:因为(10+15+14+14+12)÷5=13

生:13是它们的平均数。

师: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

生:一般水平。

……

在俞老师的追问中,在学生的交流碰撞中,学生逐步明白,一组数据中最大的数不能代表一般水平,同样,最小的数也无法代表一般水平,只有处于正中间的数才能代表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即便这个“中间数”在这一组数据中未曾出现过,也没有关系,多测几次,说不定就会出来。让学生认识到,每一组数据,它的平均数不一定就是这组数据中出现的某一个数。这样教学,对于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及特点,更深一层。同时,整个教学过程,是在一种平等的、友好的、身心愉悦的环境中进行的。在课堂上,学生的想法得到了真实的表达,学生无需猜测老师需要哪个数据,有的学生坚决反对,有的学生心存疑惑,但最后学生都心悦诚服的接受了“13”这个数据,这样的课堂,既让学生理解了知识,掌握了平均数的概念特征,同时又培养了学生思考的习惯,和积极交流的意识。

三、遵循规律,激发潜能

大部分老师在教学《平均数》时,都会把重点定位在“平均数的意义”上,但问题的设计往往浮于表面,且急于把概念的本质特征告知学生,有的甚至理解偏了,把怎样算平均数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对比俞老师的问题设计和教学过程,一般老师的课堂教学就会少了思维能力的培养,且问题呈现单一,直奔结果而去。回看俞老师的教学,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了学生常见的又略显“陌生”的问题,这种略带挑战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也激发了学生的潜能。

教学中老师虽然只字未提什么是平均数,只是仅仅抓住平均数的两个本质特点:不快不慢,刚刚好(代表性)和未出现(虚拟性)来进行教学,通过移多补少的操作演示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平均数在生活中的用处,也在辩中加深理解平均数及其算法。但实际上,老师是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特性,基于学生的已有认知来设计问题,每个环节都紧扣平均数这个概念,此处,无声胜有声。

四、课后感想

俞老师也给我们在概念教学方面上了一课:在概念教学中,我们要仅仅抓住概念的“末”和“源”,让概念的“本”和“流”在课堂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呈现。

俞正强老师的课结束了,但学生仍然迟迟不愿下课,直到俞老师说第三遍“下课了”的时候,孩子们才恋恋不舍离开,全场掌声雷动。其实,岂止是学生不愿离开,我们听课的老师也乐在其中,久久回味。

如果我们在课堂上也能够做到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创设问题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牢牢抓住核心问题,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交流,不断探寻问题的本质,那么,我们的学生也定能够积极思考,绽放交流的火花。同时,教师的教学意图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也就会产生共鸣,学生也就能真正享受到属于自己的学习,课堂也将会是学生智慧生长的地方。


3